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德义专利>正文

双Y-Δ多功能电机起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8931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机起动装置,双Y-△多功能电机起动器,由电源断相保护电路、双Y-△电路、过载保护电路组成,该起动器具有电源断相保护、过载保护控制电机Y直接起动运行、降压Y-△运行、运行中改变Y与△接线方式等多种功能。(*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电机起动装置,双Y-△多功能电机起动器。目前已有的电机Y-△起动器,有简易型和复杂型两种。简易型采用延时元件控制Y与△转换,控制电机起动减少电流,功能单一;复杂型采用延时元件和电流检测装置,控制Y与△转换。这两种起动器都存在,因某种振动波涉及到延时元件或电流检测装置时,在从Y转换为△时,易产生短路烧毁起动器,或因固定起动时间,存在电压低、负载重起动困难等问题;另外现有起动器均为起动装置和断相保护器装置分设。电源断相保护装置是电流参数平衡、负序电压等技术方案构成断相信号检测、处理系统,通过磁环或铁芯线圈从电路中,检测断相信号输入到处理系统电路,完成电源断相保护,采用小型继电器执行保护动作,其触点承受电压低,易击穿,动作不可靠,断相保护失灵损坏电机、易损坏、可靠性差,电路结构复杂维修困难;另外由于采用外配置电源断相保护器,安装使用不方便,不易推广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Y与△双向相互转换、断相、过载保护功能的Y-△多功能电机起动器,克服已有电机Y-△起动器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该双Y-△多功能电机起动器是由电源断相保护电路,双Y-△电路,过载保护电路组成;断相保护电路为搭桥式电源断相保护电路,由断相保护继电器ZD1,其常开触点ZD1、ZD2和常闭触点ZD3构成自搭桥式电路,与中间继电器或接触器的常闭触点ZC4构成它搭桥式电源断相保护电路;双Y-△电路,是由Y接线接触器YC、△接线接触器SC、中间继电器ZC及相应触点、停止按钮TA、起动按钮QA、转换开关HK、转换保护器XK1、XK2构成;在双Y-△电路中设有过载保护电路,过载保护电路是由执行继电器DC、投入继电器DQ、电流检测继电器DL及相应的触点、投入按钮SA、电流互感器ILH构成。通过断相继电器的常闭触点ZD3、常开触点ZD2和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ZC4,将搭桥式电源断相保护电路和双Y-△电路相连;继电器ZD为断相监视,常开触点ZD2做断相保护动作控制,双Y-△电路兼执行切断电源,由同一按钮QA控制完成断相保护进入断相监视后、电机Y起动、经延时、转入△运行;停止按钮TA控制全部工作状态。全部起动器电路安装在箱壳M内。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比,该专利技术采用逻辑电路“与门”开关,控制Y与△相互制约转换。由搭桥式电源断相保护电路、双Y-△电路、过载保护电路组成双Y-△多功能电机起动器电路。具有电源断相保护、过载保护控制电机Y直接起动运行、降压Y-△运行、运行中改变Y与△接线方式等多种功能;搭桥式电源断相保护电路,可以设计结合在各种电机起动器电路中,满足各种需要。确保电机起动时间灵活、方便、操作简便、动作安全可靠,电路结构简单,便于维修、成本低,具备普及推广应用。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路原理图。附图2为本技术起动器箱壳外观结构示意图。VAVBVC三相电源、TA停止按钮、QA起动按钮、HK转换开关、SA投入按钮、ZD断相保护继电器、ZD1、ZD2常开触点、ZD3常闭触点、YC Y接线接触器、YC1YC3常闭触点、YC2YC4常开触点、XK1转换保护器、SC△接线接触器、SC1SC3常闭触点、SC2SC4常开触点、XK2转换保护器、ZC中间继电器、ZC1ZC2ZC3常开触点、ZC4常闭触点、DQ投入继电器、DQ1DQ2常开触点、DC执行继电器、DC2DC3常开触点、DC1常闭触点、DL电流检测继电器、DL1常开触点、ILH电流互感器、V电压表、A电流表、1正门、2仪器门、4侧面板、M起动器箱壳、3仪器安装板。实现本技术最佳方案如图所示,断相保护电路中,常开触点ZD1接停止按钮TA、停止按钮另一端接电源VA,ZD1另一端接断相保护继电器ZD线圈一端,ZD线圈另一端接电源VB,常闭触点ZC4一端接继电器ZD,ZD4另一端接常闭触点ZD3,ZD3另一端接起动按钮QA,常开触点ZD2一端接电源VC,另一端接双Y-△电路。双Y-△电路中,起动按钮QA一端接停止按钮TA,另一端和接触器YC线圈一端相连,YC线圈另一端接转换保护器XK1,XK1另一端接常闭触点SC1,SC1另一端接常开触点ZD2,ZD2同时与常闭触点 YC1和常开触点SC2、YC2、ZC1、DQ2、DC3相连,ZD2另一端接电源VC,常闭触点YC3一端接XK1,另一端接常闭触点SC1。常开触点ZC2一端接停止按钮TA,ZC2另一端常闭触点DC1,DC1另端接转换开关HK,静触点Y接接触器YC线圈一端,静触点△和接触器SC线圈一端相连,常开触点DC2一端接常开触点ZC2,另一端和接触器SC线圈一端相连,SC线圈另一端接转换保护器XK2,XK2接常开触点ZC3,ZC3另一端接常闭触点YC1,YC1另一端接ZD2,常开触点SC2一端和接触器SC线圈一端相连,另一端接常开触点ZD2;中间继电器ZC线圈一端接停止按钮TA,ZC线圈另一端接常开触点YC2,YC2另一端接ZD2,另外常开触点ZC1并联在常开触点YC2两端。双Y-△电路中的过载保护电路为电流互感器ILH初级串联在负载回路中,次级线圈两端并联有电流检测DL继电器线圈。投入按钮SA一端接转换开关HK静触点Y,另一端接投入继电器DQ线圈一端,DQ线圈另一端接常闭触点SC1,投入按钮SA两端并有常开触点DQ1。执行继电器DC线圈一端接常开触点DL1,DL1另一端接常开触点DQ2,DQ2另一端接常开触点ZD2,常开触点DC3一端接继电器DC线圈一端,另一端接常开触点ZD2。起动器箱壳M为正面开门,侧面设有仪器门2,仪器门内设置仪器安装板3,安装板上装有起动按钮QA、停止按钮TA、转换开关HK,正门箱壳内安装起动器电器元件。由于控制按钮和机械手柄均设在箱壳的侧面,操作人员可右手操作机械控制手柄,左手同时操作电气控制按钮、观察仪器,消除了电弧烧伤操作人员的事故,同时又减少了人员。工作原理双Y-△多功能电机起动器电路原理图,如附图1所示,当转换开关HK动触点置于△位置时,起动按钮QA控制电机Y接线接触器YC持续通电吸合,电机延时起动运行;按钮QA复位,延时起动结束,接触器YC断电释放后,△接线接触器SC通电吸合自保持,电机接线由Y转换为△,完成控制电机Y-△运行,为确保Y与△转换动作程序可靠,在接触器YC和接触器SC回路,分别设有常闭触点与转换保护双向三极闸流管构成的“与门”开关电路,规定常闭触点闭合为一个条件,常闭触点接通良好转换保护器XK导通,使Y与△转换接触器动作绝对可靠。如在接触器YC回路,设有转换保护器XK1与接触器SC的常闭触点SC1、SC3,构成“与门”开关电路,受接触器SC控制;同样在接触器SC回路,设有转换保护器XK2与接触器YC的常闭触点YC1、YC3,构成“与门”开关电路,受接触器YC控制。这种保护电路,保证只有一个接触器动作,或一个接触器断电释放后,另一个接触器动作。工作过程,起动按钮QA兼延时作用,控制接触器YC通电持续时间,便于灵活确定起动时间,控制电机起动、延时、转入运行、断相保护进入断相监视4种功能,完成搭桥式电源断相保护、双Y-△、转换3个电路控制。转换开关HK具有选择电机起动方式兼控制Y与△双向转换。降压Y-△起动运行,转换开关HK动触点置于△位置,按下起动按钮Q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Y-△多功能电机起动器,由电源断相保护电路、双Y-△电路、过载保护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断相保护电路为搭桥式电源断相保护电路,由断相保护继电器ZD、其常开触点ZD↓[1]、ZD↓[2]、常闭触点ZD↓[3]构成自搭桥式电路,与中间继电器或接触器的常闭触点ZC↓[4]构成它搭桥式电路;双Y-△电路,是由Y接线接触器YC、△接线接触器SC、中间继电器ZC及相应触点、停止按钮TA、起动按钮QA、转换开关HK、转换保护器XK↓[1]、XK↓[2]构成;过载保护电路设在双Y-△电路中,由执行继电器DC、投入继电器DQ、电流检测继电器DL及相应的触点、投入按扭SA、电流互感器1LH构成。断相继电器的常闭触点ZD↓[3]、常开触点ZD↓[2]和中间继电器的常闭触点ZC↓[4],将搭桥式电源断相保护电路和双Y-△电路连接,继电器ZD为断相监视,常开触点ZD↓[2]为断相保护动作控制,双Y-△电路兼执行切断电源,按钮QA控制断相保护继电器ZD、Y接线接触器YC、△接线接触器SC、中间继电器ZC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德义
申请(专利权)人:冯德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