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9365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10:20
本公开涉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以及车辆。该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包括:动力输出机构和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变速机构输入轴、变速机构输出轴、第三行星排、第四行星排、B1制动器、B2制动器和C1离合器;所述第三行星排的齿圈与所述第四行星排的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的太阳轮通过所述B1制动器与变速器壳体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的行星架与所述第四行星排的齿圈连接。该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通过第三行星排、第四行星排、B1制动器、B2制动器和C1离合器的设置,使该变速机构形成一个独立的三挡变速器,使车辆能够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扭矩和转速进行输出,明显提高车辆脱困性能、加速性能等。加速性能等。加速性能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以及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混合动力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迫于能源和环保压力以及技术的限制,混合动力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制造商的青睐。混合动力汽车作为向纯电动汽车发展的过渡方案兼有传统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优势,是目前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新能源汽车。
[0003]现在混合动力汽车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复杂,车辆既需要在爬坡以及启动时能高扭矩输出动力,又需要能实现高转速输出动力;而目前混合动力汽车上搭载的变速机构结构非常简单,调整传动比的能力无法支持车辆应对复杂的使用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以及车辆。
[0005]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包括:动力输出机构和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变速机构输入轴、变速机构输出轴、第三行星排、第四行星排、B1制动器、B2制动器和C1离合器;所述第三行星排的齿圈与所述第四行星排的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的太阳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输出机构和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变速机构输入轴、变速机构输出轴、第三行星排(23)、第四行星排(24)、B1制动器(31)、B2制动器(32)和C1离合器(33);所述第三行星排(23)的齿圈与所述第四行星排(24)的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23)的太阳轮通过所述B1制动器(31)与变速器壳体(4)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23)的行星架与所述第四行星排(24)的齿圈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23)的行星架和所述第四行星排(24)的齿圈均通过所述B2制动器(32)与所述变速器壳体(4)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23)的行星架通过所述C1离合器(33)与所述变速机构输入轴连接;所述第四行星排(24)的太阳轮与所述变速机构输入轴连接,所述第四行星排(24)的行星架与所述变速机构输出轴连接;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和动力输出机构输出轴,所述动力输出机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机构输入轴连接,所述动力组件用于提供驱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B1制动器(31)中的结合钢片(71)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4)上,所述B1制动器(31)中的摩擦片(72)设置在所述第三行星排(23)的太阳轮上;和/或所述B2制动器(32)中的结合钢片(71)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4)上,所述第四行星排(24)的齿圈与所述第三行星排(23)的行星架通过连接件(8)连接,所述B2制动器(32)中的摩擦片(72)设置在所述连接件(8)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发动机(11)、第一电机(12)、第二电机(13)和第一行星排(21);所述发动机(11)的传动轴与所述第一行星排(21)的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晓光宋廷彬李法友苏成云蔡东苑衍灵张广瀚刘肖李三帅万全喜
申请(专利权)人: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