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德义专利>正文

电机来电自动起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1714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在全压起动和降压起动电机控制装置中应用的电机来电自动起动控制电路,目的是克服全压起动和降压起动的电机来电自动起动控制电路中存在的可靠性差、结构复杂、成本高、维修难度大、且存在危害人身、设备安全故障隐患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电机来电自动起动控制电路一个单掷开关KK和一个接触器C1构成,单掷开关KK与接触器C1串联,一个单掷开关KK既是起动开关,也是停止开关,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本发明专利技术保持电机全压起动和降压起动的技术特性、功能、效果,且结构简单、动作安全可靠、便于维修。尤其适用于控制中小型电机起动、运行、停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来电自动起动控制电路,主要是在全压起动和降压起动电机控制装置中应用的电机来电自动起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普遍应用的异步电动机需要长时间不间断运行,而日常生产生活中,时常发生供电瞬间停电或者短时间停电的故障,恢复供电后,往往需要人工操作重新使电机设备运行起来。例如在石油采油行业,带动抽油机的电机工作在露天野外环境,井位地域分散,环境复杂,交通不便。在发生短时间停电后,恢复抽油设备重新正常运行,需要多名人员操作,奔赴多处地点,花费较长时间,尤其是在夜晚困难更大,甚至在很长的时间内无法全部恢复抽油设备正常运行。特别是瞬间停电或者故障停电等短时间停电恢复供电后,对一些无人值守的电机设备,需要电机能够来电自动起动,及时恢复设备正常运行,否则,往往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目前,在电机起动控制装置中具有来电自动起动的功能,如有采用来电自动起动电机元器件的,有改进电机保护器的,有采用电子技术的等等,设计和制造来电自动起动电机控制装置,在全压起动和降压起动电机控制装置中使用这些来电自动起动电机控制装置。在现有异步电动机起动控制装置中,多数采用由常闭触点停止按钮、常开触点起动按钮、接触器和接触器触点等元件构成的起动电路。起动、停止按钮为二个按钮,分别动作和操作控制,由并联在常开触点起动按钮上的接触器触点提供电流通路,接触器线圈吸合自保持。上述控制元件是否动作、接触不良或机械故障等,都会造成全压起动和降压起动的电机起动控制装置的不动作。在现有的控制装置中的电机来电自动起动电路,采用电子电路监视供电状态和恢复供电自动起动电机的电路,必须设置有直流电源、充电电路、充电电池等提供工作电源,或者以加大电容延时实现监视,并提供来电自动起动的工作电源。电子元件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动作可靠性差,维修困难和维修工作量大,使用寿命短。因此,目前已有技术中的电机来电自动起动控制电路,或者在全压起动和降压起动电机控制装置中使用的来电自动起动电机控制电路,品种繁多,电路设计复杂,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缺欠,可靠性差、结构复杂、维修难度大、成本高,操作繁琐,且存在危害人身、设备安全故障隐患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给出一种电机来电自动起动控制电路,克服现有的来电自动起动电机控制装置中存在的缺欠,对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全压起动和降压起动电机控制装置的停止电机运行,只要恢复供电就自动起动电机。本专利技术给出的电机来电自动起动控制电路,克服已有技术中存在危害人身、设备安全故障隐患等缺点;克服成本高,兼容差,故障率高,动作不可靠,维修困难等缺点;克服电子元件受环境影响,动作不可靠,维修难度大等缺点;克服需要直流电源、充电电池,且其使用寿命短,维护量大等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电机来电自动起动控制电路,由一个单掷开关KK和一个接触器C1构成,单掷开关KK的一端与电源VA相连接,单掷开关KK的另一端与接触器C1的一端相连接,单掷开关KK与接触器C1串联,接触器C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B,接触器C1触点C1-1连接电源控制电机,一个单掷开关KK既是起动开关,也是停止开关,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在于以下几点第一,由于采用一个单掷开关和接触器相串联,接触器触点作为控制电机与电源的接通,单掷开关既是起动开关,也是停止开关,完全实现了由一个单掷开关控制电机的起动,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第二,由于采用一个单掷开关,提高了全压起动和降压起动的电机起动控制电路动作可靠性,单掷开关提供电流通路,接触器线圈吸合自保持,不受接触不良故障的影响,减少了接触故障因素,且容易判断是否是接触故障因素。第三,由于采用一个单掷开关,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由常开触点起动按钮、常闭触点停止按钮控制、接触器及触点等多器件动作,控制环节少、动作接触点少、控制方式简便,克服了繁琐控制和操作不简便的问题。第四,由于采用接触器与接触器触点所形成连接电路相并联,解决起动和停止按钮接触不良和机械故障所带来的问题,接触器线圈吸合自保持不再使用接触器触点。第五,采用一个单掷开关、接触器控制,能够很清楚地显示出,是供电电源故障停电,造成了电机停止运行,还是人工操作全压起动和降压起动电机控制装置,造成了电机停止运行。当供电电源故障停电,造成了电机停止运行,恢复供电时电机自动起动运行;当人工操作造成了电机停止运行,电机不会再动作,消除事故隐患,提高了安全可靠性。第六,单掷开关闭合,保持常闭状态提供电流通路,接触器线圈吸合自保持的技术特点,不受接触器触点接触不良故障的影响,动作可靠。第七,解决来电自动起动电机装置中监视供电状态、恢复供电自动控制,需用直流电源、充电电池及电池组等问题,不用直流电源、充电电池等仍然实现了电机来电自动起动。第八,由一个单掷开关、接触器、继电器触点相串联,继电器接于电源两端,这样的技术特点,保证了在瞬间停电或短时间的故障停电之后,恢复供电时,经过继电器延时、提供报警提示后,电机自动起动运行。第九,电机来电自动起动控制电路的设计,结合全压起动和降压起动控制电路,成为一体,构成来电自动全压起动和降压起动电机的控制电路。因此,该电机自动起动控制电路,保持电机全压起动和降压起动的技术特性、功能、效果,且电路结构设计简单、动作安全可靠、操作简便、便于维修。尤其适用于控制中小型电机起动、运行、停止。四附图说明图1是电机来电自动起动控制电路。图2是带有继电器的电机来电自动起动控制电路。图3是起动电流大的电机来电自动起动控制电路。图4是带有继电器的起动电流大的电机来电自动起动控制电路。图5是带有Y-Δ转换的降压起动的电机来电自动起动电路。图6是带有继电器的Y-Δ转换的降压起动的电机来电自动起动电路。图中,RD为熔断器,VA、VB、VC为三相电源,KK为单掷开关,C1为接触器,BH为继电器,C2为接触器,C1-1为接触器C1触点,BH-1为继电器BH触点,C2-1为接触器C2触点,HK为触点开关,D为电机,SC为Δ型运行接触器,SC-1、SC-2、SC-3为接触器SC触点,AC为电源控制接触器,AC-1、AC-2、AC-3为接触器AC触点、YC为Y型运行接触器,YC-1、YC-2、YC-3为接触器YC触点。五、具体实施方法结合说明书附图列举出下述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电机来电自动起动控制电路。电机来电自动起动控制电路由一个单掷开关KK和一个接触器C1构成,单掷开关KK的一端与电源VA相连接,单掷开关KK的另一端与接触器C1的一端相连接,单掷开关KK与接触器C1串联,接触器C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B,接触器C1触点C1-1连接电源控制电机,一个单掷开关KK既是起动开关,也是停止开关,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工作原理和过程当起动时,人工将单掷开关KK闭合,接触器C1线圈通电吸合自保持,接触器C1触点C1-1闭合,电机接通电源起动运行,完成人工起动。断开时,人工将单掷开关KK断开,接触器C1断电,接触器C1触点C1-1断开,电机断开电源停止运行,完成人工停止。当电机运行中遇见电源短时间停电时,单掷开关KK闭合,接触器C1断电,接触器C1触点C1-1断开,电机断开电源停止运行。恢复供电后,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电机来电自动起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由一个单掷开关KK和一个接触器C1构成,单掷开关KK的一端与电源VA相连接,单掷开关KK的另一端与接触器C1的一端相连接,单掷开关KK与接触器C1串联,接触器C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B,接触器C1的触点C1-1连接电源控制电机,一个单掷开关KK既是起动开关,也是停止开关,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德义
申请(专利权)人:冯德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