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搭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3355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搭载装置,属于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搭载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包括沿平面方向延伸的框架体;至少四个脚轮,设置在框架体的第一表面,包括:第一脚轮、第二脚轮、第三脚轮和第四脚轮,其中,第一脚轮和第二脚轮用于与碎石道床上轨道的第一边相接触,第三脚轮和第四脚轮用于与碎石道床上轨道的第二边相接触,四个脚轮中至少一个脚轮的轮轴上设置有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测距编码器;挂杆,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用于悬挂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天线体。该搭载装置可以稳定搭载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并行走在轨道上,从而使得碎石道床检测系统可以一边移动一边检测,提高检测的便利性和检测效率。利性和检测效率。利性和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搭载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铁路基础设施检测
,涉及一种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搭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普速铁路通常采用有砟轨道。有砟轨道是指轨下基础为石质散粒道床的轨道,通常也称为碎石道床轨道,具有弹性良好、价格低廉、更换与维修方便、吸噪特性好等优点。但相对无砟轨道而言,有砟轨道存在线路平面几何形状不易保持、养护维修工作量大等缺点。及时获知碎石道床的工作状态能够降低维修工作量。为此可以采用地质雷达获取碎石下的基础设施状态。地质雷达利用超高频电磁波探测地下介质分布,它的基本原理是:发射机通过发射天线发射脉冲电磁波讯号,当这一讯号在岩层中遇到探测目标时,会产生一个反射讯号,直达讯号和反射讯号通过接收天线输入到接收机,放大后由示波器显示出来,根据示波器有无反射讯号,可以判断有无被测目标;根据反射讯号到达滞后时间及目标物体平均反射波速,可以大致计算出探测目标的距离。地质雷达按照其天线耦合方式可以分为地耦雷达和空耦雷达,两者在应用场景上存在不同,地耦雷达在使用时需要与检测体的表面贴合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检测数据,而空耦雷达使用空气作为耦合介质,可以离开检测面一定距离,适合于快速检测表面凹凸不平的碎石道床轨道。
[0003]空耦型雷达检测系统的核心元件包括天线、主机、测距编码器。为确保有砟轨道检测数据的可靠性,雷达检测系统天线需具备稳定的载体,为确保检测数据能够与线路里程关联,载体需具有安装测距编码器的接口。
[0004]然而,如何为碎石道床中的空耦型雷达检测系统搭建装载装置,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搭载装置,以稳定搭载碎石道床检测系统,提高检测的便利性。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搭载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包括沿平面方向延伸的框架体;至少四个脚轮,设置在所述框架体的第一表面,包括:第一脚轮、第二脚轮、第三脚轮和第四脚轮,其中,所述第一脚轮和所述第二脚轮用于与碎石道床上轨道的第一边相接触,所述第三脚轮和所述第四脚轮用于与所述碎石道床上轨道的第二边相接触,所述四个脚轮中至少一个脚轮的轮轴上设置有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测距编码器;挂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用于悬挂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天线体。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至少两个抬高杆,所述抬高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框架体的第二表面连接,第二端部远离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所述挂杆与所述至少两个抬高杆相交设置,相交点位于各个抬高杆的中部或第二端部。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杆与所述至少两个抬高杆之间通过卡具连接。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围成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部分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异面相交的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挂杆的截面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抬高杆的截面形状相适配,或者,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挂杆的截面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抬高杆的截面形状相适配。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豁口缝,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豁口缝的两侧处形成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和所述第二悬臂通过紧固件锁紧。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至少两个管体,所述管体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体上,第二端位于所述框架体的第二表面一侧且远离所述第二表面设置;相应地,所述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搭载装置还包括扶手部件,所述扶手部件包括扶杆和设置在所述扶杆两端的插接杆,所述插接杆与所述扶杆之间呈夹角设置,且所述管体的第二端用于插接所述插接杆。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体包括:第一U型体、第二U型体、第三U型体、第四U型体和连接杆,第一U型体和第三U型体通过紧固部件连接,形成第一口字型结构,所述第二U型体和第四U型体通过紧固部件连接,形成第二口字型结构,所述第一口字型结构与所述第二口字型结构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脚轮包括第一板体、第五U型体、轮轴和轮体;第五U型体通过紧固件设置在第一板体的一侧表面,且第五U型体所在的平面与第一板体所在的平面相交,所述轮体套设在所述轮轴上,所述轮轴的两端设置在所述第五U型体的两臂上;相应地,在所述支撑框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一板体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轮体一侧的边缘突出设置;在不同轨道上相对设置的两个脚轮的轮体的突出部使得所述搭载装置适于卡在轨道上行驶。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体上搭载有第三板体,用于放置主机,所述主机与所述天线体连接。
[0016]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搭载装置,通过支撑框架上设置的至少四个脚轮行走在轨道上,并将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测距编码器设置脚轮的轮轴上以使得检测数据与线路历程相关联,并通过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挂杆悬挂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天线体,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搭载装置可以稳定搭载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并行走在轨道上,从而使得碎石道床检测系统可以一边移动一边检测,提高检测的便利性和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示出了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搭载装置在挂载天线状态下,沿轨道延伸方向看去的侧视图;
[0019]图2示出了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搭载装置在挂载天线状态下的俯视图;
[0020]图3A示出了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搭载装置在挂载天线状态下,垂直于轨道延伸方向看去的侧视图;
[0021]图3B示出了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搭载装置在未挂载天线状态下,垂直于轨道延伸方向看去的侧视图;
[0022]图4A示出了第一U型体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0023]图4B示出了第二U型体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0024]图5A示出了挂杆的第一部分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0025]图5B示出了挂杆的第二部分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0026]图6示出了脚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示出了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包括沿平面方向延伸的框架体;至少四个脚轮,设置在所述框架体的第一表面,包括:第一脚轮、第二脚轮、第三脚轮和第四脚轮,其中,所述第一脚轮和所述第二脚轮用于与碎石道床上轨道的第一边相接触,所述第三脚轮和所述第四脚轮用于与所述碎石道床上轨道的第二边相接触,所述四个脚轮中至少一个脚轮的轮轴上设置有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测距编码器;挂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用于悬挂碎石道床检测系统的天线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还包括:至少两个抬高杆,所述抬高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框架体的第二表面连接,第二端部远离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所述挂杆与所述至少两个抬高杆相交设置,相交点位于各个抬高杆的中部或第二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杆与所述至少两个抬高杆之间通过卡具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围成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部分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异面相交的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挂杆的截面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抬高杆的截面形状相适配,或者,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挂杆的截面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抬高杆的截面形状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豁口缝,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豁口缝的两侧处形成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石磊彭湛李耀南杨爱红冯乾宽刘恒柏江波贾飞宇齐法琳郑金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