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假体组织的处理方法和生物假体心脏瓣膜技术

技术编号:339066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生物假体组织的处理方法和生物假体心脏瓣膜,其通过将至少部分被交联的生物假体组织,在两个步骤中分别进行封端处理和还原处理之后,生物假体组织的钙化程度能够起到比较明显的减轻效果,且不影响生物假体组织的机械性能。体组织的机械性能。体组织的机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假体组织的处理方法和生物假体心脏瓣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特别涉及一种生物假体组织的处理方法和生物假体心脏瓣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生物瓣膜以及生物补片,如牛心包、小肠粘膜等动物源性胶原纤维组织材料通常使用化学试剂如戊二醛和/或甲醛贮存进行交联固定处理。该类固定方法通常会导致生物假体组织存在残余醛基,并且大量研究显示经甲醛/戊二醛固定的生物假体组织在植入后会引起体内钙化。
[0003]已报道过的生物假体组织抗钙化的方法有:脱细胞处理、醇处理、表面活性剂处理、金属离子竞争等。其中,脱细胞处理可以去除大多数的抗原和DNA,但生物组织变得疏松,其机械性能因此而下降;醇类处理,其短期抗钙化效果良好,但因残留醛基存在,其远期钙化风险仍然很高;表面活性剂处理可以去除生物假体组织中的磷脂,但醛基作为钙化诱导因素仍然存在;金属离子竞争可以结合生物假体组织现有的结合位点,起到一定的抗钙化效果,但并不能完全解决醛基长期钙化的诱导作用。即虽然上述方法具有一定的抗钙化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抗钙化效果不佳,还伴随有机械性能下降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物假体组织的处理方法和生物假体心脏瓣膜中抗钙化效果不佳,且伴随机械性能下降的风险。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假体组织的处理方法,包括:
[0006]步骤S10:提供生物假体组织,其中,所述生物假体组织至少部分被交联;
[0007]步骤S20:使用封端剂对所述生物假体组织进行封端处理;
[0008]步骤S30:使用还原剂对经所述封端处理之后的生物假体组织进行还原处理。
[0009]可选的,所述步骤S30包括:将经所述封端处理之后的生物假体组织放置在由所述还原剂和磷酸盐缓冲溶液组成的还原溶液中,在第一预定条件下,使所述还原剂对经所述封端处理之后的生物假体组织进还原处理。
[0010]可选的,所述还原溶液的pH值为6.8~8.6,所述还原溶液中的所述还原剂浓度为0.02%~2.0%W/V,以及所述还原溶液中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浓度大于0.05M。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包括:第一预定温度、第一预定转速以及第一预定震荡时间,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温度为15℃~50℃,所述第一预定转速为50rpm~200rpm,所述第一预定震荡时间为2h~96h。
[0012]可选的,在使所述还原剂对生物假体组件进行还原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用所述还原溶液至少一次替换所述还原处理后的还原溶液,并在第一预设条件下,使替换后的所述还原溶液中的所述还原剂对生物假体组织继续进行还原处理。
[0013]可选的,替换所述还原溶液的次数为1~5次。
[0014]可选的,所述还原剂为氢化物或硫化物。
[0015]可选的,所述还原剂选自硼氢化钠、硼氢化钾、氰基硼氢化钠、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二异丁基氢化铝、二异丁基氢化钾、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0016]可选的,对所述生物假体组织进行封端处理的方法包括:将所述生物假体组织放置在由封端剂和磷酸盐缓冲溶液组成的封端溶液中,在第二预定条件下,使所述封端溶液处理所述生物假体组织。
[0017]可选的,所述封端溶液的pH值为6.8~8.6,所述封端溶液中的所述封端剂浓度为0.02%~2.0%W/V,以及所述封端剂溶液中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浓度大于0.05M。
[0018]可选的,所述第二预定条件包括:第二预定温度、第二预定转速以及第二预定震荡时间,其中,所述第二预定温度为15℃~50℃,所述第二预定转速为50rpm~200rpm,所述第二震荡时间为2h~96h。
[0019]可选的,所述封端剂选自氨基酸、饱和烷基胺、不饱和烷基胺、氨基醇、聚醚胺、氨基烷基酸、氨基烷基二酸、氨基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0020]可选的,在进行封端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用第二清洗液对所述生物假体组织进行第二次清洗,其中,所述第二清洗液选自乙醇溶液、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次清洗的次数为3~5次,且每次清洗3min~5min。
[002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一种生物假体心脏瓣膜,包括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生物假体组件的处理方法处理的生物假体组织。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至少部分被交联的生物假体组织,在两个步骤中分别进行封端处理和还原处理之后,对生物假体组织的钙化程度能够起到比较明显的减轻效果,且不影响生物假体组织的机械性能。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生物假体组织的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生物假体组织的处理方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处理牛心包组织后植入大鼠体内8周后的含钙量比对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生物假体组织和生物假体心脏瓣膜的处理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生物假体组织的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生物假体组织的处理方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处理牛心包组织后植入大鼠体内8周后的含钙量比对图。下面结合附图1和附图2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减弱生物假体组织钙化的方法。
[00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假体组织的处理方法,包括:
[0028]执行步骤S10:提供生物假体组织,其中,所述生物假体组织至少部分被交联。
[0029]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假体组织在交联过程中生成的基团与所述生物假体组织内毒性、钙化和免疫原性相关。具体的,所述基团为醛基团和羧酸基团中的至少一
个。
[0030]以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生物假体组织包括但不限于选自心包、心脏瓣膜、覆膜、胸膜、小肠粘膜下层、硬脑膜、硬脊膜、韧带、腱、血管、膀胱内膜或皮肤,其中心包可以选自牛心包或猪心包,优选牛心包。
[0031]且,在本实施例中,可使用戊二醛或甲醛交联所述生物假体组织。例如,可使用0.625%W/V戊二醛溶液中进行交联处理。
[0032]在本实施例中,在提供所述生物假体组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用第一清洗液对所述生物假体组织进行第一次清洗,其中,所述第一清洗液选自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溶液或乙醇溶液中的一种,所述第一次清洗的次数为3~5次,且每次清洗3min~5min。如此,以充分洗掉未参与反应的戊二醛或甲醛,以避免后续对所述生物假体组织进行处理时,干扰所述处理效果。
[0033]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若使用磷酸盐缓冲溶液进行第一次清洗,则用于第一次清洗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值为6.8~8.6,浓度为0.05M~0.2M。以及,若使用乙醇溶液进行第一次清洗,则用于第一次清洗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假体组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0:提供生物假体组织,其中,所述生物假体组织至少部分被交联;步骤S20:使用封端剂对所述生物假体组织进行封端处理;步骤S30:使用还原剂对经所述封端处理之后的生物假体组织进行还原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假体组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包括:将经所述封端处理之后的生物假体组织放置在由所述还原剂和磷酸盐缓冲溶液组成的还原溶液中,在第一预定条件下,使所述还原剂对经所述封端处理之后的生物假体组织进还原处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假体组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溶液的pH值为6.8~8.6,所述还原溶液中的所述还原剂浓度为0.02%~2.0%W/V,以及所述还原溶液中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浓度大于0.05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假体组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包括:第一预定温度、第一预定转速以及第一预定震荡时间,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温度为15℃~50℃,所述第一预定转速为50rpm~200rpm,所述第一预定震荡时间为2h~96h。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假体组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所述还原剂对生物假体组件进行还原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用所述还原溶液至少一次替换所述还原处理后的还原溶液,并在第一预设条件下,使替换后的所述还原溶液中的所述还原剂对生物假体组织继续进行还原处理。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假体组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替换所述还原溶液的次数为1~5次。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假体组织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氢化物或硫化物。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假体组织的处理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红于世河桂宝珠陈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