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导管瓣膜成形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901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导管瓣膜成形环,设置环体的至少一个组成段上至少一层由有机纤维和金属纤维编织而成的编织物,通过有机纤维和金属纤维混合编织赋予编织物一定的强度和韧性,从而提升了环体整体的强度和韧性,加强了瓣膜成形环的形状保持能力和外层耐损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导管瓣膜成形环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经导管瓣膜成形环。

技术介绍

[0002]瓣膜反流是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心室、乳头肌、瓣环和瓣叶发生结构性变化或功能性改变从而导致瓣膜前后瓣叶吻合不良所引起的血液倒流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药物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但长期效果一般。通过外科手术进行瓣膜修复或瓣膜置换被认为是该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法,已被证实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及延长其寿命。然而,外科手术一般需通过开胸实施,因此具有创伤大和风险高等缺点,尤其不适宜于高龄、基础疾病重的心脏病患者。近年来,随着瓣膜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经皮通过导管将微创产品输送到心脏从而治疗瓣膜疾病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心血管器械研发的重点方向之一,最具代表性的就膜钳夹类装置和成形环类装置。
[0003]现有技术中的经导管瓣膜成形环环体通常由有机纤维(通常为聚酯纤维)编织物包被硅胶或硅橡胶内芯(通常为管状)而成,其中,有机纤维编织物具有单层或多层结构,有着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现考虑引入金属材质从结构入手对其进行改进,以赋予其一定的强度和韧性,来提升环体整体的强度和韧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经导管瓣膜成形环。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导管瓣膜成形环,包括用于结合人体瓣环组织的环体、用于调整环体长度的调节件、用于将环体固定于人体瓣环组织上的铆钉,所述环体呈环状或半环状,由单个组成段构成或多个组成段连接而成,所述组成段外部表现为单层或多层编织物,至少有一个组成段上至少有一层编织物由有机纤维和金属纤维编织而成。
[0006]作为优选,所述有机纤维和金属纤维编织形成间隙可供铆钉穿过。
[0007]作为优选,由有机纤维和金属纤维编织而成的编织物结构为机织物结构、针织物结构或复合织物结构中的一种。
[0008]作为优选,外部表现为多层编织物的组成段的最外层编织物仅由有机纤维编织而成。
[0009]作为优选,所述有机纤维为聚酯纤维或聚四氟乙烯纤维。
[0010]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纤维为金属箔和有机纤维复合纤维、纯金属纤维和金属化纤维中的一种。
[001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0012]设置环体的至少一个组成段上至少一层由有机纤维和金属纤维编织而成的编织物,通过有机纤维和金属纤维混合编织赋予编织物一定的强度和韧性,从而提升了环体整体的强度和韧性,加强了瓣膜成形环的形状保持能力和外层耐损性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经导管瓣膜成形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经导管瓣膜成形环的实施例一中组成段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经导管瓣膜成形环的实施例一中组成段上内层编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经导管瓣膜成形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经导管瓣膜成形环的实施例二中组成段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经导管瓣膜成形环的实施例三中由有机纤维和金属纤维编织而成的编织物为针织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经导管瓣膜成形环的实施例四中由有机纤维和金属纤维编织而成的编织物为复合织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环体;2、调节件;3、铆钉;4、组成段;5、编织物;6、有机纤维;7、金属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本技术是一种经导管瓣膜成形环,通过导管介入的方式经血管或心尖进入心脏,对病变的二尖瓣或三尖瓣进行纠正和重塑,维持合理的瓣叶对合面积。结合图1至图3,实施例一包括用于结合人体瓣环组织的环体1、用于调整环体1长度的调节件2、用于将环体1固定于人体瓣环组织上的铆钉3,环体1呈板半环状,由单个组成段4构成,组成段4外部表现为两层编织物5,外层编织物5由有机纤维6编织而成,内层编织物5由有机纤维6和金属纤维7编织形成机织物结构,即有机纤维6和金属纤维7各自从经、纬两个方向交织成网状,且其上间隙可供铆钉3穿过。
[0023]在本技术中,环体1也可以是呈环状,也可以是由多个组成段4连接而成,组成段4外部也可以是表现为单层、三层甚至更多层编织物5,如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二中,环体1呈环状,由六个组成段4连接而成,组成段4外部表现为有机纤维6和金属纤维7编织而成的单层编织物5;现有技术中组成段4一般为编织物5包覆管状内芯的结构,还有少量为编织带或编织管结构,外部均表现为编织物5;有机纤维6和金属纤维7编织形成间隙可供铆钉3穿过,使环体1能够通过铆钉3顺利固定于人体瓣环组织上;有机纤维6和金属纤维7编织而成的编织物5也可以是实施例三中如图6所示的针织物结构,即有机纤维6和金属纤维7上下排列规律间隔形成穿套联结的横向线圈,或者实施例四中如图7所示的复合织物结构,即金属纤维7穿绕于有机纤维6针织物中;外部表现为多层编织物5的组成段4的最外层编织物5仅由有机纤维6编织而成,保证组成段4表面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机纤维6为聚酯纤维或聚四氟乙烯纤维;金属纤维7为金属箔和有机纤维6复合纤维、纯金属纤维7和金属化纤维中的一种。
[0024]本技术的创新之处是:设置环体1的至少一个组成段4上至少一层由有机纤维6和金属纤维7编织而成的编织物5,通过有机纤维6和金属纤维7混合编织赋予编织物5一定的强度和韧性,从而提升了环体1整体的强度和韧性,加强了瓣膜成形环的形状保持能力和
外层耐损性能。
[0025]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导管瓣膜成形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结合人体瓣环组织的环体(1)、用于调整环体(1)长度的调节件(2)、用于将环体(1)固定于人体瓣环组织上的铆钉(3),所述环体(1)呈环状或半环状,由单个组成段(4)构成或多个组成段(4)连接而成,所述组成段(4)外部表现为单层或多层编织物(5),至少有一个组成段(4)上至少有一层编织物(5)由有机纤维(6)和金属纤维(7)编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导管瓣膜成形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纤维(6)和金属纤维(7)编织形成间隙可供铆钉(3)穿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刚毅贾登强顾海军李治威
申请(专利权)人:环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