车架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66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1:0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架结构及车辆,该车架结构包括:前副车架、前纵梁、前防撞梁总成、前轮罩侧边梁总成以及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壁、安装腔、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均连接于安装壁的第一面,安装腔位于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之间;前纵梁部分的安装于安装腔中,前轮罩侧边梁总成安装于第一安装部,前副车架安装于第二安装部,前轮罩侧边梁总成连接于安装壁的第二面,第二面与第一面相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前副车架、前纵梁、前轮罩侧边梁总成以及前防撞梁通过安装组件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提高车架结构的稳定性。车架结构的稳定性。车架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架结构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车架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车辆已经成为常用的代步工具。通常,车辆具有车架结构,车架结构包括前副车架、前纵梁、前防撞梁总成以及前轮罩侧边梁总成,前防撞梁与前纵梁的端部连接,前副车架连接于前纵梁的第一位置,前轮罩侧边梁总成连接于前纵梁的第二位置。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即车辆的前防撞梁总成被碰撞时,前防撞梁总成将碰撞力传递至前纵梁,之后前纵梁将碰撞力传递至前轮罩侧边梁总成和前副车架。但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力在前纵梁、前副车架以及前轮罩侧边梁总成上传递时不同步,导致车架结构容易失去稳定性。
[0003]申请内容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架结构,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力在前纵梁、前副车架以及前轮罩侧边梁总成上传递时不同步,导致车架结构容易失稳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架结构,所述车架结构包括:前副车架、前纵梁、前防撞梁总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结构包括:前副车架、前纵梁、前防撞梁总成、前轮罩侧边梁总成以及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壁、安装腔、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均连接于所述安装壁的第一面,所述安装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所述前纵梁部分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前轮罩侧边梁总成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前副车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前轮罩侧边梁总成连接于所述安装壁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支撑壁以及第二支撑壁;所述安装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支撑壁以及所述第二支撑壁设置于所述安装壁的第一面,且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支撑壁以及所述第二支撑壁均位于所述通孔的孔口,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支撑壁以及所述第二支撑壁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位置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壁与所述第二支撑壁位置相对,所述容纳腔与所述通孔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部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壁连接于所述安装壁的第一面,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所述第二支撑壁连接于所述安装壁的第一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壁以及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壁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壁,且所述第一连接壁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所述安装壁围成第一连接腔,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腔中,且所述第一安装部通过多个第一支撑筋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所述安装壁;所述第二连接壁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壁,且所述第二连接壁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所述安装壁围成第二连接腔,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万旭赵超乔军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