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红外发热片及具有其的加热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010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红外发热片及具有其的加热器具,其中,远红外发热片包括:基材;发热层,所述发热层包括导电层和金属氧化物层,所述导电层和金属氧化物层依次附着在所述基材的上表面上;导电极,所述导电极与所述发热层连接;保护层,所述基材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所述保护层,上方所述保护层附着在所述金属氧化物层上,下方所述保护层附着在所述基材的下表面上,上下两层保护层是包裹在基材和发热层设置的,有利于避免该远红外发热片在汗蒸房、养生舱等加热器具内受潮损坏的问题出现,有利于提高该远红外发热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全性能。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红外发热片及具有其的加热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远红外发热
,特别涉及一种远红外发热片及具有其的加热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应用远红外发热的设备普遍是采用碳纤维发热丝进行发热,碳纤维发热丝虽能产生远红外进行加热,但普遍存在发热不均匀、辐射远红外不均匀和加热温度不足的问题。
[0003]且目前的远红外发热片普遍存在无法加载高电压和易受潮损坏而导致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远红外发热片,包括,基材;发热层,发热层包括导电层和金属氧化物层,导电层和金属氧化物层依次附着在基材的上表面上;导电极,导电极与发热层连接;保护层,基材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保护层,上方保护层附着在金属氧化物层上,下方保护层附着在基材的下表面上。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红外发热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导电层和金属氧化物层依次附着在基材的上表面上,发热层可通过磁控溅射或物理气相沉积技术附着在基材上,发热层是纳米级附着在基材上的,可使得发热层与基材的连接更为紧密可靠;导电层的材料可选用纳米银粉、纳米锡粉或纳米金粉,金属氧化物层主要由纳米氧化锡、纳米氧化锌组成,导电极与发热层连接,导电极起到将电压均匀地加载在发热层上的作用,发热层在电压的作用下发热,且发出热量属于远红外加热,发热层整体发热,有利于使得该远红外发热片的发热更为均匀且发热可达温度更高;基材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保护层,上方保护层附着在金属氧化物层上,下方保护层附着在基材的下表面上,即上下两层保护层是包裹在基材和发热层设置的,有利于使得该远红外发热片可加载高电压,并提高该远红外发热片的使用安全性,保护层的设置有利于避免该远红外发热片在汗蒸房、养生舱等湿度较高的加热器具内受潮损坏的问题出现,有利于提高该远红外发热片的使用寿命。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导电极设置两个,两个导电极均设置在导电层上,两个导电极分别位于导电层的左右两端且呈平行设置。
[0008]导电极设置两个,两个导电极均设置在导电层上,两个导电极分别对应电源的正负极设置,从而起到将电压均匀地加载至导电层的作用,两个导电极分别位于导电层的左右两端且互相平行设置,有利于较好地增大发热区的面积,达到发热层整体发热的效果。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本技术还包括电源组件,两个导电极均与电源组件电连接。
[0010]电源组件可为电池组件或者电源适配器;电池组件可以直接采用电池供电形式,
也可以设置USB接口进行充电形式进行供电;还可以采用电源适配器变压供电;家用电220V直通供电;燃油车车载12V/24V供电;新能源汽车或电动车直接供电,从而满足发热层需要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使用需求。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本技术还包括温控组件,温控组件与电源组件电连接。
[0012]该远红外发热片还包括温控组件,温控组件可设置多个档位,温控组件与电源组件电连接,从而通过不同的档位控制对发热层的施加电压大小,使得发热层在不同档位的温度不同,有利于使得该远红外发热片可适用于不同设备和不同使用场景的使用需求。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基材和保护层均为透明材料制件,发热层为纳米级附着在基材上。
[0014]基材和保护层均为透明材料制件,发热层为纳米级附着在基材上,即该远红外发热片整体呈透明状,有利于提高远红外的透光率,有利于使得远红外线较好地传播至所需作用物体上,使得远红外理疗效果更好。
[0015]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加热器具,包括,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示的远红外发热片;器具本体,器具本体内设有发热腔,远红外发热片容置在发热腔内且与器具本体连接。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红外发热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器具本体包括发热腔,远红外发热片容置在发热腔内且与器具本体连接,如发热腔可供使用者进行休憩、熏蒸等,远红外发热片设置在发热腔的内,发热层可通过磁控溅射或物理气相沉积技术附着在基材上,导电层的材料可选用纳米银粉、纳米锡粉或纳米金粉,金属氧化物层主要由纳米氧化锡、纳米氧化锌组成,导电极与发热层连接,导电极起到将电压均匀地加载在发热层上的作用,发热层在电压的作用下发热,且发出热量属于远红外加热,发热层整体发热,有利于使得该远红外发热片的发热更为均匀且发热可达温度更高;在该远红外发热片的作用下可对发热腔内或器具本体外的人体起到较好的远红外理疗作用,且相较于传统的碳纤维发热丝而言,该远红外发热片可达温度更高,可满足理疗的需求;上下两层保护层的设置可使得该远红外发热片可加载高压电,且针对养生舱、汗蒸房等加热器具而言,夹层式的保护层设置有利于避免该远红外发热片受潮损坏,有利于增加该加热器具的使用寿命。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远红外发热片与器具本体可拆连接。
[0018]该远红外发热片与器具本体是可拆连接的,如抽插式设置的,使得远红外发热片的组装和拆卸较为简单和便捷,且根据实际需求,可选择远红外发热片的数量,使用较为灵活。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发热腔的内表面设置有插槽,插槽与远红外发热片适配,远红外发热片能插接至插槽内。
[0020]发热腔的内表面设置有插槽,插槽的形状与远红外发热片适配,使用时,可将远红外发热片插接至插槽内,使得该远红外发热片与器具本体实现连接,远红外发热片正对发热腔内的人体设置,有利于起到较好的理疗效果。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远红外发热片设置多个,发热腔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插槽,插槽与远红外发热片一一对应,多个插槽围绕发热腔布置。
[0022]远红外发热片设置多个,对应的,发热腔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插槽,多个插槽与远红外发热片一一对应设置,即该远红外发热片可呈模块化布置,根据实际需求,可适当增加或减少远红外发热片的数量,多个插槽围绕发热腔布置,有利于全方位地对发热腔内的人体进行加热理疗,从而起到较好的理疗效果。
[0023]本技术提供的远红外发热片可应用于汗蒸房、养生舱、床垫、热炕,暖房、坐垫等器具,对人体进行远红外加热、热敷,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等远红外加热所具备的功效。
[002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5]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红外发热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红外发热片的爆炸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该远红外发热片的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红外发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110);发热层(120),所述发热层(120)包括导电层(121)和金属氧化物层(122),所述导电层(121)和所述金属氧化物层(122)依次附着在所述基材(110)的上表面上;导电极(123),所述导电极(123)与所述发热层(120)连接;保护层(130),所述基材(110)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所述保护层(130),上方所述保护层(130)附着在所述金属氧化物层(122)上,下方所述保护层(130)附着在所述基材(110)的下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极(123)设置两个,两个所述导电极(123)均设置在所述导电层(121)上,两个所述导电极(123)分别位于所述导电层(121)的左右两端且呈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红外发热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组件(200),两个所述导电极(123)均与所述电源组件(200)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红外发热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控组件(300),所述温控组件(300)与所述电源组件(200)电连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伟龙
申请(专利权)人:暖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