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平专利>正文

食用菌栽培用抑制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81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抑制工具,由顶膜3、底膜1和多个抑制筒2组成,抑制筒2一端筒口封闭,与顶膜3连接,一端筒口敞开,与底膜1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床式、阳畦、墙式等栽培方法难以稳定控制CO↓[2]浓度的问题,取代原有劳动强度大的袋式栽培方法,栽培要求一定形状菇体的食用菌。在保证菇体形状符合要求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工具,尤其是一种食用菌栽培用抑制工具
技术介绍
在某些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为了获得一定形状的菇体,例如金针菇要求菌盖小,菌柄长的菇体,需要严格控制CO2浓度,对生长进行抑制。目前,床式、阳畦、墙式等食用菌栽培方法难以稳定控制CO2浓度,使栽培出的菇体无法符合要求,因此只能采用将培养料和菌种分装入多个袋或瓶中的袋式栽培,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床式、阳畦、墙式等栽培方法栽培过程中,能稳定控制CO2浓度的食用菌栽培用抑制工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由顶膜、底膜和多个抑制筒组成,抑制筒一端筒口封闭,与顶膜连接,一端筒口敞开,与底膜连接。本技术解决了床式、阳畦、墙式等栽培方法难以稳定控制CO2浓度的问题,在栽培要求一定形状菇体的食用菌时,不再采用劳动强度大的袋式栽培,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底膜1和顶膜3是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农用薄膜,底膜1厚2丝,顶膜3厚0.8丝。抑制筒2采用直径17厘米的聚氯乙稀筒膜。平铺放置底膜1,将抑制筒2在底膜1上竖立排放成行、列间距离都是2厘米,平行于膜边的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抑制工具,其特征在于:由顶膜(3)、底膜(1)和多个抑制筒(2)组成,抑制筒(2)一端筒口封闭,与顶膜(3)连接,一端筒口敞开,与底膜(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栽培用抑制工具,其特征在于由顶膜(3)、底膜(1)和多个抑制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
申请(专利权)人:周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