袢环及其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0448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袢环及其编织方法,包括:提供纱线,并对其中一部分所述纱线加S捻得到第一纱线,对另一部分所述纱线加Z捻得到第二纱线;在编织机上,使用所述第一纱线和所述第二纱线进行编织以形成所述袢环。通过对纱线进行加捻,改变纱线单丝之间松散的结构,使得编织过程中不易起毛起球,提升可调节带袢钛板袢环编织合格率,并消除纱线纤维掉落的可能性,提高产品使用安全性。提高产品使用安全性。提高产品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袢环及其编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袢环及其编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带袢钛板是骨科运动医学领域一款重要的医疗器械产品,主要用于膝关节十字交叉韧带ACL断裂或损伤治疗中重建韧带的固定,具有强度高,固定牢固好等特点,是运动医学领域的一大创新,优于以往的治疗方式。
[0003]在应用于ACL断裂或损伤治疗中时,如图1及图2所示,在胫骨和股骨上钻取隧道,将用于韧带重建的人工肌腱或韧带10穿过钛板20上的袢环30,然后通过钛板20上的牵引线40将人工肌腱或韧带10牵拉穿过胫骨和股骨骨道,直至钛板20到达可进行翻转的皮质骨表面,此时通过翻袢线50将钛板悬吊于股骨外侧。将人工肌腱或韧带的另一端穿过胫骨骨道并用肌腱韧带固定器械(如肌腱韧带固定螺钉、U型钉等、也可用带袢固定板)固定于胫骨端。通过股骨端及胫骨端两端的固定,并随着组织逐渐长入覆盖并包裹,提供足够的力学固定,恢复关节的稳定。
[0004]带袢钛板分为可调节和不可调节两种。其中,可调节带袢钛板是通过调节袢环的两端,达到调节袢环长度的作用,解决了需要通过测量骨隧道长度计算所需线圈长度的问题,减少了手术时间,还可轻松翻袢以防止装置滑脱,同时消除了因选择线圈长度错误导致的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失败风险。可调节带袢钛板的袢环要求表面光滑,线径均匀,强度高,动态疲劳伸长量小,以实现强有力的悬吊固定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袢环及其编织方法,以提升可调节带袢钛板袢环编织合格率和提高使用安全性。
[0006]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袢环的编织方法,所述袢环用于带袢钛板,包括:
[0007]提供纱线,并对其中一部分所述纱线加S捻得到第一纱线,对另一部分所述纱线加Z捻得到第二纱线;
[0008]在编织机上,使用所述第一纱线和所述第二纱线进行编织以形成所述袢环。
[0009]可选的,在所述的袢环的编织方法中,使用相同数量的所述第一纱线和所述第二纱线进行编织以形成所述袢环。
[0010]可选的,在所述的袢环的编织方法中,在编织机上,通过顺时针旋转的走马锭引导所述第一纱线,通过逆时针旋转的走马锭引导所述第二纱线。
[0011]可选的,在所述的袢环的编织方法中,顺时针旋转的所述走马锭和逆时针旋转的所述走马锭的数量相同,且间隔排布。
[0012]可选的,在所述的袢环的编织方法中,所述第一纱线和所述第二纱线的捻度为200捻/m~500捻/m。
[0013]可选的,在所述的袢环的编织方法中,所述第一纱线和所述第二纱线在编织形成
所述袢环后捻度变小。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袢环,所述袢环用于带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袢环由S捻向的第一纱线和Z捻向的第二纱线互相交织形成。
[0015]可选的,在所述的袢环中,所述第一纱线和所述第二纱线的数量相同。
[0016]可选的,在所述的袢环中,所述第一纱线和所述第二纱线的细度为40D~400D,单丝数目为20F~300F。
[0017]可选的,在所述的袢环中,所述袢环的编织纬密为10纬/inch~80纬/inch。
[0018]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袢环及其编织方法中,提供纱线,并对其中一部分所述纱线加S捻得到第一纱线,对另一部分所述纱线加Z捻得到第二纱线;在编织机上,使用所述第一纱线和所述第二纱线进行编织以形成所述袢环。通过对纱线进行加捻,改变纱线单丝之间松散的结构,使得编织过程中不易起毛起球,提升可调节带袢钛板袢环编织合格率,并消除纱线纤维掉落的可能性,提高产品使用安全性。
[0019]进一步的,在使用所述第一纱线和所述第二纱线进行编织以形成所述袢环时,通过顺时针旋转的走马锭引导所述第一纱线,通过逆时针旋转的走马锭引导所述第二纱线,以减小所述第一纱线和所述第二纱线的捻度,使纱线得到最佳的捻度,获得最优的物理性能,大大提升袢环的断裂强力;最优的捻度使得纱线紧实度提高,硬度略增加,从而使得形成的袢环直径均匀,表面均匀圆滑;最优的捻度使得纱线中的单丝抱合,受力后伸长统一均匀,从而使得形成的袢环在动态拉伸作用下,动态疲劳伸长量降低,极大地满足了带袢钛板强有力的悬吊固定需求。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一种带袢钛板的安装示意图;
[0021]图2为一种带袢钛板的组成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袢环的编织方法的流程图;
[0023]图4a为加捻方向为S捻向的示意图;
[0024]图4b为加捻方向为Z捻向的示意图;
[0025]其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6]10

人工肌腱或韧带;20

钛板;30

袢环;40

牵引线;50

翻袢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袢环及其编织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002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袢环的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S11,提供纱线,并对其中一部分所述纱线加S捻得到第一纱线,对另一部分所述纱线加Z捻得到第二纱线;
[0030]S12,在编织机上,使用所述第一纱线和所述第二纱线进行编织以形成所述袢环。
[0031]即,在对纱线编织以形成袢环时,通过对相互交织的纱线分别加S捻和Z捻,以改变纱线单丝之间松散的结构,使得编织过程中不易起毛起球,提升可调节带袢钛板袢环编织合格率,并消除纱线纤维掉落的可能性,提高产品使用安全性。
[0032]以下对上述各步骤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0033]纱线粗细、纱线捻度、走马锭数量和编织纬密中任一因素的变化会引起袢环效果的变化。例如,相同粗细的纱线,选择不同的单丝数目会引起袢环效果的变化;相同粗细及相同单丝数目的纱线,加不同捻度,也会引起袢环效果的变化,故可调整纱线单丝数目、捻度、走马锭数量、编织纬密以获得最优的性能以得到最优的袢环效果。
[0034]本实施例中,为利用纱线编制形成性能优良的袢环,在进行纱线的选取和对纱线加工时,可作如下参数的设置:
[0035]选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量150万以上的无支链的线性聚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纱线;
[0036]纱线的细度为40D~400D(又称40旦尼尔~400旦尼尔,亦即9000m长的纱线的重量为40g~400g);
[0037]纱线的单丝数目为20F~300F;
[0038]编织机走马锭的数量选择8锭~30锭;
[0039]编织纬密为10纬/inch~80纬/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袢环的编织方法,所述袢环用于带袢钛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纱线,并对其中一部分所述纱线加S捻得到第一纱线,对另一部分所述纱线加Z捻得到第二纱线;在编织机上,使用所述第一纱线和所述第二纱线进行编织以形成所述袢环。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袢环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相同数量的所述第一纱线和所述第二纱线进行编织以形成所述袢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袢环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编织机上,通过顺时针旋转的走马锭引导所述第一纱线,通过逆时针旋转的走马锭引导所述第二纱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袢环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顺时针旋转的所述走马锭和逆时针旋转的所述走马锭的数量相同,且间隔排布。5.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惠谷晓博胡冰清马晓曼阙亦云
申请(专利权)人:脉通医疗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