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092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11
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制动系统中,抑制到检测到异常为止的制动力不足。在本车辆用制动系统中,在检测为第一制动力控制机构处于有异常状态的嫌疑的疑似异常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制动力控制机构施加制动力。其结果是,与在检测为第一制动力控制机构是异常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制动力控制机构施加制动力的情况相比较,能抑制制动力不足。能抑制制动力不足。能抑制制动力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制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向车辆赋予制动力的车辆用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液压制动系统中,在实际的液压相对于目标液压的偏离量为设定量以上的情况下检测为是异常。在本液压制动系统中,在目标液压处于变化状态的情况下,设定量大,在目标液压处于保持状态的情况下,设定量逐渐减小。由此,即使在工作液的温度低的情况下,也能适当地检测是否是异常。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

043283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在车辆用制动系统中,抑制到检测到异常为止的制动力不足。
[0008]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效果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制动系统中,在检测为第一制动力控制机构处于有异常状态的嫌疑的疑似异常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制动力控制机构施加制动力。其结果是,与在检测为第一制动力控制机构是异常状态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制动力控制机构施加制动力的情况相比较,能抑制制动力不足。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概念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制动系统的图。
[0011]图2是上述车辆用制动系统的液压制动机构的回路图。
[0012]图3是表示存储于上述车辆用制动系统的制动ECU的存储部的制动力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0013]图4是表示上述制动力控制程序的一部分的流程图。
[0014]图5是概念性地表示在上述车辆用制动系统是正常的情况下进行的再生协调控制的状态的图。
[0015]图6是概念性地表示在上述车辆用制动系统中下游侧液压控制机构从疑似异常状态转变为异常状态的情况下的再生协调控制的状态的图。
[0016]图7是概念性地表示在上述车辆用制动系统中下游侧液压控制机构从疑似异常状态转变为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的再生协调控制的状态的图。
[0017]图8是概念性地表示在上述车辆用制动系统中的异常判定阈值、疑似异常判定阈值的图。
[0018]图9是表示上述制动力控制程序的一部分的另一流程图。
[0019]图10是表示上述制动力控制程序的一部分的又一流程图。
[0020]图11是概念性地表示在以往的车辆用制动系统中判定为下游侧液压控制机构是异常状态的情况下的再生协调控制的状态的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28:主电池,30:再生制动机构,32:液压制动机构,33:下游侧液压控制机构,34:上游侧液压控制机构,35:副电池,36、38:轮缸,44:背面室,45:调节器(regulator),48:背面液压控制装置,94:增压控制阀,96:减压控制阀,150:滑移控制阀装置,158:泵装置,160:液压控制阀,200:制动ECU,210:主缸压力传感器,212:轮缸压力传感器,218:周边信息获取装置,220、222:电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制动系统详细地进行说明。本车辆用制动系统搭载于驱动源包括电动马达并且能在手动驾驶状态与自动驾驶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车辆,但不限于此。
[0024][实施例][0025]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搭载有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制动系统的车辆的一个例子。本车辆是包括左右前轮8FL、8FR、左右后轮10RL、10RR的混合动力车HEV(Hybrid Electric Vehicle),左右前轮8FL、8FR是驱动轮。本车辆的驱动系统包括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12和电动马达13、主要作为发电装置发挥功能的发电机14、动力分配机构16等。
[0026]动力分配机构16将发动机12的旋转分配为发电机14的旋转和动力分配机构16的输出轴的旋转,在动力分配机构16的输出轴设有作为减速器发挥功能的减速机构20。在减速机构20连接有电动马达13,减速机构20的输出轴经由差动装置22、驱动轴24L、24R连接于左右前轮8FL、8FR。左右前轮8FL、8FR由发动机12和电动马达13中的至少一方驱动旋转。发电机14、电动马达13分别经由逆变器(inverter)26G、26M连接于主电池28。作为电源的主电池28向电动马达13等供给电能,另一方面,在电动马达13、发电机14中得到的电能蓄存于主电池28。发电机14、电动马达13的工作分别通过逆变器26M、26G的控制来控制。
[0027]本实施例的车辆用制动系统包括:(i)再生制动机构30,向作为驱动轮的左右前轮8FL、8FR的每一个赋予再生制动力;以及(ii)液压制动机构32,向前后左右的四个轮8FL、8FR、10RL、10RR分别赋予作为摩擦制动力的液压制动力,液压制动机构32包括(a)作为第一制动力控制机构、第一液压控制机构的下游侧液压控制机构33、(b)作为第二制动力控制机构、第二液压控制机构的上游侧液压控制机构34、(c)具备分别设于左右前轮8FL、8FR的轮缸36FL、36FR的作为摩擦制动器的液压制动器(37FL、37FR)、(d)具备分别设于左右后轮10RL、10RR的轮缸38RL、38RR的作为摩擦制动器的液压制动器(31RL、31RR)等。
[0028]再生制动机构30包括上述的电动马达13、逆变器26M、主电池28等。再生制动机构30通过电动马达13的再生制动向左右前轮8FL、8FR赋予再生制动力,并且能控制再生制动力。通过电动马达13的再生制动而产生的电能经由逆变器26M被供给至主电池28并被蓄存。通过逆变器26M的控制来控制电动马达13,从而控制赋予给左右前轮8FL、8FR的再生制动力。
[0029]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关于轮缸等,在无需对车轮位置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等,有时
省略表示车轮位置的FL、FR、RL、RR、F、R。
[0030]此外,蓄存于主电池28的电力在电压被降下后被供给至作为电源的副电池35并被蓄存,并且降下后的电压的电力经由电力供给线28L被供给至下游侧液压控制机构33。此外,副电池35的电力经由电力供给线35L被供给至上游侧液压控制机构34。如此,在本实施例中,电力从相互不同的电源28、35被供给至上游侧液压控制机构34和下游侧液压控制机构33。
[0031]如图2所示,上游侧液压控制机构34包括:(a)主缸43,具备与作为由驾驶员操作的制动操作构件的制动踏板39联结的输入活塞40和两个加压活塞41、42;以及(b)背面液压控制装置48,具备与设于主缸43的加压活塞41的后方的背面室44连接的调节器45等,通过背面液压控制装置48控制背面室44的液压,从而控制加压活塞41、42的前方的加压室46、47的液压。
[0032]在主缸43中,加压活塞41、42、输入活塞40相互串联地、液密且能滑动地嵌合于壳体50,在加压室46、47分别经由液体通路54、56连接有左右前轮8的液压制动器37的轮缸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制动系统,包括:第一制动力控制机构,能控制作为施加给车辆的制动力的第一制动力;第二制动力控制机构,能控制与所述第一制动力不同的第二制动力,并且所述第二制动力控制机构与所述第一制动力控制机构不同;异常状态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一制动力控制机构是否是异常状态;以及控制装置,在通过所述异常状态检测装置未检测为所述第一制动力控制机构是异常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制动力控制机构,由此控制所述第一制动力,在通过所述异常状态检测装置检测为所述第一制动力控制机构处于异常状态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制动力控制机构的停止状态下,控制所述第二制动力控制机构,由此控制所述第二制动力,其中,该车辆用制动系统包括疑似异常状态检测装置,该疑似异常状态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第一制动力控制机构是否处于有是所述异常状态的嫌疑的疑似异常状态,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疑似异常状态控制部,该疑似异常状态控制部在通过所述疑似异常状态检测装置检测为所述第一制动力控制机构是所述疑似异常状态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制动力控制机构的工作状态下,控制所述第二制动力控制机构,由此控制所述第二制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制动系统,其中,所述异常状态检测装置在所述第一制动力小于异常判定阈值的情况下,检测为所述第一制动力控制机构是异常状态,所述疑似异常状态检测装置在所述第一制动力为所述异常判定阈值以上但小于比所述异常判定阈值大的疑似异常判定阈值的情况下,检测为所述第一制动力控制机构是疑似异常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制动系统,其中,所述异常状态检测装置在从电源向所述第一制动力控制机构的驱动源的供给电压低于异常判定电压的情况下,检测为所述第一制动力控制机构是异常状态,所述疑似异常状态检测装置在从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一制动力控制机构的驱动源的供给电压为所述异常判定电压以上但低于比所述异常判定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野隆宏神谷雄介小林达史古谷慎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德克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