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织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031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织带,通过发光纱线作为纬线编织于经线上方以形成发光部(1),纱线作为纬线编织于经线下方形成暗部(2),暗部(2)包围于发光部(1)外侧,发光纱线与电源连接以发光,对比于现有技术采用的加装LED灯,夜光纱线或反光纱线,采用发光纱线直接作为纬线编织于织带中,可以使得织带在保持原有的柔软性的同时能够通过控制电源开关来控制织带的发光以起到警示作用,发光部(1)与暗部(2)的交接处存在高度差,使得发光部(1)在织带表面呈凹陷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光线发散。能够有效避免光线发散。能够有效避免光线发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织带


[0001]本技术涉及织带
,具体为一种发光织带。

技术介绍

[0002]织带为一种利用单线体交错编织成的带体,现有的织带为具备发光警示效果,通常采用在织带上加装LED灯的方法,但LED灯连接于织带上极大地影响了织带本身的柔软性,用于服饰中穿戴者身体会非常不适,部分织带为在不影响带体的柔软性能的同时具备警示作用,在编织过程中采用部分反光纱线或夜光纱线,但由于反光纱线和夜光纱线需要外界的光线辅助,在无外界光线的辅助下其警示的效果便无法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上述现有的织带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陷存在,而可待加以改善。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织带,它是由经线和纬线编织成的织带,所述纬线包括发光纱线和纱线,经线和编织于经线上方的发光纱线构成织带的发光部,纱线编织并包覆于经线中构成织带的暗部,所述暗部包围于发光部外侧,暗部的厚度大于发光部的厚度,以使得所述发光部在织带表面成凹陷结构,发光纱线两端伸出织带并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以控制发光部发光的通断。
[0005]进一步的,发光部中每隔3~5cm设有经线圈以固定发光纱线。
[0006]进一步的,所述织带或为双层结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纱线为不透明的深色纱线。
[0008]进一步的,发光部为以双纬特特征引入的双纬组织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发光部为织带带面范围内的任意大小和任意形状。
[0010]进一步的,所述织带为无梭编织带。
[0011]进一步的,所述经线的截面直径大于发光纱线的截面直径。
[0012]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本技术具备一下增益效果:
[0013]1、采用发光纱线直接作为纬线编织于织带中,将发光纱线接通电源,使得织带能够在保持原有的柔软性的同时使用者可通过控制电源开关来控制发光以起到警示作用。
[0014]2、发光部在织带表面呈现凹陷结构,在发光状态下光线不会向侧方发散,避免了发散光线影响使用者对发光部的观察,可以形成更清晰的发光图案。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所示:1、发光部;2、暗部;3、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织带,它是由经线和纬线编织成的织带,所述纬线包括发光纱线和纱线,
[0019]经线和编织于经线上方的发光纱线构成织带的发光部1,
[0020]纱线编织并包覆于经线中构成织带的暗部2,
[0021]所述暗部2包围于发光部1外侧,暗部2的厚度大于发光部1的厚度,以使得所述发光部1在织带表面成凹陷结构,
[0022]发光纱线两端伸出织带并分别与电源3的正负极连接以控制发光部1发光的通断。
[0023]发光纱线自身的性质为通电即发光,发光部1在织带表面呈现凹陷结构,能够避免光线散发,通过暗部2在发光部1外侧形成包边,将光束聚拢,整个发光图案更加清晰易见。
[0024]如图1所示,发光纱线接通电源即可发光,在实际应用中,将织带制作于服装中,通过人工操控电源开关来控制织带的发光状态,其中发光纱线和电源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直接连接与电源的正负极,也可采用USB接口,即只需要对发光纱线施加6V以上的电压即可让发光纱线发光。
[0025]编织工艺:织针边采用空心的组织,让纬纱织造过程把纬纱包住。同时纬针边采用纬纱针在飞行打纬时,纬纱针从左往右打,同时织针的控制轴和底线针的控制轴同时往前移动,等到纬纱针飞行最右边的时候,这时从同一水平面看,底线低于纬纱,底线针往上抬,这时纬纱针往回飞行,底线针挡住纬纱,这时从同一水平面看,底线针顶端高于纬纱,然后织针往后运动钩住底线针上的纱线,织针与底线形成脱圈。织针边的纬纱有效的被边上的底线勾住包覆在织带内。这样织带两边都不会有纬纱显露在外边。
[0026]产品在后整理的时采用柠檬酸固体与水形成一定的浴比助剂处理,让产品形成厚实感和防止劈裂的效果。
[0027]具体的,如图1所示,发光部1中每隔3~5cm设有经线圈以固定发光纱线。由于发光纱线叠放于经线上方,为防止其移位需要在发光部采用经线圈对其进行固定,在不影响发光效果的同时纬线不会脱离织带,相邻经线圈间隔3~5cm为最佳。
[0028]具体的,所述织带或为双层结构。将发光部1和暗部2单独编织形成编织层,其中暗部2遮盖于发光部1上方,通过改变暗部2的形状将发光部1选择性地露出外界以形成发光图案,对比单层织带,双层织带也能够通过电源发光,且在发光部外侧设有包边防止光线发散,且在舒适感上会有所提升,但对于发光纱线的使用量增加,使得整条织带的成本上升。
[0029]具体的,所述纱线为不透明的深色纱线。本技术所提供的织带用于特定图案的发光时,纱线采用不透明的深色纱线可以有效防止光线发散二影响观察;作为优选,纱线可以选用反光纱线或透明纤维,即将发光部作为主动发光的光源,通过反光纱线和透明纤维将发光的效果扩大,能够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的同时也能够节省电源的电力消耗,但相比于采用深色纱线,反光纱线和透明纤维所编织形成的织带难以对发光的图案进行控制。
[0030]具体的,发光部1中发光纱线以两条为一组间隔分布于织带表面。保证织带在具备足够强度的前提下将发光性能尽可能的提高,其中发光纱线两条为一组,其中每一组之间设有经线在上纬线在下的暗部,避免多条纬线堆积导致出现网眼或镂空而影响织带的美观。
[0031]具体的,所述发光部1为织带带面范围内的任意大小和任意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织带带面编织不同图案或文字的发光部1以起到警示作用。
[0032]具体的,所述织带为无梭编织带,暗部2为平纹组织结构,发光部1采用发光纱线置于经线上方的叠放结构,无梭编织带的间隙较小,能够减少光线的散发。
[0033]具体的,所述经线的截面直径大于发光纱线的截面直径。所述经线的细度大于发光纱线,使得发光部1和暗部2的交界处能够形成更大的高度差,从而提高对于光线的聚拢效果。
[0034]以上仅就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凡在本技术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织带,它是由经线和纬线编织成的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线包括发光纱线和纱线,经线和编织于经线上方的发光纱线构成织带的发光部(1),纱线编织并包覆于经线中构成织带的暗部(2),所述暗部(2)包围于发光部(1)外侧,暗部(2)的厚度大于发光部(1)的厚度,以使得所述发光部(1)在织带表面成凹陷结构,发光纱线两端伸出织带并分别与电源(3)的正负极连接以控制发光部(1)发光的通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织带,其特征在于:发光部(1)中每隔3~5cm设有经线圈以固定发光纱线。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媛媛卢壮凌樊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澳亚织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