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纵臂总成及后纵臂总成前端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735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后纵臂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纵臂总成及后纵臂总成前端安装结构,包括纵臂本体,纵臂本体的前端设有前套管,纵臂本体的后端由后至前依次设有第一后套管和第二后套管,所述纵臂本体包括两块并列设置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臂板,两个臂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侧边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两个臂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另一侧边沿的外侧设有翻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强度,增强结构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纵臂总成及后纵臂总成前端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后纵臂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纵臂总成及后纵臂总成前端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目前市场的A00级汽车的后悬架一般都采用三连杆结构,而与之配合的后纵臂一般为三个安装点,前端一个安装点与车身通过安装支架连接,后端两个支点与后桥连接,后纵臂需要承受车轮传递过来的各个方向的力及扭矩,而现有的后纵臂强度较差,容易导致结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后纵臂总成,提高强度,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后纵臂总成,包括纵臂本体,纵臂本体的前端设有前套管,纵臂本体的后端由后至前依次设有第一后套管和第二后套管,所述纵臂本体包括两块并列设置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臂板,两个臂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侧边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两个臂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另一侧边沿的外侧设有翻边。
[0006]可选地,所述臂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翻边一体成型。
[0007]可选地,所述第二后套管的前侧与所述臂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件,且加强件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围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空腔。
[0008]可选地,所述第二后套管与所述前套管之间的连线相交于所述第一后套管与所述前套管之间的连线。
[0009]本技术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后纵臂总成前端安装结构,包括任意一项所述的后纵臂总成,所述前套管内设有前衬套,前衬套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安装轴,安装轴的两端设有第一安装孔,车身上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前套管的凹槽,车身在凹槽的两侧设有与第一安装孔配合的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通过螺栓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安装轴端部的两侧均设有安装面,安装面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垂直。
[0011]可选地,所述前衬套与所述前套管过盈配合。
[0012]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臂板和连接板,使得纵臂本体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截面呈U字型,同时连接的侧沿设置有翻边,U字型结构配合翻边结构可大大提高纵臂本体的强度,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
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后纵臂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A

A断面剖视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提供的一种后纵臂总成前端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的B处放大图;
[0018]图标:1

纵臂本体,101

臂板,102

连接板,103

翻边,104

加强件, 105

空腔,2

前套管,3

第一后套管,4

第二后套管,5

安装轴,501

第一安装孔,502

安装面,6

车身,601

凹槽,7

前衬套,8

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一
[0020]请参考图1

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后纵臂总成,包括纵臂本体1,纵臂本体1的前端设有前套管2,纵臂本体1的后端由后至前依次设有第一后套管3和第二后套管4,一般地,前套管2、第一后套管3和第二后套管4 与纵臂本体1焊接固定。此部分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且不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因此不再赘述。
[0021]纵臂本体1包括两块并列设置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臂板101,两个臂板 101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侧边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102,如此设置,两块臂板101及连接板102围成的结构整体来看,整体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截面呈U 字型结构,同时两个臂板101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另一侧边沿的外侧设有翻边103,U字型结构配合翻边103结构可大大提高纵臂本体1的强度,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
[0022]臂板101、连接板102和翻边103一体成型,例如通过折弯成型,进一步保证纵臂本体1的整体强度。
[0023]第二后套管4的前侧与臂板101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件104,且加强件 104与连接板102之间围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空腔105,具体地,加强件104 的一端与第二后套管4焊接固定,加强件104的另一端两侧设有与纵臂本体1搭接的延伸部,延伸部同时与纵臂本体1焊接固定。值得说明的是空腔105有利于分解后桥收到的扭力,便于吸收缓冲能量,进一步提高纵臂本体1的强度,使得结构更加稳定。
[0024]本实施例中,第二后套管4与所述前套管2之间的连线相交于第一后套管3与所述前套管2之间的连线,如此设置,使得纵臂本体1后端的两个安装点高度不一致,即从上下两个位置与后桥连接,纵臂本体1各安装点受力不再同一直线上,提高了纵臂本体1的承受强度,增强了纵臂本体1 整体抗扭性能。
[0025]实施例二
[0026]请参考图1、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了后纵臂总成前端安装结构,包括实施例一种的后纵臂总成,前套管2内设有前衬套7,前衬套7与前套管2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压装在一起,前衬套7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安装轴5,安装轴5的两端设有第一安装孔501,车身6上设有用于避让前套管2的凹槽601,车身6在凹槽601的两侧设有与第一安装孔501配合的第二安装孔(图未示),第一安装孔501和第二安装孔通过螺栓8连接。
[0027]值得说明的是,
技术介绍
也介绍了,市面上现有的后纵臂总成前端通常是通过安
装支架与车身6固定,即在车身6上焊接安装支架,再将后纵臂总成前端与安装支架连接在一起,对于A00级汽车而言,尤其是电动汽车而言,安装支架的容易影响电动汽车电池的布置空间,影响电池的拆装方便性,而且安装支架的焊接导致尺寸误差的进一步累积,容易导致更大的装配误差。而本实施例取消了安装支架,而是通过在车身6上直接设置避让前套管2的凹槽601,同时通过螺栓8将车身6与安装轴5连接固定,很好地避免了上述问题,而且可以减少安装支架带来的的相应成本。
[0028]由于前衬套7一般采用橡胶制成,前衬套7与安装轴5之间通过粘接固定,本实施例安装轴5可采用铸铁材料制成,保证安装轴5的强度,进而保证后纵臂总成前端安装点的强度。
[0029]本实施例中,安装轴5端部的两侧均设有安装面502,安装面502与第一安装孔501的轴线垂直,安装面502的设置,便于安装轴5更好地与车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纵臂总成,包括纵臂本体(1),纵臂本体(1)的前端设有前套管(2),纵臂本体(1)的后端由后至前依次设有第一后套管(3)和第二后套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臂本体(1)包括两块并列设置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臂板(101),两个臂板(101)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侧边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102),两个臂板(101)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另一侧边沿的外侧设有翻边(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纵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板(101)、所述连接板(102)和所述翻边(103)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纵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后套管(4)的前侧与所述臂板(101)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件(104),且加强件(104)与所述连接板(102)之间围成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空腔(10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纵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后套管(4)与所述前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淑敏刘波周超侯敏胡久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野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