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796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2 17:09
本公开提供一种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主体;支撑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中;线圈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第一表面上;引出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并且连接到所述线圈部;以及过孔,贯穿所述支撑部以将所述线圈部的内端部与所述引出部的内端部彼此连接,其中,所述线圈部包括:第一导电层,嵌在所述支撑部中并且具有暴露于或面向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表面;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第一表面上;以及第三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并且从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表面突出。并且从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表面突出。并且从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表面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组件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12月2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

2020

0166988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0002]本公开涉及一种线圈组件。

技术介绍

[0003]电感器(一种线圈组件)是在电子装置中与电阻器和电容器一起使用的典型的无源电子组件。
[0004]随着电子装置逐渐获得更高水平的性能并且变得更小,在电子装置中使用的电子组件的数量增加,同时电子组件被小型化。
[0005]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薄膜型线圈组件的情况下,平面螺旋线圈图案分别形成在支撑部的两个表面上。分别形成在支撑部的两个表面上的线圈图案通过贯穿支撑部的过孔彼此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可减薄的线圈组件。
[0007]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支撑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中;线圈部,具有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第一表面上的至少一匝;引出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并且连接到所述线圈部;以及过孔,贯穿所述支撑部以将所述线圈部的内端部与所述引出部的内端部彼此连接。所述线圈部包括:第一导电层,嵌在所述支撑部中并且具有暴露于或面向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表面;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第一表面上;以及第三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并且从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表面突出。
[0008]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支撑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中;线圈部,具有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第一表面上的至少一匝;引出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并且连接到所述线圈部;以及过孔,贯穿所述支撑部以将所述线圈部的内端部与所述引出部的内端部彼此连接。所述线圈部包括:第一导电层,嵌在所述支撑部中;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以及第三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并且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三导电层中的至少一个导电层的金属不同的金属。
[0009]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支撑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中;线圈部,具有至少一匝,所述至少一匝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第一表面上并且围绕所述主体的贯穿所述线圈部和所述支撑部的芯缠绕,所述线圈部包括延伸以暴露于所述主体的第一端表面的外端部;以及引出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通过贯穿所述支撑部的过孔连接到所述线圈部,并且延伸以暴露于所述主体的与所述主体的所
述第一端表面相对的第二端表面。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表面具有槽,所述线圈部包括:第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所述槽中;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以及第三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所述支撑部的第一区域下方的整个空间没有所述引出部,并且所述引出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第二区域上,其中,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芯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端表面之间,并且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芯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二端表面之间。
附图说明
[0010]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被更清楚地理解。
[0011]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0012]图2是沿着图1的线I

I'截取的截面图。
[0013]图3是沿着图1的线II

II'截取的截面图。
[0014]图4是图2的“A”部分的放大图。
[0015]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对应于图2的截面图。
[0016]图6是图5的“B”部分的放大图。
[0017]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对应于图2的截面图。
[0018]图8是图7的“C”部分的放大图。
[0019]图9是图8的“D”部分的放大图。
[0020]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对应于图2的截面图。
[0021]图11是图10的“E”部分的放大图。
[0022]图12是图11的“F”部分的放大图。
[0023]图13A至图13P是示出制造根据本公开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方法的示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本公开的描述中使用的术语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单数术语包括复数形式。本公开的描述的术语“包括”、“包含”、“被构造为”等用于指示存在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它们的组合,并不排除组合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附加特征、数量、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此外,术语“设置在
……
上”、“位于
……
上”等可指示元件位于对象的上方或下方,并不一定意味着元件相对于重力方向位于对象的上方。
[0025]诸如“结合到
……”
、“组合到
……”
等的术语不仅可指示元件彼此直接且物理地接触,而且可包括另一元件介于所述元件之间使得所述元件也与另一元件接触的构造。
[0026]为了便于描述,作为示例指示附图中所示的元件的尺寸和厚度,并且本公开不限于此。
[0027]在附图中,L方向是第一方向或长度(纵向)方向,W方向是第二方向或宽度方向,T方向是第三方向或厚度方向。
[0028]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参照附
图,相同或相应的组件可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0029]在电子装置中,可使用各种类型的电子组件,并且可在电子组件之间使用各种类型的线圈组件以去除噪声或用于其他目的。
[0030]换句话说,在电子装置中,线圈组件可用作功率电感器、高频率电感器、普通磁珠、高频率磁珠(例如,适用于GHz频段)、共模滤波器等。
[0031]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沿着图1的线I

I'截取的截面图,图3是沿着图1的线II

II'截取的截面图。图4是图2的“A”部分的放大图。
[0032]参照图1至图4,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1000可包括主体100、支撑部200、线圈部300、引出部400、第一绝缘层510、第二绝缘层520以及第一外电极600和第二外电极700。
[0033]主体100可形成根据本实施例的线圈组件1000的外型。稍后将描述的支撑部200、线圈部300、引出部400、第一绝缘层510和第二绝缘层520可设置在主体100中。
[0034]主体100整体上可形成为具有六面体形状。
[0035]基于图1至图3的方向,主体100可具有在长度方向L上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在宽度方向W上彼此相对的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组件,包括:主体;支撑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中;线圈部,具有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第一表面上的至少一匝;引出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并且连接到所述线圈部;以及过孔,贯穿所述支撑部以将所述线圈部的内端部与所述引出部的内端部彼此连接,其中,所述线圈部包括:第一导电层,嵌在所述支撑部中并且具有暴露于或面向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表面;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第一表面上;以及第三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并且从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表面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二表面上以覆盖所述引出部;以及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并覆盖所述线圈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绝缘层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第一表面设置在比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低的高度上,并且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第一表面接触,并且具有设置在比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低的高度上的至少一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三导电层包括:第一区域,设置在比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低的高度上;以及第二区域,设置在比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高的高度上,并且所述第二区域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线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三导电层的所述第二区域的线宽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线宽基本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三导电层的所述第二区域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线宽。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第一表面设置在与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表面基本相同的高度上,并且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第一表面接触以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表面上方。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界面的表面粗糙度和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的界面的表面粗糙度基本相同。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三导电层的线宽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线宽基本相同。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第一表面向外延伸以设置到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表面上。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三导电层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一导电
层的线宽。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界面的表面粗糙度、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界面的表面粗糙度以及所述支撑部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的界面的表面粗糙度彼此基本相同。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引出部和所述过孔中的每者包括:第一金属层,设置为与所述支撑部接触;以及第二金属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上,并且所述引出部的所述第一金属层的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绝缘层接触。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引出部的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过孔的所述第一金属层形成为彼此一体化。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中,所述主体的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区域和所述主体的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区域之间具有边界。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还包括:第一外电极,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第一端表面上,以与所述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道暎奉康昱李镇洹朴哉衍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