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撑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894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撑开器,该撑开器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前端设置有至少三个撑开齿;所述至少三个撑开齿适于分别沿不同方向移动;所述撑开齿包括第一爪齿和第二爪齿;所述第二爪齿适于沿所述第一爪齿的长度方向伸展或收缩。该撑开器可以增加手术中患处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手术中患处暴露的视野效果。提升手术中患处暴露的视野效果。提升手术中患处暴露的视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撑开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撑开器。

技术介绍

[0002]撑开器是外科手术中常用的一种基础器械,不仅应用于五官科手术,也应用于许多小切口手术,其主要用于撑开皮肤以及包含脂肪和肌肉的皮下组织,从而暴露手术视野,使术者可以独立完成手术操作。
[0003]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撑开器多为固定尺寸的钳式结构,具体地,现有撑开器的后端为手柄,前端为具有固定尺寸的撑开齿,分别朝向两个相反方向张开或闭合,也就是说,现有撑开器只能实现同一平面上两个相反方向的撑开。但在实际临床手术使用时,现有撑开器常会出现以下两个问题:第一,现有撑开器暴露患处的广度不够,只能完成撑开方向上的暴露,在与撑开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暴露不足,通常的解决方法是使用第二把撑开器,但是这样会降低手术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第二,现有撑开器暴露患处的深度不够,即撑开齿的长度不够,通常的解决方法是更换一把撑开齿长度更长的撑开器,但在绝大多数医院,难以配备具有不同长度尺寸撑开齿的撑开器,术者通常不得不在视野暴露欠佳的情况下完成手术。
[0004]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撑开器,以解决现有撑开器暴露患处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撑开器,以增加暴露患处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手术中患处暴露的视野效果。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撑开器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前端设置有至少三个撑开齿;所述至少三个撑开齿适于分别沿不同方向移动;所述撑开齿包括第一爪齿和第二爪齿;所述第二爪齿适于沿所述第一爪齿的长度方向伸展或收缩。
[0007]可选的,所述杆体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撑开齿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的前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前端、所述第三连杆的前端的第一撑开齿、第二撑开齿、第三撑开齿;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沿所述销轴转动时,所述第一撑开齿和所述第二撑开齿适于沿相反方向张开或闭合;所述第三连杆通过连接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铰接处,在所述第三连杆移动时,所述第三撑开齿适于在同一平面内相对于所述第一撑开齿和所述第二撑开齿张开或闭合的垂直方向移动。
[0008]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矩形套筒;所述矩形套筒包括沿轴向贯通的空腔;所述第三连杆沿所述轴向贯穿所述空腔,并且适于沿所述轴向移动;所述矩形套筒还包括自其外壁向所述空腔方向开设的凹槽;所述凹槽套设在所述销轴的端部,以适于使所述矩形套筒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铰接处。
[0009]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矩形套筒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适于沿第一方向转动以抵接于所述第三连杆而限制所述第三连杆沿所述轴向的至少一个方向的移动、以及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以脱离所述第三连杆而使所述第三连杆适于沿所述轴向移动。
[0010]可选的,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矩形套筒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弹性件适于在无外力作用下支撑所述限位杆沿所述第一方向抵接于所述第三连杆、以及在外力作用下变形而驱动所述限位杆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脱离所述第三连杆。
[0011]可选的,所述限位杆包括与所述矩形套筒连接的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三连杆抵接的抵接部;所述第三连杆沿所述轴向设置有多个倒齿;所述抵接部包括适于与所述倒齿咬合的咬合齿;所述咬合齿适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咬合所述倒齿而限制所述第三连杆沿所述轴向向所述第一撑开齿和所述第二撑开齿张开或闭合的方向靠近,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脱离所述倒齿。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爪齿包括与所述杆体的前端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和与所述第二爪齿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部;所述第二爪齿适于沿第三方向转动而使所述第二爪齿沿所述第一爪齿的长度方向伸展、以及沿第四方向转动而使所述第二爪齿沿所述第一爪齿的长度方向收缩。
[0013]可选的,所述杆体包括手柄;所述手柄适于手持以驱动所述撑开齿移动;所述手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的后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后端、所述第三连杆的后端的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第三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适于沿所述销轴转动以沿相反方向张开而驱动所述第一撑开齿和所述第二撑开齿沿相反方向闭合、以及沿所述销轴转动以沿相反反向闭合而驱动所述第一撑开齿和所述第二撑开齿沿相反方向张开。
[0014]可选的,所述撑开器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的齿条,所述齿条贯穿所述第二连杆,并且适于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沿所述销轴转动以沿相反方向闭合时与所述第二连杆咬合。
[0015]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有益效果。
[0016]例如,通过可在同一平面上的三个不同方向撑开的撑开齿,可以对待暴露的患处的三个不同方向上的撑开,大大增加术中暴露视野。
[0017]又例如,撑开齿的第一爪齿和第二爪齿可伸缩的设计,可以对不同深度的患处进行撑开暴露,同一撑开器可应对具有不同深度的患处的手术场景。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撑开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隐去第三连杆和第二爪齿的撑开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连杆与连接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爪齿收缩状态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爪齿伸张状态示意图;
[0025]图中:
[0026]11

杆体,111

第一连杆,112

第二连杆,113

第三连杆;
[0027]121

第一撑开齿,122

第二撑开齿,123

第三撑开齿;
[0028]131

第一爪齿,132

第二爪齿,1311

固定部,1312

转动连接部;
[0029]141

第一手柄,142

第二手柄,143

第三手柄;
[0030]15

倒齿,16

销轴,17

齿条;
[0031]21

矩形套筒,211

空腔,212

外壁,213

凹槽;
[0032]22

限位杆,221

连接部,222

抵接部,2221

咬合齿;
[0033]23

弹性件;
[0034]M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撑开器,包括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前端设置有至少三个撑开齿;所述至少三个撑开齿适于分别沿不同方向移动;所述撑开齿包括第一爪齿和第二爪齿;所述第二爪齿适于沿所述第一爪齿的长度方向伸展或收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撑开齿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的前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前端、所述第三连杆的前端的第一撑开齿、第二撑开齿、第三撑开齿;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沿所述销轴转动时,所述第一撑开齿和所述第二撑开齿适于沿相反方向张开或闭合;所述第三连杆通过连接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铰接处,在所述第三连杆移动时,所述第三撑开齿适于在同一平面内相对于所述第一撑开齿和所述第二撑开齿张开或闭合的垂直方向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矩形套筒;所述矩形套筒包括沿轴向贯通的空腔;所述第三连杆沿所述轴向贯穿所述空腔,并且适于沿所述轴向移动;所述矩形套筒还包括自其外壁向所述空腔方向开设的凹槽;所述凹槽套设在所述销轴的端部,以适于使所述矩形套筒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铰接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矩形套筒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适于沿第一方向转动以抵接于所述第三连杆而限制所述第三连杆沿所述轴向的至少一个方向的移动、以及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以脱离所述第三连杆而使所述第三连杆适于沿所述轴向移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矩形套筒通过弹性件弹性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肃周健臧旺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