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回油缸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8574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的配件快速回油缸套,增强高爆发压力和高功率发动机的耐久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油环下止点位置以下缸套内径面设计有油槽设计,油环刮下来的机油会沿着缸套上的油槽快速的释放掉,大大降低了残留在缸套上的机油被上刮的风险。油槽的设计优先集中在活塞的销孔方向上,而不是一周圈都布局油槽的设计,防止活塞在运行到下止点位置时,由于活塞裙部和油槽位置油槽处的接触面积减小,而造成的裙部接触面压增大,活塞裙部磨损不均匀,磨损增大,甚至拉缸。该设计既不影响活塞性能,也有利于机油的回油效果。也有利于机油的回油效果。也有利于机油的回油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速回油缸套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带快速回油槽的发动机缸套。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高爆发压力和高功率将会是下一代发动机技术升级的主要特征之一,而高爆发压力和高功率对发动机耐久性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发动机缸套作为发动机核心零部件之一,将会面临着更高的耐久可靠性需求挑战,如图1是目前现有的缸套设计。缸套内径是比较平滑的设计,带有一定的珩磨网纹。这种设计的缺点在于:当油环刮油到下止点位置时,累积在油环下面的机油得不到很好的释放,会产生进一步残留在缸套上的机油被上刮的风险。作为改进,现有技术中,有方案在缸套的下止点位置以下,设置回油槽,如附图2所示,使机油被刮至下止点位置时,流入回油槽,避免被活塞带回燃烧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快速回油缸套,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机油被刮至下止点位置积存后,不能及时回流至油池等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快速回油缸套被设置为具有缸套外表面和缸套内表面的细长圆柱体,缸套内表面限定的缸套中心轴线在第一缸套轴向端和第二缸套轴向端之间延伸,缸套内表面构造成与活塞和发动机壳体一起形成燃烧室,活塞位于缸套中,并且可相对于缸套在上止点位置和下止点位置之间移动,在活塞的非裙部对应的缸套内表面设置快速回油部,也就是说回油槽仅设置在活塞销轴对应侧的缸套的内表面,在活塞裙部所对应的缸套内表面上,不设置回油槽,进一步的,回油部位于:当活塞处于下止点位置时,活塞油环油刃的所对应的缸套内表面位置的下方;且所述快速回油部延伸至第二缸套轴向端并在第二缸套轴向端形成开口。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现有技术中,摆动的活塞碰撞回油槽,致使活塞裙被磨损。
[0006]进一步的,回油部设置为多个沿缸套中心轴线延伸至第二缸套轴向端的回油槽。这是回油部的主要表现形式。
[0007]进一步的,回油槽的主体截面设置为深度为a,宽度为b的矩形,相邻两回油槽间距为c,作为优选,回油槽的深度a>0.050mm,所述宽度b>1.0mm,所述的相邻两回油槽间距c设置为:
[0008]1.0mm<c<4.3mm。
[0009]进一步的,回油槽的靠近燃烧室侧的正视截面形状,应该设置为使积存的润滑油更容易塌陷进入回油槽的为半圆形、方形、椭圆形,以及其他有利于润滑油回流的形状。
[0010]进一步的,为了使润滑油在成滴或成股流动时,立刻流入回油槽,设置下止点时刮油环油刃的下油刃线(即油刃与缸套接触形成的最下侧环线)对应位置和回油槽的顶点距
离为d尤为重要,经过反复验证,将d的大小设置为:1.75mm<d<4.3mm,最有利于润滑油回流。
[0011]进一步的,以数值的方式限定回油部的分布,设定活塞销轴方向为0

180
°
,根据活塞裙部的分布,回油部或回油槽的分布范围为 0

45
°
,135
°‑
225
°
,315
°‑
360
°
,油槽的数量≥2。
[0012]而进一步的,可涉及一种缸套和活塞组件,所述的组件包括:
[0013]如前述所描述的快速回油缸套;
[0014]活塞,所述的活塞位于所述缸套中,并且可相对于缸套在上止点位置和下止点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包括形成燃烧面的上活塞面,下活塞面和下活塞面。
[0015]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在油环下止点位置以下,缸套内表面的油槽设计,使油环刮下来的机油沿油槽快速的回流,大大降低残留在缸套上的机油被上刮的风险。
[0017]2)油槽设置在活塞的销孔方向,由于活塞在销孔方向上与缸套无接触,活塞运行到下止点位置时,活塞销孔方向是镂空的设计,不会有活塞和缸套在这个方向上的接触,对活塞性能没有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机油的回油效果。
[0018]3)油槽布局在销控方向上的缸套上,避免了整个周圈部门油槽时,活塞裙部与油槽接触,由于油槽处的接触面积减小,会使活塞在下止点处裙部接触面压增大,活塞裙部磨损不均匀,对活塞裙的划伤,久而久之有拉缸的风险。
[0019]4)油槽是贯通到缸套的底部,可以释放掉油槽内的油至曲轴箱内,不会累积在油槽内,避免了活塞和曲轴对累积在油槽底部的油上窜的风险。
[0020]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现有缸套设计的侧视剖视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侧视剖视图。
[0023]图3是缸套油槽的布局。
[0024]图4是油槽尺寸图。
[0025]图5(a)是现有技术中没有回油槽的设置的润滑油状态。
[0026]图5(b)是设置无开口回油槽后的润滑油状态。
[0027]图5(c)是本实施例的回油槽设置后的润滑油状态。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
缸套;10

缸套中心轴线;11

缸套外表面;12

缸套内表面; 13

第一轴向缸套端部;14

第二轴向缸套端部;15凸缘;
[0030]2‑
回油槽;3

活塞;4

油环;5

活塞销;
[0031]a

回油槽主体截面深度;b

回油槽主体截面宽度;
[0032]c

相邻两回油槽的间距;d

油环油刃与缸套接触下侧环线与回油槽的顶点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缸套和活塞组件中,缸套为细长的圆柱体,该细长的圆柱体具有缸套外表面和缸套内表面,该缸套内表面限定了在第一轴向缸套端和第二轴向缸套端之间延伸的缸套中心轴线,活塞在发动机缸套中的下止点(BDC)位置和上止点(TDC)位置之间移动,为了实现润滑,避免干磨,在顶环和缸套之间形成进油间隙,为了避免润滑油进入燃烧室造成积碳,在活塞上设置油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回油缸套,所述缸套(1)为具有缸套外表面(11)和缸套内表面(12)的细长圆柱体,所述的缸套内表面(12)限定的缸套中心轴线(10)在第一缸套轴向端(13)和第二缸套轴向端(14)之间延伸,所述缸套内表面(12)构造成与活塞(3)和发动机壳体一起形成燃烧室,活塞(3)位于所述缸套(1)中,并且可相对于缸套在上止点位置和下止点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的活塞(3)设置有油环(4),其特征在于:在活塞的非裙部对应的缸套内表面设置快速回油部,所述回油部位于,当活塞(3)处于下止点位置时,活塞油环(4)油刃所对应的缸套内表面位置的下方;且所述快速回油部延伸至第二缸套轴向端(14)并在第二缸套轴向端(14)形成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回油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油部为多个沿缸套中心轴线(10)延伸至第二缸套轴向端(14)的回油槽(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回油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槽(2)的主体截面设置为深度为a,宽度为b的矩形,且相邻两回油槽有距离为c的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回油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槽(2)的深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涛柴海啸
申请(专利权)人:马勒汽车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