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土池放养沙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0872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土池放养沙蚕方法,包括:隔离网铺设、增氧系统铺设、饵料台搭建及养殖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隔离网将沙蚕和对虾分隔开,避免对虾捕食沙蚕及破坏沙蚕巢穴等不良影响;通过铺设底增氧系统在保证沙蚕和对虾供氧的同时,也能及时将对虾粪便冲入隔离网下作为沙蚕饵料,避免虾粪对养殖环境和对虾的不良影响;通过搭建饵料台避免残饵或饲料落入隔离网下无法被对虾摄食,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增收沙蚕,还能有效清除对虾粪便,提高对虾产量。对虾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土池放养沙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土池放养沙蚕方法,属于水产养殖


技术介绍

[0002]沙蚕营海洋底栖穴居,俗称海蚯蚓,主要以底泥中的有机质为食,素有“底质清洁工”的美称。另外沙蚕营养丰富,具有强烈的诱食作用,又素有“万能饵料”之称,是肉食性鱼虾蟹类的优质生物活饵料,可提高鱼虾蟹类的成活率和生长率。因此在海水养殖虾池中混养沙蚕不仅可有效清除残饵和虾粪,改善养殖环境,而且可为虾类提供优质生物活饵料,提高虾类的成活率和生长率。
[0003]但长期以来在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养殖土池中无法成功放养沙蚕,因为高密度的对虾不仅会大量捕食沙蚕,还会破坏沙蚕巢穴,使放养的沙蚕难以生存。近年来南美白对虾温棚土池养殖发展非常迅速,正成为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养殖的主流模式。虽然这种高密度养殖模式给养殖户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也给周边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土池放养沙蚕方法,以降低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养殖的环境污染,而且还能收获沙蚕,增加养殖的综合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能在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土池中放养沙蚕,以降低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养殖的环境污染,而且还能收获沙蚕,增加养殖的综合经济效益。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研发了一种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土池放养沙蚕方法,包括:隔离网铺设,增氧系统铺设,饵料台搭建及养殖管理。
[0005]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网铺设具体方法为:翻耕耙平虾池底泥后,在距离虾池底部2~4cm铺设孔径2~3mm的聚乙烯网,网下用平行的龙骨支撑,平行龙骨间距以能使隔离网绷紧为宜,将隔离网绷紧后固定于龙骨上,隔离网边沿紧贴底泥用砖头或预制水泥条压实。
[0006]进一步地,所述增氧系统铺设具体方法为:将微孔增氧管管柱圆周的2/3 (240
°
)用防水涂料涂抹堵塞微孔,将未堵塞微孔的1/3(120
°
)向下放置于隔离网上,微孔增氧管垂直于平行龙骨并固定其上;微孔增氧管的铺设间距以两相邻微孔增氧管喷出的气流在隔离网上相接但不重叠为宜;每根微孔增氧管中间通过三通和聚乙烯软管连接变频罗茨鼓风增氧泵。
[0007]进一步地,所述饵料台搭建具体方法为:用孔径0.2~0.3mm的筛绢制成高 5cm、宽1m、长2~3m的矩形框,若干个饵料台串联排放在隔离网上,饵料台全长与养殖池等长。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养殖管理具体方法为:在完成上述设施,并灌入海水、消毒、肥水,待水体微藻繁殖后,投放沙蚕5刚节幼虫1000~1500只/m2,3~5h 后再投放体长1.5cm以上虾苗100~120尾/m2;每天根据水体溶氧适当开动增氧机使底层水溶氧不低于5mg/L;每4h投饵1次于饵料台上,每次投饵前1h停止增氧10~20min,便于虾粪下沉,然后增氧并调
高增氧泵功率5~10min,以利于将长条形虾粪冲入隔离网下;每周清洗消毒饵料台筛绢网1~2次;每周使用益生菌微生态制剂1次;两造虾间期,排干池水,每日早晚2次投喂沙蚕饲料,并喷水保持底泥湿润。
[000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0]本专利技术利用隔离网将沙蚕和对虾分隔开,避免对虾捕食沙蚕及破坏沙蚕巢穴等不良影响;通过铺设底增氧系统在保证沙蚕和对虾供氧的同时,也能及时将对虾粪便冲入隔离网下作为沙蚕饵料,避免虾粪对养殖环境和对虾的不良影响;通过搭建饵料台避免残饵或饲料落入隔离网下无法被对虾摄食。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增收沙蚕,还能有效清除对虾粪便,提高对虾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并结合具体对照例以凸显比较本专利技术的突出优势:
[0013]实施例1:
[0014]2020年4月1日,翻耕耙平3口规格55m
×
8m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小棚的底泥后,在距离虾池底部2cm铺设孔径2mm的聚乙烯网,网下用平行的龙骨支撑,平行龙骨间距5m,将隔离网绷紧固定于龙骨上,隔离网边沿紧贴底泥用砖块压实。
[0015]将微孔增氧管管柱圆周的2/3(240
°
)用防水涂料涂抹堵塞微孔,将未堵塞微孔的1/3(120
°
)向下放置于隔离网上,微孔增氧管垂直于平行龙骨并固定其上;微孔增氧管铺设间距0.5m;每根微孔增氧管中间通过三通和聚乙烯软管连接变频罗茨鼓风增氧泵。
[0016]用孔径0.3mm的筛绢制成高5cm、宽1m、长2.5m的矩形框饵料台,22个饵料台串联排放在隔离网上。
[0017]灌入海水、消毒、肥水,待水体微藻繁殖后,4月12日投放双齿围沙蚕5 刚节幼虫1200只/m2,3h后投放第一造虾苗,共计投放体长1.6cm虾苗5万尾;期间当水体亚硝氮达到0.2mg/L时适量换水;每天根据水体溶氧适当开动增氧机使底层水溶氧不低于5mg/L;每4h投饵1次于饵料台上,每次投饵前1h停止增氧10min,让虾粪下沉,然后增氧并调高增氧泵功率5min,将长条形虾粪冲入隔离网下;每周清洗消毒饵料台筛绢网1次;每周使用益生菌微生态制剂1次。 7月17日三口池分别收虾902.6、862.4和877.8kg,干池后可见虾池底泥上有很多沙蚕巢穴,此后每天早晚2次投喂沙蚕,并喷水保持底泥湿润,直至8月12 日重新灌入消毒海水,并投放第二造虾苗,共计投放体长1.8cm虾苗5万尾,于11月20日三口池分别收虾893.2、931.7和911.9kg,分别收获沙蚕337.8、 361.5和371.4kg。
[0018]实施例2:
[0019]2020年4月1日,翻耕耙平3口规格55m
×
8m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温棚中的底泥后,在距离虾池底部4cm铺设孔径2mm的聚乙烯网,网下用平行的龙骨支撑,平行龙骨间距5m,将隔离网绷紧固定于龙骨上,隔离网边沿紧贴底泥用砖块压实。
[0020]将微孔增氧管管柱圆周的2/3(240
°
)用防水涂料涂抹堵塞微孔,将未堵塞微孔的1/3(120
°
)向下放置于隔离网上,微孔增氧管垂直于平行龙骨并固定其上;微孔增氧管铺设间距0.7m;每根微孔增氧管中间通过三通和聚乙烯软管连接变频罗茨鼓风增氧泵。
[0021]用孔径0.3mm的筛绢制成高5cm、宽1m、长2.5m的矩形框饵料台,22个饵料台串联排放在隔离网上。
[0022]灌入海水、消毒、肥水,待水体微藻繁殖后,4月12日投放双齿围沙蚕5 刚节幼虫1000只/m2,3小时后投放第一造虾苗,共计投放体长1.6cm虾苗5万尾;期间当水体亚硝氮达到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土池放养沙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网铺设,增氧系统铺设,饵料台搭建及养殖管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土池放养沙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网铺设具体为:在距离虾池底部2~4cm铺设孔径2~2.5mm的材料为聚乙烯的隔离网,网下用平行的龙骨支撑,平行龙骨间距以能使隔离网绷紧为宜,将隔离网绷紧后固定于龙骨上,隔离网边沿紧贴底泥用砖头或预制水泥条压实;所述隔离网铺设在翻耕耙平虾池底泥完成后实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土池放养沙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系统铺设具体为:在隔离网的上方安装微孔增氧管,增氧管垂直固定于平行龙骨上;所述微孔增氧管管柱圆周的2/3用防水涂料涂抹堵塞微孔,将未堵塞微孔的1/3朝向隔离网;微孔增氧管的铺设间距以两相邻微孔增氧管喷出的气流在隔离网上相接但不重叠为宜;每根微孔增氧管中间通过三通和聚乙烯软管连接变频罗茨鼓风增氧泵。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富聂庆江凤娟万学瑞程铭刘莉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