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道线的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218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道线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毫米波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并对点云数据进行聚类,以获取聚类完成的聚类数据帧;根据多个聚类数据帧,获取至少一个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根据至少一个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确定至少一个车道中心线;根据至少一个车道中心线,获取检测区域的拟合车道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在仅覆盖毫米波雷达的交通场景中,实现了车道线位置的自动检测,避免了现场人工测绘导致的测量误差,提高了车道线位置的检测精度。提高了车道线位置的检测精度。提高了车道线位置的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道线的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道路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道线的检测方法、装置、路侧检测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路协同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毫米波雷达被广泛部署于路侧系统,用于对各种道路交通事件进行检测,而这其中对于车道线的位置检测,则是检测各种道路交通事件的基础。
[0003]现有技术中,在路侧系统中,通常是通过部署摄像头等视觉系统,并结合图像识别模型(例如,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模型),进行车道线的检测,或者基于对毫米波雷达的预先标定,使其与地图数据进行融合匹配后,获取车道线位置。
[0004]然而,在仅覆盖毫米波雷达的交通场景中,无法借助视觉系统进行车道线的识别,而对毫米波雷达预先进行的融合标定,标定过程极为繁琐,不但需要耗费较高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而且地图数据的准确性也会极大地影响车道线的检测结果,因此,在上述交通场景中,通常只能依靠人工方式,现场进行人工测量、绘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道线的检测方法、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道线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毫米波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并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聚类,以获取聚类完成的聚类数据帧;根据多个所述聚类数据帧,获取至少一个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确定至少一个车道中心线;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车道中心线,获取检测区域的拟合车道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个所述聚类数据帧,获取至少一个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包括:获取所述聚类数据帧中各个目标物体的聚类中心点,并根据各所述目标物体的聚类中心点,获取中心点数据帧;根据多个所述中心点数据帧,获取至少一个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确定至少一个车道中心线,还包括:将所述至少一个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进行分类,以获取分类完成的至少一个轨迹数据集;其中,所述轨迹数据集与车道一一匹配;对至少一个所述轨迹数据集中的运动轨迹进行拟合,以获取至少一个车道中心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至少一个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进行分类,以获取分类完成的至少一个轨迹数据集,包括:判断获取到的运动轨迹总数,是否等于第一数量阈值的整数倍;若是,则将所述至少一个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进行分类,以获取分类完成的至少一个轨迹数据集;在对至少一个所述轨迹数据集中的运动轨迹进行拟合,以获取至少一个车道中心线前,还包括:判断所述至少一个轨迹数据集中,是否存在目标轨迹数据集;其中,所述目标轨迹数据集中的运动轨迹数量小于第二数量阈值,所述第二数量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数量阈值;若是,则继续获取毫米波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并在获取到的运动轨迹总数等于第一数量阈值的整数倍时,再次判断所述至少一个轨迹数据集中,是否存在目标轨迹数据集,直至所述至少一个轨迹数据集中,不存在目标轨迹数据集为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车道中心线,获取检测区域的拟合车道线,包括:根据所述车道中心线上的中心点坐标,基于如下公式,获取检测区域中匹配的车道线上的边界点坐标: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清峰王帅康周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慧尔视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