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衬底表面形成膜的方法、设备及形成的膜技术

技术编号:3390647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8:45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衬底表面形成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前驱体气化成前驱体蒸气;在前驱体蒸气输送至沉积腔室内的过程中,通过先压缩再膨胀提高前驱体蒸气的供气流量,以在沉积腔室的衬底表面形成厚度均匀的膜。提高了前驱体蒸气的供气流量,这样可以将前驱体蒸气输送到衬底中心以及沉积腔室的顶部区域,避免衬底中心前驱体蒸气供应不足,从而在沉积腔室的衬底表面形成厚度均匀的膜。均匀的膜。均匀的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衬底表面形成膜的方法、设备及形成的膜


[0001]本申请涉及半导体
,具体涉及一种在衬底表面形成膜的方法、设备及形成的膜。

技术介绍

[0002]在具有传统炉管(Conventional furnace)结构的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工艺中,在向沉积腔室内进料时,位于蒸发设备后端与其连通的三通阀一直处于开启的状态,由于前驱体的高粘性,这样无法将足够的料引入到衬底中心,导致衬底上膜的中心和边缘之间厚度分布不均匀,进而影响膜(例如介电膜)的电特性,导致漏电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在衬底表面形成膜的方法、设备及形成的膜,解决了衬底上膜的中心和边缘之间厚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衬底表面形成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将前驱体气化成前体蒸气;
[0006]在所述前体蒸气输送至沉积腔室内的过程中,通过先压缩再膨胀提高所述前体蒸气的供气流量,以在所述沉积腔室的衬底表面形成厚度均匀的膜。
[0007]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衬底表面形成膜的设备,包括:
[0008]气化装置,用于将前体气化成前驱体蒸气;
[0009]沉积腔室,其内设置有衬底,用于接收所述前驱体蒸气,并将所述前驱体蒸气沉积在所述衬底上;
[0010]流量控制阀门,位于所述气化装置与沉积腔室之间,所述前驱体蒸气经由所述流量控制阀门流入所述沉积腔室,用于调节所述前驱体蒸气的供气流量,并在所述气化器向所述沉积腔室输送前驱体蒸气的过程中,先关闭一段时间后再打开。
附图说明
[0011]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2]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在衬底表面形成膜的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申请与现有技术在衬底表面形成膜厚度分布情况对比图;
[0014]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在衬底表面形成膜在不同位置的电容量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0016]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0017]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当将一层/元件称作位于另一层/元件“上”时,该层/元件可以直接位于该另一层/元件上,或者它们之间可以存在居中层/元件。另外,如果在一种朝向中一层/元件位于另一层/元件“上”,那么当调转朝向时,该层/元件可以位于该另一层/元件“下”。
[0018]可在半导体装置的生产过程中形成膜(例如介电膜、半导体膜、绝缘膜和金属膜)。形成膜的工艺包括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根据所述沉积工艺,将工艺材料置于原子层沉积蒸气的环境中,例如有机金属化合物。吸附在材料上的原子层沉积蒸气通过暴露于光能或热能而分解。因此可以在所述材料的表面上形成膜(例如半导体膜、介电膜、或金属膜)。原子层沉积工艺的关键元件之一包括蒸发设备,其将液体前驱体蒸发成化学气相沉积蒸气的形式,并将原子层沉积蒸气输送到原子层沉积腔室。当原子层沉积蒸气与在原子层沉积腔室中加热的衬底接触时,原子层沉积蒸气在衬底上发生反应并形成膜。
[0019]本申请一方面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在衬底表面形成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提供一衬底,将该衬底放置于沉积腔室内。在本实施例中,该衬底优选为半导体衬底,例如可以是体硅半导体衬底、绝缘体上硅(SOI)半导体衬底、锗半导体衬底、绝缘体上锗(GOI)半导体衬底、硅锗半导体衬底、III

V族化合物半导体衬底或通过执行选择性外延生长(SEG)获得的外延薄膜半导体衬底。
[0021]当半导体衬底是硅基半导体衬底时,半导体衬底可以包括例如与氧离子不结合的悬挂键合硅原子。晶体管的工作特性可以通过氢退火工艺来稳定,通过氢退火工艺,氢原子与半导体衬底的悬挂键合硅原子结合。在这种情况下,氢原子可以容易地与硅原子分离,但是硼可以增加硅原子和氢原子之间的结合能。因此,可以改善电容器的可变保持时间或电荷保持时间。
[0022]接着,将前驱体放置在气化装置内加热气化成前驱体蒸气,气化装置可以选自气化器、起泡器或烘烤器中的任一种。在本实施例中,气化装置选自气化器。
[0023]接着,将前驱体蒸气输送至沉积腔室内,在此过程中,关闭向沉积腔室内输送前驱体蒸气的开关,维持一段时间后再打开,具体地,如图2、3所示,与一直打开开关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前驱体蒸气在开关关闭和打开期间,前驱体蒸气被压缩和发生膨胀,提高了前驱体蒸气的供气流量,这样可以将前驱体蒸气输送到衬底中心以及沉积腔室的顶部区域,避免衬底中心前驱体蒸气供应不足,从而在沉积腔室的衬底表面形成厚度均匀的膜(如图2所示),因此改善了膜的电特性(如图3所示),比如介电常数、漏电流等问题。在本实施例中,使
用气化装置将前驱体气化成前驱体蒸气,气化装置与沉积腔室之间设置有流量控制阀门,前驱体蒸气经由流量控制阀门流入沉积腔室,关闭流量控制阀门2秒钟后再将其打开,从而提高前驱体蒸气的供气流量。
[0024]值得一提的是,流量控制阀门的关闭时间也可以是1秒、3秒等等,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0025]此外,前驱体蒸气可以以原子层沉积的方式沉积在衬底上而形成膜。但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前驱体蒸气也可以以例如常压化学气相沉积(atmospheric pressure CVD)、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ow

pressure CVD)、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沉积(ultrahigh vacuum 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lasma

enhanced CVD)、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和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etallo

organic CVD)的方式沉积在衬底上。
[0026]通过上述方法在衬底上形成的膜可以是介电膜,其中心和边缘的厚度分布均匀,具体地,膜的材质选自:HfO2、ZrO2、TiO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衬底表面形成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前驱体气化成前驱体蒸气;在所述前驱体蒸气输送至沉积腔室内的过程中,通过先压缩再膨胀提高所述前驱体蒸气的供气流量,以在所述沉积腔室的衬底表面形成厚度均匀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衬底表面形成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高所述前驱体蒸气的供气流量的步骤包括:关闭向所述沉积腔室内输送前驱体蒸气的开关,维持一段时间后再打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衬底表面形成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气化装置将前驱体气化成前驱体蒸气,所述气化装置与所述沉积腔室之间设置有流量控制阀门,所述前驱体蒸气经由所述流量控制阀门流入所述沉积腔室,关闭流量控制阀门一段时间后再将其打开,以提高所述前驱体蒸气的供气流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衬底表面形成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为1

3秒。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在衬底表面形成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蒸气以原子层沉积的方式形成在所述衬底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的材质选自:HfO2、ZrO2、TiO2、Nb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重镒金成基项金娟李亭亭刘青
申请(专利权)人:真芯北京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