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里新专利>正文

非平直线底食用菌栽培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0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袋,尤其是一种非平直线底食用菌栽培袋,它是将折角或非折角塑料筒膜底部密封成非平直线底,非平直线底的中间突出线段朝向最底沿,能分解装料对对栽培袋底形成的挤压力,从而减少破袋率和杂菌的感染,较大幅度地提高了菌棒的合格率,具有省时、省工、成本低等特点,适于各种食用菌和药用菌栽培使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袋,尤其是非平直线底食用菌栽培袋。我国七十年代开始用菌丝体栽培香菇、木耳等食用菌,用粉碎的木屑、菌草等培养料装袋成棒,其方法是先将整卷的非折角塑料袋膜裁分成截,将每一截的塑料筒膜底部用手工缠袋扎紧或用手工缠袋扎紧后再加热热封,也有用封口机热封成平直线底的栽培袋,再用塑料机出料口将配制好的培养料从塑料筒膜上部敝口处注入填满,即可将塑料筒膜敝口处用带扎紧,最后进行高温灭菌等后续的栽培管理。由于将塑料筒膜底部手工扎紧或再加热熔封的栽培袋费时费工,且装料少,故而栽培成本较高;而将塑料筒膜底部用封口机热封成平直底的栽培袋,因装料时挤压力过于集中以及高温灭菌时的膨胀,容易造成栽培袋底部中间破裂,以致感染杂菌;而栽培袋底部两角又会增加转色脱袋的难度,所以菌棒的合格率较低。为能解决上述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将塑料袋筒膜两侧向内折角,使袋体横截面呈“工”字形。中国专利申请ZL96245443提出,当塑料筒膜两侧向袋内折角,就能阻止袋体破裂和杂菌的感染,且降低生产成本。但对于平直线底的栽培袋来说,很难实现这一目的。因为培养料与风力一道挤入栽培袋,不论对折角塑料筒膜底封平直线四片与二片的两个交点还是对非折角塑料筒膜底封平直线的中段而言都易破裂,故而未能从根本意义上提高菌棒的合格率。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食用菌栽培袋,尤其是非直线底食用菌栽培袋,它能有效地提高菌棒的合格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上部敝口的折角或非折角塑料筒膜底部密封成非直线底。塑料筒膜的非直线的中间突出线段朝向最底沿。塑料筒膜非直线底的非直线为圆弧线或凹凸线。本技术因为只需要塑料筒膜底部密封成非直线底,所以结构特别简单;同时由于着眼点不在于改进装料机,所以它对装料机的装料速度及操作方式没有任何特殊要求;另外由于底部的非直线中间突出线段朝向最底沿,容易分解装料形成的挤压力且不会产生栽培袋的两底角,所以容易实现提高菌棒合格率的要求。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非平直线底食用菌栽培袋主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非平直线底食用菌栽培袋折角与非折角横截面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非平直线底食用菌栽培袋的一种大弧形线底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非平直线底食用菌栽培袋的一种凹凸线底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结构的细节及工作情况。如图1所示,该栽培袋包括一截塑料筒膜1,塑料筒膜的上部为敞口2,底部密封成非平直线底3。图2的上图为非折角塑料筒膜1,下图为折角塑料筒膜1,均适于密封成非平直线底3。图3所示塑料筒膜1的非平直线的3为一种大圆弧线底。图4所示塑料筒膜1的非直线底3为一种凹凸线底。密封塑料筒膜1的底部时,应配有相应非平直线形状的封刀并装至封口机上进行。制成的栽培袋所用的装料、扎口等栽培方法与常规方法相同。本非平直线底实用菌栽培袋适于各种实用菌和药用菌培养料栽培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平直底线食用菌栽培袋,它包括折角或非折角塑料筒膜1,其特征在于上部敝口2的塑料筒膜1底部密封成非平直线底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平直底线食用菌栽培袋,它包括折角或非折角塑料筒膜1,其特征在于上部敝口2的塑料筒膜1底部密封成非平直线底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平直底线食用菌栽培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里新
申请(专利权)人:邓里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