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抽防卡快速排液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54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抽防卡快速排液管柱。所述管柱包括:提升罩、拉杆、出液阀罩、泵筒、外管、加长管、柱塞、锁爪;提升罩、泵筒、加长管、锁爪依次连接,并置于外管内,拉杆、出液阀罩、柱塞依次连接,拉杆,出液阀罩置于提升罩内,柱塞置于提升罩、泵筒和外加长管内。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管柱,砂垢、铁屑沉降,由于出液阀罩外径大于泵筒内径,杂质进不了泵筒,泵筒与外管环空可与下部油管联通,杂质可进入侧向进液阀的下部,这样杂质不卡柱塞/泵筒,不卡泵筒/油管,保障杆式泵正常工作。保障杆式泵正常工作。保障杆式泵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抽防卡快速排液管柱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开采
,具体涉及一种机抽防卡快速排液管柱。

技术介绍

[0002]胜利油田具有泵深超过2000m的油井达到3200多口井,这些油井存在以下问题,油藏埋藏深,渗透率低,储层产能低,凝固点高,因而泵挂普遍较深,目前这些油井采用管式泵举升,其存在作业周期长,管杆报废率高,为实现这类油井的长效举升,提高开发效果,前期研发了杆式泵不动管柱工艺,在矿场实践中,存在锈垢卡柱塞等问题,导致工艺效果参差不齐。
[0003]中国专利申请CN102146911A,公开了一种长柱塞防砂抽油泵,其设有泵筒、与泵筒端连接的固定凡尔、泵筒内的柱塞、与柱塞上端连接的上游动凡尔、与柱塞下端连接的下游动凡尔,该专利技术的泵筒外设置有外套筒,外套筒与泵筒之间有环型空腔,环型空腔下部与双通沉砂管连接。该专利技术的柱塞为长柱塞,长柱塞的长度大于整体泵筒的长度。该专利技术的下游动凡尔设置在长柱塞的下端内侧,下游动凡尔上方设置有定位爪。抽油泵工作时,长柱塞始终超出泵筒外,长柱塞将砂粒挡住,砂粒便不易进到泵筒中,砂粒沿着环型空腔向下沉积到双通沉砂管中,该专利技术长柱塞防砂抽油泵,采用长柱塞、短泵筒、泵下沉砂的设计,砂粒被长柱塞挡在泵筒外,长柱塞不会被砂粒卡住,提高了抽油泵的工作效率。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2562542B,公开了一种防砂防垢长柱塞抽油泵,短泵筒与泵筒加长筒连接,短泵筒上端设有扶正环和刮垢环,长柱塞安装在短泵筒和泵筒加长筒内,短泵筒和泵筒加长筒外还安装有沉砂管,所述的泵筒加长筒下端设有至少一个单向阀;沉砂管上端通过扶正接箍、加长短节与油管接箍连接,沉砂管下端与双通接头连接;所述的长柱塞两端设有第一游动阀和第二游动阀。该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防止落物、砂粒和结垢卡埋柱塞和堵塞固定阀,实现在含砂及结垢原油油井中正常工作,提高泵效,延长检泵周期。
[0005]中国专利申请CN104533765A,公开了一种双固定防垢卡长柱塞防砂抽油泵,包括外管以及其内间隔设有的泵筒,外管的上端通过油管扶正接箍连接加长短节,油管扶正接箍的内表面设有多个内扶正块且与泵筒的外表面呈环保式接触;泵筒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扶正体且其下端面与所述的油管扶正接箍的内扶正块上端面抵靠,泵筒的下端通过泵筒接箍连接泵筒加长管;扶正体的扶正块分别向四周与加长短节的内壁支撑接触;泵筒加长管的下端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下接头,下接头上端以及外管下端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且二者之间通过下接箍配合连接起来。该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减小抽油泵在油井中晃动,提高泵效,进而延长抽油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地在于提供一种机抽防卡快速排液管柱,本专利技术管柱可有效防柱塞卡,防泵筒与油管卡,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克服了现有管柱易堵塞的缺陷。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抽防卡快速排液管柱,其包括提升罩、拉杆、出液阀罩、泵筒、外管、加长管、柱塞、锁爪;
[0009]提升罩、泵筒、加长管、锁爪依次连接,并置于外管内,拉杆、出液阀罩、柱塞依次连接,拉杆,出液阀罩置于提升罩内,柱塞置于提升罩、泵筒和外加长管内。
[0010]进一步地,外管底端设有侧向进液阀。
[0011]进一步地,锁爪可导入侧向进液阀,定位形成密封。
[0012]进一步地,提升罩、泵筒、加长管外径小于油管内径。
[0013]进一步地,出液阀罩的外径大于提升罩的最小内径。
[0014]进一步地,出液阀罩的外径大于柱塞的外径。
[0015]进一步地,出液阀罩的外径大于泵筒内径。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抽防卡快速排液管柱具有防柱塞卡,防泵筒与油管卡的特点。常规杆式泵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杆式泵上部油管砂垢、铁屑沉降卡在柱塞/泵筒间隙,卡在泵筒/油管之间的问题,导致排液失效。采用本专利技术管柱,砂垢、铁屑沉降,由于出液阀罩外径大于泵筒内径,杂质进不了泵筒,泵筒与外管环空可与下部油管联通,杂质可进入侧向进液阀的下部,这样杂质不卡柱塞/泵筒,不卡泵筒/油管,保障杆式泵正常工作。
[0018]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抽防卡快速排液管柱结构更为简单,易于安装和操作。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机抽防卡快速排液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机抽防卡快速排液管柱中提升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提升罩、2.拉杆、3.出液阀罩、4.泵筒、5.外管、6.加长管、7.柱塞、8.锁爪、9.侧向进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4]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5]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所示,所述机抽防卡快速排液管柱包括提升罩1、拉杆2、出液阀罩3、泵筒4、外管5、加长管6、柱塞7、锁爪8;
[0028]提升罩1、泵筒4、加长管6、锁爪8依次连接,并置于外管5内,拉杆2、出液阀罩3、柱塞7依次连接,拉杆2,出液阀罩3置于提升罩1内,柱塞7置于提升罩1、泵筒4和外加长管6内。所述提升罩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0029]外管5底端设有侧向进液阀9。
[0030]锁爪8可导入侧向进液阀9,定位形成密封。
[0031]提升罩1、泵筒4、加长管6外径小于油管内径。
[0032]出液阀罩3的外径大于提升罩1的最小内径,出液阀罩3的外径大于柱塞7的外径。出液阀罩3的外径大于大于泵筒4的内径。
[0033]以上所述管柱防卡快速排液的工作原理:
[0034]侧向进液阀9下端连接底端封死的油管,上部外管5,再连接油管连,下完油管后,再利用抽油杆连接拉杆2,柱塞7、出液阀罩3将锁爪8、加长管6、泵筒4、提升罩1提升起来,下入油管内,当达到预定位置后,锁爪8进入侧向进液阀9内,定位并密封,侧向进液阀9具有沟通两个方向的流道,一个是沟通油管与油管外的通道,另外一个是构成泵筒/外管环空与下部油管的通道,当地面设备带动抽油杆、柱塞上下往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抽防卡快速排液管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提升罩、拉杆、出液阀罩、泵筒、外管、加长管、柱塞、锁爪;提升罩、泵筒、加长管、锁爪依次连接,并置于外管内,拉杆、出液阀罩、柱塞依次连接,拉杆,出液阀罩置于提升罩内,柱塞置于提升罩、泵筒和外加长管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抽防卡快速排液管柱,其特征在于,外管底端设有侧向进液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抽防卡快速排液管柱,其特征在于,锁爪可导入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林张雷智勤功张中慧王峰周娜杜玮暄苏秋涵肖萍孙衍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