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设备的余热回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433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6 0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废气催化燃烧设备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设备的余热回收器。包括风机、冷风管、换热管、回收管;冷风管前端与风机连接,换热管的前端设置有废气进气口,回收管的前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催化燃烧设备的热风进风口连接;还包括导气管;冷风管的外壁和换热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主螺旋导热片。本申请的用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设备的余热回收器整体结构简单轻便,根据实际需求,可以非常方便的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使用,可以有效减少现有的催化燃烧设备的热量排放,为实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结构稳定,内部控制机构少,整体生产和维护成本非常低,适宜于对各类型催化燃烧设备的改造升级。级。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设备的余热回收器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气催化燃烧设备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设备的余热回收器。

技术介绍

[0002]废气催化燃烧设备是利用各类催化剂在高温下使各类工业废气燃烧处理,以使其转换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或者将其转换为低污染性的气体以便于进一步处理的环保设备,为使催化燃烧反应持续进行,同时保证催化剂的有效性,在废气和空气进入反应室之前,需要将其加热至260℃~380℃左右使其反应,一般采用电加热或者燃气加热的方式来保持反应室的温度,并对气体进行加热,实际上废气在催化燃烧过程中本身会释放大量热量,因此通过内部热循环的方式进行回收利用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投入,但实际情况是市面上现有的大多数催化燃烧设备依然是老式燃烧或者主动加热式设备,且短期内并不会完全进行更新换代,这些设备的存在一方面增加了电能或者燃气等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会导致废气排出后携带大量热量,需要再次进行无害降温处理等,不仅导致废气处理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也导致能源的二次消耗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用于改善老式催化燃烧设备排放问题,实现催化燃烧后废气预热回收利用,方便实用的用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设备的余热回收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设备的余热回收器,包括风机,还包括:与风机出风口连通的冷风管1、套设在冷风管1外部的换热管2、套设在换热管 2外部的回收管3;
[0006]冷风管1前端与风机出风口连接,换热管2的前端设置有废气进气口2a,废气进气口2a与催化燃烧设备的排气口连接,回收管3的前端设置有出风口 3a,所述出风口与催化燃烧设备的热风进风口连接;
[0007]还包括连接冷风管1后端与与回收管3后端的导气管1a;冷风管1的外壁和换热管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主螺旋导热片4。
[0008]现有的老式催化燃烧设备,包括各类卧式箱体结构的以及立式燃烧塔结构本,受限于早期工业应用的需求,一般采用固定式安装结构,整体体积庞大,且配套管路众多,由于其燃烧后的废气一般不能直接排入大气,还需要连接其他设备进行处理和净化,因此设备外部可用的安装空间较小,同时在不改变原有硬件结构的前提下,新接入的设备应当不至于使原有管道长度大幅增加以避免使原有气压控制和循环设备失效。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整体体积小巧紧凑,质量轻,管路整体尺寸小的余热回收器,该余热回收器可以方便的连接在各类催化燃烧设备的排气口上,并通过内部螺旋导热片以及管壁双向换热结构,使废气中热量快速导出并用于反应气体的预热,提高催化反应时进气问题,减少需要的加热量,进而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同时余热回收器能够很好的吸收外排废气携带的热量,
减小了后序降温等处理程序的工作量,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该余热回收器适应性广,可以用于改造各类现有的催化燃烧设备,提高其经济效益。
[0009]对前述用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设备的余热回收器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冷风管1的后端设置有泄压阀5a。
[0010]冷风管后侧设置泄压阀用于作为安全保障措施,在实际工作时,进气温度应当保持恒温,以便于燃烧时温度的控制和调节,泄压阀用于在废气温度升高以及热风需求量降低时,利用冷风管迅速排出余热回收器内的热量,防止热风温度超标以及防止内部结构过热损坏。
[0011]对前述用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设备的余热回收器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案,导气管1a从冷风管1后端侧壁引出后从换热管2穿出。使用穿透式导风管路,用于减小气体循环管路的总体长度,降低气阻,同时该种结构便于加工生产,有利于降低生产工艺难度以及减少生产成本。
[0012]对前述用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设备的余热回收器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案,还包括用于连接冷风管1前端与与回收管3前端的补风管1b;补风管1b内安装有电磁阀5b。
[0013]如前所述,在实际生产过程总,需要保持热风温度恒定,因此在热风温度偏高时需要降低风量或者对其进行降温,本装置中通过增设补风管,用于将未加热的冷风直接导入热风管路中,以实现热风快速降温,提高设备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0014]对前述用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设备的余热回收器的进一步改进或者优选实施方案,还包括设置在换热管2外壁和回收管3内壁之间的副螺旋导热片6。
[0015]利用副螺旋导热片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以便于可以选择进一步压缩设备整体长度或者提高余热回收能力。
[0016]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申请的用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设备的余热回收器整体结构简单轻便,根据实际需求,其整体长度最小可以控制在1~2m内,可以非常方便的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使用,可以有效减少现有的催化燃烧设备的热量排放,为实现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结构稳定,内部控制机构少,整体生产和维护成本非常低,适宜于对各类型催化燃烧设备的改造升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用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设备的余热回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附图标记包括:
[0020]冷风管1、导气管1a、换热管2、废气进气口2a、回收管3、出风口3a、主螺旋导热片4、泄压阀5a、电磁阀5b、副螺旋导热片6、风机7。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0022]本申请的一种用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设备的余热回收器,主要用于配套各类催化燃烧废气处理设备,特别是以燃气燃烧为发热源等高热量排放的设备,用于减少燃烧后气体的热量,实现热能的再次回首和利用,减少热排放,同时将回收的余热用于热风的加热处
理,减少催化燃烧设备的能源投入,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
[0023]本装置连接在废气燃烧设备的进风侧,用于补充空气,需要维持正压,以保证空气能够顺利进入燃烧室,因此配备有风机7,还包括:与风机7出风口连通的冷风管1、套设在冷风管1外部的换热管2、套设在换热管2外部的回收管3;
[0024]冷风管1前端与风机7出风口连接,换热管2的前端设置有废气进气口 2a,废气进气口2a与催化燃烧设备的排气口连接,回收管3的前端设置有出风口3a,出风口与催化燃烧设备的热风进风口连接;
[0025]还包括连接冷风管1后端与与回收管3后端的导气管1a;冷风管1的外壁和换热管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主螺旋导热片4。
[0026]为防止装置内部压力过高,以及用于自特定情况下实现装置内部快速散热,在冷风管1的后端设置有泄压阀5a,用于在废气温度升高以及热风需求量降低时,利用冷风管迅速排出余热回收器内的热量,防止热风温度超标以及防止内部结构过热损坏。
[0027]特别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连接冷风管1前端与与回收管3前端的补风管1b;补风管1b内安装有电磁阀5b。
[0028]在本装置中,补风管用于将未加热的冷风直接导入热风管路中,以实现热风快速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设备的余热回收器,包括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风机出风口连通的冷风管(1)、套设在冷风管(1)外部的换热管(2)、套设在换热管(2)外部的回收管(3);冷风管(1)前端与风机出风口连接,换热管(2)的前端设置有废气进气口(2a),废气进气口(2a)与催化燃烧设备的排气口连接,回收管(3)的前端设置有出风口(3a),所述出风口与催化燃烧设备的热风进风口连接;还包括连接冷风管(1)后端与回收管(3)后端的导气管(1a);冷风管(1)的外壁和换热管(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主螺旋导热片(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废气催化燃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阳陈秀科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风百顺环保净化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