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煤层采煤机摆动臂的动力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506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煤层采煤机摆动臂的动力连接结构,包括调高油缸、截割电机、摆动臂壳体和主体部壳体,摆动臂壳体与主体部壳体以截割电机为销轴铰接,截割电机相对主体部壳体固定,摆动臂壳体内设有截割传动机构,截割传动机构的输入端齿轮通过离合机构与截割电机的输出轴同轴传动连接,调高油缸铰接在摆动臂壳体和主体部壳体之间,当离合机构处于传动位置时,离合机构的芯轴上的前外花键与截割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一处电机花键孔形成花键联接,芯轴上的后外花键与齿轮花键套的内花键形成花键联接,齿轮花键套安装在输入端齿轮的芯部的齿轮花键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供较大的开采范围、缩短机身和改善采煤机重心问题。缩短机身和改善采煤机重心问题。缩短机身和改善采煤机重心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煤层采煤机摆动臂的动力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将截割电机的动力输入采煤机摆动臂的机械连接结构,用于截割电机与摆动臂存在相对转动的场合。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薄煤层采煤机上,截割电机通常位于摇臂上,随摇臂摆动而摆动。当这种薄煤层悬机身采煤机的行进方向的后摇臂采上刀时,会出现后滚筒采高过小的问题,原因是采高再增大时,后摇臂截割电机处将会与前滚筒割底刀后留有的上部煤台发生干涉,因此这种采煤机整体开采高度过窄,不能适应我国薄煤层工作面矿层厚度变化大的开采要求。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业内曾提出将截割部分为摆动部分和固定部分,将截割电机和截割传动系统的主体都设置于固定部分,导致固定部分结构过于复杂,机身悬出段左右长度偏长、重量偏大,整机重心问题对整机受力影响仍然较大。并且,长机身结构的采煤机也无法执行类似短壁采煤机的直推进刀工艺,两端斜切进刀时时间较长,对开采效率有一定制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薄煤层采煤机摆动臂的动力连接结构,既能提供较大的开采范围,还能缩短机身,改善采煤机重心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有:
[0006]一种薄煤层采煤机摆动臂的动力连接结构,包括调高油缸、截割电机、摆动臂壳体和主体部壳体,摆动臂壳体与主体部壳体以所述截割电机为销轴铰接,截割电机相对主体部壳体固定,所述摆动臂壳体内设有截割传动机构,截割传动机构的输入端齿轮通过离合机构与截割电机的输出轴同轴传动连接,调高油缸的一端铰接在摆动臂壳体上,另一端铰接在主体部壳体上。
[0007]所述摆动臂壳体的主体为左右延伸的臂架,截割传动机构安装在臂架内,截割传动机构的输入端齿轮和输出端齿轮所在端分别作为臂架的高速端和低速端,臂架中部设有自臂架向前悬伸的连接臂,连接臂上设有自连接臂向左或向右悬伸的前臂和后臂,前臂、后臂和臂架的高速端相互平行且由前向后依次间隔排列,前臂和后臂上分别设有前销轴安装孔和后销轴安装孔,前销轴安装孔和后销轴安装孔均与截割传动机构的输入端齿轮同轴,主体部壳体的前部的左边缘或右边缘由前向后依次设有第一耳座、第二耳座和第三耳座,第一耳座与第二耳座之间形成前凹槽,第二耳座与第三耳座之间形成中凹槽,第三耳座与主体部壳体的后部之间形成后凹槽,前臂、后臂和臂架的高速端对应插在前凹槽、中凹槽和后凹槽中,截割电机安装在第一耳座的耳孔、前销轴安装孔、第二耳座的耳孔、后销轴安装孔和第三耳座的耳孔组合形成的内孔中,调高油缸与摆动臂壳体连接的一端铰接在前臂上。
[0008]截割电机的外壳可以通过滑动轴承旋转支撑在前销轴安装孔和后销轴安装孔中。
[0009]所述滑动轴承优选采用重型关节轴承。
[0010]截割电机的外壳采用厚壁结构,外壳表面由前向后依次间隔设有第一圆形凸止口、第二圆形凸止口、第三圆形凸止口和第四圆形凸止口;第一耳座的耳孔的后部、第二耳座的耳孔的前部和后部以及第三耳座的耳孔的前部分别设有同轴的第一圆形凹止口、第二圆形凹止口、第三圆形凹止口和第四圆形凹止口,第一至第四圆形凸止口与第一至第四圆形凹止口一一对应紧配合,各个圆形凸止口表面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
[0011]所述离合机构包括芯轴、齿轮花键套和离合装置,芯轴上设有前外花键和后外花键,离合装置连接在芯轴的后方,离合机构相对臂架前后滑动连接,截割传动机构的输入端齿轮的芯部设有齿轮花键孔,齿轮花键套花键联接在齿轮花键孔中且相对齿轮花键孔轴向固定,截割电机的输出轴为空心轴,空心轴内设有电机花键孔,离合机构通过如下两种结构之一与截割电机和截割传动机构的输入端齿轮连接:结构一、电机花键孔位于空心轴的前部,芯轴为长轴,离合机构位于前方极限位置时,芯轴的前外花键与所述电机花键孔形成花键联接,芯轴的后外花键与齿轮花键套的内花键形成花键联接;离合机构位于后方极限位置时,芯轴的前外花键与所述电机花键孔脱开,芯轴的后外花键的前端部与齿轮花键套的内花键的后端部仍保持局部花键联接;结构二、电机花键孔位于空心轴的后部,电机花键孔中安装有电机花键套,且电机花键套相对空心轴轴向固定,芯轴为短轴,离合机构位于前方极限位置时,芯轴的前外花键与所述电机花键套的内花键形成花键联接,芯轴的后外花键与齿轮花键套的内花键形成花键联接;离合机构位于后方极限位置时,芯轴的前外花键与所述电机花键套的内花键脱开,芯轴的后外花键的前端部与齿轮花键套的内花键的后端部仍保持局部花键联接。
[0012]所述薄煤层采煤机摆动臂的动力连接结构还包括滚动支撑组件,对于结构一,滚动支撑组件固定在电机花键孔的前方,对于结构二,滚动支撑组件固定在电机花键套的前方,芯轴上前外花键的前方设置有导向光轴段,导向光轴段穿过滚动支撑组件并支撑于滚动支撑组件中,滚动支撑组件中设有滚动体,导向光轴段与滚动体接触。
[0013]所述薄煤层采煤机摆动臂的动力连接结构还包括弹性导向套,所述弹性导向套套设并固定在芯轴上后外花键的后方,所述弹性导向套与位于输入端齿轮的芯部的齿轮花键孔后方的光孔滑动连接。
[0014]所述臂架的内腔中还设有中间齿轮和齿轮泵,截割传动机构的输入端齿轮与中间齿轮外啮合,中间齿轮与齿轮泵同轴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通过将截割电机整体作为销轴,既缩短了主体部壳体的左右长度,也就等于缩短了采煤机悬机身段的左右长度,又简化了截割机构的结构。所述摆动臂壳体内设有截割传动机构,利用离合机构将截割电机输出的动力传递给截割传动机构,实现了采煤机摆动臂的动力连接。
[0017]滚筒受到的外载力可以通过连接臂、前臂和后臂传递给主体部壳体。前臂和后臂为受力部位,臂架的高速端为非受力部位,受力部位与非受力部位分离,可以保证位于臂架内的传动部分处于良好的非受力状态,因此有助于提高传动精度。
[0018]截割电机的外壳通过重型关节轴承旋转支撑在前销轴安装孔和后销轴安装孔中,由于该关节轴承的承载能力较大,能抗冲击,还能抗腐蚀、耐磨损,且具有自调心功能,有助
于保持前、后销轴安装孔各自与截割电机的外壳之间的同心度。
[0019]通过在所述关节轴承的内圈和外圈之间设置减磨层,可以减小轴承滑动副的磨损。减磨层的两端优选设有密封。采用该关节轴承,可以提高滑动副的使用寿命,也有助于提高截割电机与截割传动机构之间的传动精度。
[0020]截割电机的外壳设有由前至后的第一至第四圆形凸止口,主体部壳体的相应耳座的耳孔处对应设有由前至后的第一至第四圆形凹止口,第一至第四圆形凸止口与第一至第四圆形凹止口一一对应紧配合,实现截割电机与主体部壳体的固定连接。其中前两对相配合的止口结构和后两对相配合的止口结构各自组成一组,前、后两组相配合的止口结构分别用于更好地平衡前臂和后臂的受力。同时采用前后两组相配合的止口结构,有助于平衡整个摆动臂壳体的受力。
[0021]对于采用结构一的离合机构,输入端齿轮利用齿轮花键套与离合机构的芯轴的后部形成两级花键联接,增加了芯轴与输入端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煤层采煤机摆动臂的动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调高油缸、截割电机、摆动臂壳体和主体部壳体,摆动臂壳体与主体部壳体以所述截割电机为销轴铰接,截割电机相对主体部壳体固定,所述摆动臂壳体内设有截割传动机构,截割传动机构的输入端齿轮通过离合机构与截割电机的输出轴同轴传动连接,调高油缸的一端铰接在摆动臂壳体上,另一端铰接在主体部壳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煤层采煤机摆动臂的动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臂壳体的主体为左右延伸的臂架,截割传动机构安装在臂架内,截割传动机构的输入端齿轮和输出端齿轮所在端分别作为臂架的高速端和低速端,臂架中部设有自臂架向前悬伸的连接臂,连接臂上设有自连接臂向左或向右悬伸的前臂和后臂,前臂、后臂和臂架的高速端相互平行且由前向后依次间隔排列,前臂和后臂上分别设有前销轴安装孔和后销轴安装孔,前销轴安装孔和后销轴安装孔均与截割传动机构的输入端齿轮同轴,主体部壳体的前部的左边缘或右边缘由前向后依次设有第一耳座、第二耳座和第三耳座,第一耳座与第二耳座之间形成前凹槽,第二耳座与第三耳座之间形成中凹槽,第三耳座与主体部壳体的后部之间形成后凹槽,前臂、后臂和臂架的高速端对应插在前凹槽、中凹槽和后凹槽中,截割电机安装在第一耳座的耳孔、前销轴安装孔、第二耳座的耳孔、后销轴安装孔和第三耳座的耳孔组合形成的内孔中,调高油缸与摆动臂壳体连接的一端铰接在前臂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煤层采煤机摆动臂的动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截割电机的外壳通过滑动轴承旋转支撑在前销轴安装孔和后销轴安装孔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煤层采煤机摆动臂的动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轴承采用重型关节轴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煤层采煤机摆动臂的动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截割电机的外壳采用厚壁结构,外壳表面由前向后依次间隔设有第一圆形凸止口、第二圆形凸止口、第三圆形凸止口和第四圆形凸止口;第一耳座的耳孔的后部、第二耳座的耳孔的前部和后部以及第三耳座的耳孔的前部分别设有同轴的第一圆形凹止口、第二圆形凹止口、第三圆形凹止口和第四圆形凹止口,第一至第四圆形凸止口与第一至第四圆形凹止口一一对应紧配合,各个圆形凸止口表面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立强宋相坤王振乾胡璟胡滔董超顾恩洋郭岱宋振陈阳方勇翔陶高群阚文浩金祝岭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