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用封装胶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825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用封装胶膜,所述封装胶膜具有特定规律的网状结构,所述网状结构可以通过开孔设备,控制开孔的形状,大小以及间距。所述带网状结构的胶膜在层压时具有低流动的特性,通过与常规胶膜配合使用,层压时常规胶膜可通过网孔渗透至电池,与电池形成良好的粘接。电池形成良好的粘接。电池形成良好的粘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用封装胶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用封装胶膜,尤其是涉及一种带特定规律网状结构的、薄型封装胶膜。

技术介绍

[0002]组件在封装过程,分为抽真空及层压两个过程。在层压过程中,胶膜流动与电池、玻璃等组件部件形成良好的粘接。对于白膜胶膜,需要较低的流动性,来降低溢白不良,通常是通过预先交联处理,来降低溢白比例。预交联越高,溢白比例越低,但预交联超过一定程度,电池片隐裂比例会增加,同时胶膜与电池、玻璃的粘接强度也会降低。
[0003]此外,对于新一代的异质结电池,未来的技术方向是进一步降低银耗,其中一个重要途径,是在银耗降低至100mg/片时,搭配smartwire技术使用,该技术需要将栅线预先与特定的热塑性膜定位、固定,然后通过高温焊接设备形成良好的电接触。但是该方法使用的设备成本高昂,使用的热塑性膜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用封装胶膜,具有低流动性,与常规胶膜配合使用,提高与电池片或玻璃粘接的可靠性,进一步保证光伏组件的稳定性。
[0005]本释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组件用封装胶膜,所述封装胶膜具有多孔网状结构。
[0006]通过上述方案,通过将胶膜开孔,将胶膜的流动性可以降至很低,解决溢白的问题。搭配多孔网状结构的胶膜与常规胶膜配合使用使用,通过正常层压的方式即可实现焊带与电池良好的电接触。常规胶膜通过多孔网状结构的胶膜上的通孔渗透至电池表面形成良好的粘接,即可一步成型,制备方法简单,不需要高温焊接步骤,可以极大的降低异质结组件的成本。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封装胶膜开设有阵列式通孔。
[0008]通过将常规胶膜与低流动的开孔胶膜配合使用,层压过程中,常规胶膜通过开孔位置渗透至电池片表面,与电池片形成较好的粘接,而常规胶膜与玻璃也具有较好的粘接,从而保证组件的可靠性,提高组件的使用寿命。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通孔为菱形孔,圆形孔,椭圆形孔,方形孔或三角形孔中的一种。
[0010]通过上述方案,将通孔设计为有规律的阵列式通孔,且通孔的形状为规则形状,可以根据使用需要选择针对性开孔,开模模具易制造,操作简便,提升常规规胶膜通过开孔位置渗透至电池片表面均匀性和粘接力。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通孔(2)的面积占封装胶膜(1)的表面积3%~30%,所述的通孔的面积不小于3.14mm2。
[0012]通过上述方案,限定通孔的面积大小不小于3.14mm2,确保常规胶顺利的从通孔位置渗透至电池片表面。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通孔的面积占封装胶膜的表面积3%~30%。
[0014]通过上述方案,限定通孔所占面积,用以在保证传质效果的前提下,节约成本。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相邻通孔的中心点最小间距不小于2mm。
[0016]通过上述方案,限定相邻通孔的中心点最小间距,避免相邻通孔的常规胶渗入时相互干扰,提高渗透均匀性,并保证网状结构胶膜的强度。
[001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胶膜厚度为50~400微米。
[0018]通过上述方案,层压过程中该胶膜的渗透深度常规胶能够顺利通过,同时该胶膜的厚度确保常规胶膜、该胶膜以及电池片或者玻璃三者层压后粘接牢固不分离。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通过将胶膜开孔,将胶膜的流动性可以降至很低,解决溢白的问题。通过将常规胶膜与低流动的开孔胶膜配合使用,层压过程中,常规胶膜通过开孔位置渗透至电池片表面,与电池片形成较好的粘接,而常规胶膜与玻璃也具有较好的粘接,从而保证组件的可靠性。
[0021]将低温焊带通过点胶的形式固定在电池表面,搭配多孔网状结构的胶膜与常规胶膜配合使用,只要通过正常层压的方式即可实现焊带与电池良好的电接触。常规胶膜通过多孔网状结构的胶膜上的通孔渗透至电池表面形成良好的粘接,即可一步成型,制备方法简单,不需要高温焊接步骤,可以极大的降低异质结组件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一中网状结构封装胶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实施例二中网状结构封装胶膜结构示意图;
[0024]图3实施例三中网状结构封装胶膜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实施例四中网状结构封装胶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实施例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附图标记为:
[0028]1,封装胶膜;2、通孔;3、玻璃;4、常规封装胶膜;5、网状结构封装胶膜;6、电池;7、背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1

4所示,一种光伏组件用封装胶膜,所述封装胶膜具有多孔网状结构。
[0030]一种光伏组件用封装胶膜,所述封装胶膜1具有多孔网状结构。通过将胶膜开孔,将胶膜的流动性可以降至很低,解决溢白的问题。搭配多孔网状结构的胶膜与常规胶膜配合使用使用,通过正常层压的方式即可实现焊带与电池良好的电接触。常规胶膜通过多孔网状结构的胶膜上的通孔渗透至电池表面形成良好的粘接,即可一步成型,制备方法简单,不需要高温焊接步骤,可以极大的降低异质结组件的成本。
[0031]进一步地,所述封装胶膜1开设有阵列式通孔2。通过将常规胶膜与低流动的开孔胶膜配合使用,层压过程中,常规胶膜通过开孔位置渗透至电池片表面,与电池片形成较好的粘接,而常规胶膜与玻璃也具有较好的粘接,从而保证组件的可靠性,提高组件的使用寿
命。
[0032]进一步地,所述通孔2为菱形孔,圆形孔,椭圆形孔,方形孔或三角形孔中的一种。将通孔2设计为有规律的阵列式通孔2,且通孔2的形状为规则形状,可以根据使用需要选择针对性开孔,开模模具易制造,操作简便,提升常规规胶膜通过开孔位置渗透至电池片表面均匀性和粘接力。
[0033]进一步地,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通孔2的面积不小于3.14mm2,限定通孔2的面积大小不小于3.14mm2,确保常规胶顺利的从通孔2位置渗透至电池片表面。
[0034]进一步地,所述的通孔2的面积占封装胶膜1的表面积3%~30%,用以在保证传质效果的前提下,节约成本。
[0035]进一步地,相邻通孔2的中心点最小间距不小于2mm。限定相邻通孔2的中心点最小间距,避免相邻通孔2的常规胶渗入时相互干扰,提高渗透均匀性,并保证网状结构胶膜的强度。
[003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0037]实施例1:
[0038]本实施例结构如图1,胶膜厚度50微米,其开设阵列式的通孔为圆形孔,通孔面积为3.14mm2,横向相邻的阵列式通孔中心点间距为10mm,纵向相邻的阵列式通孔中心点间距为8mm。
[0039]实施例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用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胶膜(1)具有多孔网状结构,所述封装胶膜(1)开设有阵列式通孔(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用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为菱形孔,圆形孔,椭圆形孔,方形孔或三角形孔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用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2)的面积不小于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志超吕松黄宝玉张刚徐炜琴刘俊陈书亮杨求平吴斌吴丰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斯威克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