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建春专利>正文

三相节能异步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663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三相节能异步电动机,由壳体、定子、转子、接线盒组成,其特征是定子采用双线并绕的方式绕制,在接线盒内设有定子线径转换控制电路。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原有电动机定子绕组线径范围内,采用双线并绕,且在起动、空载、轻载、半载的情况下,其定子绕组实行单线运行,若负载增加时,其定子线径转换控制电路可使定子绕组实行双线运行。所以,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须改变现有电动机结构,具有成本低、制造容易、节能效果好等优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电动机,特别是三相节能异步电动机。中国专利CN2135868Y公开的多功率节能异步电动机,其是两组极数相同的定子绕组由两个接线盒分别供给工作电源,两个同向转子安装在同一转轴上,并用台阶将定子绕组和转子定位。这种电动机具有轻载时的有效利用率,减少能耗,空载时也可减少电能无功损耗、重载时工作正常及起动功率小等优点,但是其结构复杂,不利于现有电动机的改造。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须改变现有电动机结构,只须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的线径来达到电机节能目的的三相节能异步电动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三相节能异步电动机,由壳体、定子、转子、接线盒组成,定子、转子装壳体内,接线盒装在壳体上,其特征是定子采用双线并绕的方式绕制,在接线盒内设有定子线径转换控制电路。由于本技术是在原有电动机定子绕组线径范围内,采用双线并绕,并按原有的接线方法接成Y或△形,因此本技术在起动、空载、轻载、半载的情况下,其定子绕组实行单线运行;若负载增加时,其定子线径转换控制电路可使定子绕组实行双线运行。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须改变现有电动机结构、具有成本低、制造容易、节能效果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定子线径转换控制电路的电路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描述。附图中描述的三相节能异步电动机,由壳体(1)、定子(2)、转子(3)、接线盒(4)组成,定子(2)、转子(3)装在壳体(1)内,接线盒(4)装在壳体(1)上,其定子(2)采用双线并绕的方式绕制,在接线盒(4)内设有定子线径转换控制电路。其定子线径转换控制电路由三相全波整流电路、滤波电容C6、稳压二极管VD7、切换控制电路、取样电路、断相保护电路组成,三相全波整流电路由二极管VD1-6构成,其三个输入端分别通过电容C1-3与电源三相相联;滤波电容C6、稳压二极管VD7并联在三相全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切换控制电路由继电器J1、复合管BG1、交流接触器KM1、KMx组成,继电器J1的线包一端、电容C4的负极、二极管VD8的负极相联在一起,并通过交流接触器KM1的常开触头KM1-4与三相全波整电路的输出正端相联;电容C4的正极、二极管VD8的正极与继电器J1的线包的另一端相联后,与复合管BG1的集电极相联;复合管BG1的发射极与三相全波整流电路的输出负端相联;交流接触器KM2的线包、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常闭开关SB1、保险FU2串联后,接在电源的两相上,交流接触器KM1的线包、继电器J2的常闭触点J2-1与交流接触器KM1的自保节点KM1-5串联成自保电路后,与交流接触器KM2的线包和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常开开关SB2与交流接触器KM1的自保节点KM1-5并联;交流接触器KM1的常开主触头KM1-1、KM1-2、KM1-3将定子绕组L1与电源三相联接;交流接触器KM2的常开主触头KM2-1、KM2-2、KM2-3将定子绕组L2与电源三相联接;取样电略由电流感应器T、二极管VD10、电阻R9、电位器W、电容C7组成,电流感应器T的初级串联在电源的一相中,次级与二极管VD10、电阻R9、电位器W形成串联回路,电容C7的负级与二极管VD10的负极相联,另一端与电流感应器T次级的负端相联并接地;电位器W的的中心抽头与复合器BG1的基级相联;断相保护电路由电阻R1-8、继电器J2、复合管BG2,二极管VD9、VD11、VD12、电容C8、C5组成,电阻R1-3的一端与定子绕组L1相联,另一端并联后与电阻R7一端相联,电阻R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D11的正极相联;电阻R4-6的一端与定子绕组L2相联,另一端并联后与电阻R8一端相联,电阻R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D12的正极相联,二极管VD11、VD12的负极并联后与复合管BG2的基极相联,电容C8的负极与复合管BG2的基极相联,另一端接地;复合管BG2的发射极与切换控制电路中的复合管BG1的发射极相连,复合管BG2的集电极与继电器J2线包的一端、电容C5的正极、二极管VD9的正极联在一起,继电器J2线包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负极、二极管VD9的负极并联在一起后与切换控制电路中的二极管VD8的负极相联。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起动、空载、轻载、半载的情况下,按下常开开关SB2,交流接触器KM1通电,交流接触器KM1的自保接点KM1-5闭合,形成自锁,同时交流接触器KM1的常开主触头KM1-1、KM1-2、KM1-3、常开触头KM1-4闭合,本实施例的定子绕组L1通电,使本实施例工作。当本实施例负载功率超过定子绕组L1的输出功率时,串联在电源一相中的电流感应器T得到一个电流信号,由二极管VD10整流,电容C7滤波,通过电阻R9、电位器W给复合管BG1一个信号使其导通;这时继电器J1通电工作,其常开触点J1-1闭合,交流接触器KM2通电,其常开主触头KM2-1、KM2-2、KM2-3闭合,使本实施例的定子绕组L2通电,达到全负载运行,通过调节电位器W大小,就可以控制本实施例单线运行的范围,若外接电源某一相断落时,电阻R1-8输出一个电压信号,经二极管VD11、VD12整流,电容C8滤波给复合管BG2一个信号使其导通,继电器J2通电工作,其常闭触点J2-1断开,交流接触器KM1断电,其上常开主触头KM1-1、KM1-2、KM1-3、常开触头KM1-4和自保节点KM1-5断开,继电器J1,其常开触点J1-1断开,使交流接触器KM2断电,其上常开主触头KM2-1、KM2-2、KM2-3断开使本实施例的定子绕组L1、L2停止工作。如果,本实施例在工作后要停止,只须按下常闭开关SB1就行了。权利要求1.三相节能异步电动机,由壳体(1)、定子(2)、转子(3)、接线盒(4)组成,定子(2)、转子(3)装在壳体(1)内,接线盒(4)装在壳体(1)上,其特征是其定子(2)采用双线并绕的方式绕制,在接线盒(4)内设有定子线径转换控制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节能异步电动机,其特征是其定子线径转换控制电路由三相全波整流电路、滤波电容C6、稳压二极管VD7、切换控制电路、取样电路、断相保护电路组成,三相全波整流电路由二极管VD1-6构成,其三个输入端分别通过电容C1-3与电源三相相联;滤波电容C6、稳压二极管VD7并联在三相全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切换控制电路由继电器J1、复合管BG1、交流接触器KM1、KM2组成,继电器J1的线包一端,电容C4的负极、二极管VD8的负极相联在一起,并通过交流接触器KM1的常开触头KM1-4与三相全波整电路的输出正端相联;电容C4的正极、二极管VD8的正极与继电器J1的线包的另一端相联后,与复合管BG1的集电极相联;复合管BG1的发射极与三相全波整流电路的输出负端相联;交流接触器KM2的线包、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常闭开关SB1、保险FU2串联后,接在电源的两相上,交流接触器KM1的线包、继电器J2的常闭触点J2-1与变流接触器KM1的自保节点KM1-5串联成自保电路后,与交流接触器KM2的线包和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构成的串联电路并联,常开开关SB2与交流接触器KM1的自保节点KM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三相节能异步电动机,由壳体(1)、定子(2)、转子(3)、接线盒(4)组成,定子(2)、转子(3)装在壳体(1)内,接线盒(4)装在壳体(1)上,其特征是其定子(2)采用双线并绕的方式绕制,在接线盒(4)内设有定子线径转换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春
申请(专利权)人:罗建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