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飞机测试实验用圆箔式热流传感器及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3425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空天飞机测试实验用圆箔式热流传感器及其设计方法,涉及飞机测试技术领域,圆箔式热流传感器包括铜水冷管、嵌设在铜水冷管表面的若干个热流感应接头,铜水冷管包括相对转动连接的内管和外管,热流感应接头包括外壳、套设在外壳内部的铜热沉,位于铜热沉顶部的康铜圆箔。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电动势公式建立;S2、导热微分方程建立;S3、稳态下的热流密度公式建立;S4、热流密度公式简化;S5、铜水冷管外径及康铜圆箔半径确定;S6、响应时间确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圆箔式热流传感器实现了快速降温,保证了热流密度测量的准确性,同时在空天飞机测试实验中经常需要多个不同角度的热源。热源。热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天飞机测试实验用圆箔式热流传感器及其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测试
,具体是涉及一种空天飞机测试实验用圆箔式热流传感器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飞行器是民用飞机、空天飞机、导弹、无人机等的总称,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现阶段飞行器速度有了显著提升,同时气动热作用在飞行器表面对材料和结构的可靠性也提出挑战。为考核飞机结构部件在飞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地面热强度试验以飞行弹道为基础,模拟飞机结构部件的受热环境,这就需要用到各种热流传感器。
[0003]热流传感器作为热流密度测量元件,与飞机结构部件同处于热场环境中,甚至面临更严酷的辐射加热环境,在气动热试验与热防护试验中,热流传感器对于提高热流密度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同时热流传感器也规范了热流密度的测量方式,因此需要热流传感器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力,兼具更好的水冷散热效果,而一般的提高耐热性及散热性的手段往往会使热流传感器的体积外形增大、响应时间延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辐射加热的效果,也就增加了试验结果存在误差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在保证热流传感器的耐热散热性能的前提下,需要对热流传感器的结构外形进行优化。
[0004]专利CN101403638B公开了一种带温度补偿的热流传感器,该装置包括一个表面涂黑的康铜圆箔片和热沉体,热沉体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其材料为无氧铜,康铜圆箔片设在热沉体的上面并且外周与热沉体焊接,在康铜圆箔片的背面中心处引出一根材料为无氧铜的康铜箔片引线,在热沉体的上引一根热沉体导线。其中,热沉体导线的材料为与康铜箔片相同的康铜材料。该专利技术中热沉体的引线材料与康铜箔片的材料相同,热沉体与引线之间的电势V3的存在补偿了由于测量过程中热沉体升温而引起的输出信号偏低,所以该热流传感器能够准确地测量热流密度,而且该装置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应用广泛。但是,在航空航天飞机测试实验中极端高温条件下使用时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且该传感器的散热效果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空天飞机测试实验用圆箔式热流传感器及其设计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空天飞机测试实验用圆箔式热流传感器,包括铜水冷管、嵌设在所述铜水冷管表面的若干个热流感应接头,所述铜水冷管包括相对转动连接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密封隔水,内管中部顶壁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两侧的外管顶壁设有第二滑槽,外管中部顶壁嵌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的热流感应接头,内管顶壁嵌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二滑槽一一对应滑动连接的热流感应接头;
所述热流感应接头包括外壳、套设在所述外壳内部的铜热沉,位于所述铜热沉顶部的康铜圆箔,铜热沉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所述康铜圆箔通过一个圆环形的隔热基座与铜热沉密封连接,所述隔热基座顶部与外壳密封连接,隔热基座底部与铜热沉密封连接,隔热基座底部外端的凸块延伸至铜热沉与外壳之间形成的空隙中,铜热沉与外壳底部连接处设有隔热块,所述隔热块底部设有底板,康铜圆箔底部中心处设有一根贯穿所述底板的正极铜导线,铜热沉底部一侧设有一根贯穿底板的负极铜导线;所述正极铜导线和负极铜导线延伸至所述铜水冷管内部并由铜水冷管前端设有的弧形接头内伸出。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槽为2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两侧,通过第二滑槽的设置能够使其对应的热流感应接头相对转动,从而实现对不同角度热源的温度监测。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之间的所述外管顶部内壁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一端与所述铜水冷管内部连通,导流槽另一端与第二滑槽连通,导流槽用于将铜水冷管内部水流导流至第二滑槽内对热流感应接头的外壳降温,第二滑槽两侧的外管外壁均设有一个用于将第二滑槽内部积水排出的排水槽。
[0009]进一步地,所述铜热沉和外壳的材质均为纯铜,所述隔热基座和隔热块的材质均为隔热棉,所述底板的材质为不锈钢,铜热沉外壁设有螺旋上升的导水槽,所述正极铜导线和负极铜导线与底板的连接处均设有一个防水密封条。通过防水密封条的设置能够避免铜水冷管内部的水进入到铜热沉内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块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底部贯穿所述底板,进水口和出水口顶部对应铜热沉与外壳之间形成的空隙,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设置能够使铜水冷管中的水进入铜热沉外壁对铜热沉和外壳进行降温,使铜热沉温度稳定,以提高热流密度测量的准确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槽外部设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与第二滑槽的各个内壁密封连接,当进行单一方向的温度监测时可以保护其他的热流感应接头。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内管两端均设有盖板,位于前端的一个所述盖板中心处设有用于驱动内管转动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下方的盖板外部设有出水管,位于后端的一个盖板中心处设有进水管,通过转动电机驱动盖板的转动。
[0013]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空天飞机测试实验用圆箔式热流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电动势公式建立由温度差产生的热电动势E与传感器吸收热流密度q以及康铜圆箔的导热系数k有关,呈正比例,其关系如下式所示:E=k
×
qS2、导热微分方程建立在圆箔式热流传感器处于均匀辐射换热情况下,得到导热微分方程:初始边界条件为:
其中,d为康铜圆箔的厚度,单位为m;α为薄片材料热扩散系数,单位为m2/s;k为康铜圆箔的导热系数,单位为W/(m
·
K);T
p
为康铜圆箔边沿温度,单位为K;R为康铜圆箔的半径,单位为m;S3、稳态下的热流密度公式建立传感器处于稳态时,即,k0为康铜圆箔温度为T
p
时的导热系数,K1为每单位温升导热系数的变化率,则康铜圆箔的导热系数k随温度变化可表示为:将上述稳态条件代入步骤S2中的导热微分方程可得:其中,

T为是康铜圆箔中心处与边缘处的温差,单位为K;假设导热系数不随温度改变,即K1=0,则可得出稳态下的热流密度公式:S4、热流密度公式简化在均匀辐射换热情况下,当康铜圆箔的中心处与边缘处的温差在200℃之内时,则步骤S3中得到的稳态下的热流密度公式可简化为:根据国际标准定义圆箔式热流传感器的热流密度量程为传感器输出的热电动势为10mV时对应吸收的热流密度,因此根据上述简化后的热流密度公式可得出圆箔式热流传感器的热流密度量程:S5、铜水冷管外径及康铜圆箔半径确定由于铜水冷管表面存在曲率,在均匀辐射换热情况下传感器的量程与铜热沉内径在铜水冷管上的投影面积相关,因此需要对康铜圆箔的半径R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康铜圆箔的半径R

为:其中,h为铜水冷管的外径,单位为m;r

为铜热沉的内径,单位为m;h为r

的8

20倍;S6、响应时间确定圆箔式热流传感器的响应时间t为:其中,R

为步骤S5中得到的修正后的康铜圆箔的半径。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空天飞机测试实验用圆箔式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铜水冷管(1)、嵌设在所述铜水冷管(1)表面的若干个热流感应接头(2),所述铜水冷管(1)包括相对转动连接的内管(11)和外管(12),所述内管(11)和外管(12)之间密封隔水,内管(11)中部顶壁设有第一滑槽(13),所述第一滑槽(13)两侧的外管(12)顶壁设有第二滑槽(14),外管(12)中部顶壁嵌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滑槽(13)滑动连接的热流感应接头(2),内管(11)顶壁嵌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二滑槽(14)一一对应滑动连接的热流感应接头(2);所述热流感应接头(2)包括外壳(21)、套设在所述外壳(21)内部的铜热沉(22),位于所述铜热沉(22)顶部的康铜圆箔(23),铜热沉(22)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所述康铜圆箔(23)通过一个圆环形的隔热基座(24)与铜热沉(22)密封连接,所述隔热基座(24)顶部与外壳(21)密封连接,隔热基座(24)底部与铜热沉(22)密封连接,隔热基座(24)底部外端的凸块延伸至铜热沉(22)与外壳(21)之间形成的空隙中,铜热沉(22)与外壳(21)底部连接处设有隔热块(25),所述隔热块(25)底部设有底板(26),康铜圆箔(23)底部中心处设有一根贯穿所述底板(26)的正极铜导线(27),铜热沉(22)底部一侧设有一根贯穿底板(26)的负极铜导线(28);所述正极铜导线(27)和负极铜导线(28)延伸至所述铜水冷管(1)内部并由铜水冷管(1)前端设有的弧形接头(15)内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天飞机测试实验用圆箔式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14)为2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13)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天飞机测试实验用圆箔式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14)与所述第一滑槽(13)之间的所述外管(12)顶部内壁设有导流槽(16),所述导流槽(16)一端与所述铜水冷管(1)内部连通,导流槽(16)另一端与第二滑槽(14)连通,导流槽(16)用于将铜水冷管(1)内部水流导流至第二滑槽(14)内对热流感应接头(2)的外壳(21)降温,第二滑槽(14)两侧的外管(12)外壁均设有一个用于将第二滑槽(14)内部积水排出的排水槽(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天飞机测试实验用圆箔式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热沉(22)和外壳(21)的材质均为纯铜,所述隔热基座(24)和隔热块(25)的材质均为隔热棉,所述底板(26)的材质为不锈钢,铜热沉(22)外壁设有螺旋上升的导水槽(29),所述正极铜导线(27)和负极铜导线(28)与底板(26)的连接处均设有一个防水密封条(26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天飞机测试实验用圆箔式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块(25)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进水口(3)和出水口(4)底部贯穿所述底板(26),进水口(3)和出水口(4)顶部对应铜热沉(22)与外壳(21)之间形成的空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天飞机测试实验用圆箔式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葳王彬文秦强郝庆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