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臭抗菌微皱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102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臭抗菌微皱面料,涉及纺织技术领域,该面料为复合结构,设有多种功能面料层,包括弹性面料层、抗菌面料层、吸汗层及亲肤层,所述弹性面料层底部与抗菌面料层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抗菌面料层底部与吸汗层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吸汗层底部与亲肤层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面料层通过经线和纬线相互交错压制混纺而成,该防臭抗菌微皱面料,通过棉线纤维经线和锦纶纬线的表面依次交错互相压制在面料中形成一道弹性极强的弹性层,高支高密的微皱面料,抗拉伸强度更好,再经过抗菌面料层、吸汗层及亲肤层的配合,提高面料的抗菌除臭性能,且提高面料对人体汗液的吸收性能,提高穿戴的舒适性。高穿戴的舒适性。高穿戴的舒适性。

A kind of odor proof and antibacterial micro wrinkle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臭抗菌微皱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防臭抗菌微皱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0003]目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人们对相应的服饰用纺织面料的质量和档次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但是现有的面料抗拉扯能力较差,被拉扯后容易变形,且面料内部缺少抗菌能力,穿戴时,内部容易滋生细菌,容易影响人体健康,且人体排出的汗液容易在面料内部产生异味,尤其是亲肤的运动型面料,既需要贴合皮肤,有良好的弹性,更需要吸湿排汗,抗菌防臭,因此,提出一种防臭抗菌微皱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臭抗菌微皱面料,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臭抗菌微皱面料,包括弹性面料层、抗菌面料层、吸汗层及亲肤层,所述弹性面料层底部与抗菌面料层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抗菌面料层底部与吸汗层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吸汗层底部与亲肤层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面料层通过经线和纬线相互交错压制混纺而成。
[0008]优选的,所述经线为棉纱纤维制成,所述纬线为锦纶材质制成。
[0009]优选的,所述弹性面料层的经密为大于等于根200/英寸,纬密大于等于根120/英寸。
>[0010]优选的,所述抗菌面料层为抗菌尼龙纤维交织编织制成,所述抗菌面料层的厚度为0.06mm

0.08mm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吸汗层采用竹纤维面料制成。
[0012]优选的,所述亲肤层采用纯棉材质制成。
[0013]优选的,所述弹性面料层、抗菌面料层、吸汗层及亲肤层相互之间采用无缝针织技术相互固定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弹性面料层、抗菌面料层、吸汗层及亲肤层相互之间采用粘胶粘接复合而成。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臭抗菌微皱面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7]1该防臭抗菌微皱面料,通过棉线纤维经线和锦纶纬线的表面依次交错互相压制在面料中形成一道弹性极强的弹性层,形成高支高密的微皱面料,抗拉伸强度更好。
[0018]2该防臭抗菌微皱面料,通过设有的抗菌面料层、吸汗层及亲肤层的相互配合,便于提高面料的抗菌除臭性能,且提高面料对人体汗液的吸收性能,且通过外表的弹性面料层能够提高面料的抗拉扯性能,能够对面料内部进行保护,通过设有的亲肤层能够提高人们穿戴的舒适性,便于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2为本技术弹性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透气层和防水层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弹性面料层;11、经线;12、纬线;2、抗菌面料层;3、吸汗层;4、亲肤层;5、透气层;6、防水层;61、防水面料本体;62、梯形凸条;63、透水孔;64、导流孔;65、反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人们对相应的服饰用纺织面料的质量和档次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但是现有的面料抗拉扯能力较差,被拉扯后容易变形,且面料内部缺少抗菌能力,穿戴时,内部容易滋生细菌,容易影响人体健康,且人体排出的汗液容易在面料内部产生异味,尤其是亲肤的运动型面料,如适合跑步爱好者的面料,既需要贴合皮肤,有良好的弹性,对肌肉起到包裹支撑作用,更需要吸湿排汗,抗菌防臭。
[00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臭抗菌微皱面料,如图1

3所示,包括弹性面料层1、抗菌面料层2、吸汗层3及亲肤层4,弹性面料层1底部与抗菌面料层2顶部固定连接,抗菌面料层2底部与吸汗层3顶部固定连接,吸汗层3底部与亲肤层4顶部固定连接,弹性面料层1通过经线11和纬线12相互交错压制混纺而成。
[0025]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经线11为棉纱纤维制成,纬线12为锦纶材质制成,经向:棉纱线支数≧80S,纬向:40D锦纶,经密≧200根/英寸,纬密≧120根/英寸,平纹组织,经线11和纬线12均经过鞣制,通过棉线纤维经线11和锦纶纬线12的表面依次交错互相压制在面料中形成一道弹性极强的弹性层,高支高密的微皱面料,抗拉伸强度更好。
[0026]抗菌纤维是一种功能性纤维,对抗甲氧苯青霉素的黄色葡萄菌等,具有抗菌杀菌功能,可以防感染和传染。抗菌纤维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能够抵抗细菌在衣物上的附着,从而使人远离病菌的侵扰,其可广泛用于家纺用品、内衣、运动衫等,特别是老年、孕产妇及婴幼儿服装。抗菌面料层2由抗菌尼龙纤维交织编织制成,抗菌层的厚度为0.06mm

0.08mm设置,抗菌面料层2使得面料具有抗菌抑菌的效果,增加了面料的功能性,吸汗层3采用竹纤维面料制成,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继棉、麻、毛、丝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原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亲肤层4采用纯棉材质制成,纯棉织物是以棉花为原料,通过织机,由经纬纱纵横沉浮相互交织而成的纺织品,目前按照实际加工的棉花来源又区分为原生棉织物和再生棉织物,本色白布:普通布面、细布、粗布、帆布、斜纹坯布、原色布,色布:有硫化蓝布、硫化墨布、士林蓝布、士林灰布、色府绸、各色卡叽、各色华呢,花布:是印染上各种各样颜色和图案的布,如:平纹印花布、印花斜纹布、印花哔叽、
印花直贡,色织布:它是把纱或线先经过染色,后在机器上织成的布如条格布、被单布、绒布、线呢、装饰布等。
[0027]进一步的,弹性面料层1、抗菌面料层2、吸汗层3及亲肤层4相互之间可采用无缝针织技术相互固定连接。
[0028]进一步的,弹性面料层1、抗菌面料层2、吸汗层3及亲肤层4相互之间也可采用粘胶粘接复合而成。
[0029]其他:在弹性面料层1外还可以加设透气层5,透气层5为加设防水层6,防水层6包括防水面料本体61,防水面料本体61的上表面间隔布置有纵向布置的梯形凸条62,梯形凸条62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透水孔63,透水孔63的上端连通空气,透水孔63的下端连通上防水面料本体61,防水面料本体61内设置有纵向的疏水导流孔64,相邻两个梯形凸条62之间的防水面料本体61的上表面设置有纵向布置的反光条65,雨水等大颗粒水珠打在防水层6,水流进入在梯形凸条62之间的透水孔63内,进入纵向疏水导流孔64由上外下流出,以防进入体内,进而起到防水效果,同时,反光条65在光照情况下,有反射光源,起到有警示的作用,增加穿戴者安全性。
[0030]工作原理:该防臭抗菌微皱面料,采用复合结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臭抗菌微皱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面料层(1)、抗菌面料层(2)、吸汗层(3)及亲肤层(4),所述弹性面料层(1)底部与抗菌面料层(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抗菌面料层(2)底部与吸汗层(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吸汗层(3)底部与亲肤层(4)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性面料层(1)通过经线(11)和纬线(12)相互交错压制混纺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臭抗菌微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11)为棉纱纤维制成,所述纬线(12)为锦纶材质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臭抗菌微皱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面料层(1)的经密为大于等于200根/英寸,纬密大于等于120根/英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臭抗菌微皱面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平李琪冯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绍兴柯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