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悬臂减震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前悬挂
,特指一种单悬臂减震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车、摩托车悬架实现的是对车身的弹性支撑和转向作用,其动力性能是缓和冲击、减弱振动、传递力与转矩。现有的悬架系统如套筒式前悬架主要由双前减震及上、下联板等组成。
[0003]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112020446A,公开的摩托车前悬架,包括:叉形件,具有转向构件,该转向构件机械地连接到或适于连接到摩托车的车把;摆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该杆的第一端枢转地结合到所述转向构件,该杆的第二端枢转地结合到所述摆臂的第一端;减震器组,包括弹簧和阻尼器,所述组从附接头延伸到附接支脚,所述附接头机械地连接到所述转向构件,所述附接支脚枢转地结合到所述摆臂的第二端;其中,所述摆臂承载相关联的前车轮的旋转销,所述旋转销限定所述前车轮的旋转轴线,并且其中,所述减震器组在所述附接支脚处能旋转并滑动地联接到所述旋转销。
[0004]该前悬架中的杆上端与转向构件之间呈枢接,在行车过程中不稳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悬臂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摆臂(1)和前悬臂(2),前摆臂(1)的一端成型有安装部(3),安装部(3)内设置有用于安装车轮(4)的轮轴(5),所述前悬臂(2)的下端铰接有前摆臂(1),所述前悬臂(2)的上端成型有用于安装转向管(6)的弯曲部(7),所述前悬臂(2)的一侧成型有连接部(8),连接部(8)上铰接有减震器组(9),减震器组(9)的另一端与安装部(3)相铰接,减震器组(9)与前悬臂(2)相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悬臂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臂(2)的下端成型有铰接连接部一(10),铰接连接部一(10)内成型有供铰接连接部二(11)插入的铰接槽(12),前摆臂(1)的一端成型有铰接连接部二(11),铰接连接部一(10)和铰接连接部二(11)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安装铰接件一(15)的安装孔一(13)和安装孔二(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悬臂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二(14)的一侧开设有用于调节安装孔二(14)孔径大小的弹性槽(16),弹性槽(16)内开设有连通外部的调节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悬臂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组(9)的上端成型有上环形连接部(18),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理德,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斗风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