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消防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97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履带式消防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履带机构、喷头组件、摄像组件和电池组件;机器人本体的后端设有消防水带接口,摄像组件安装于机器人本体的顶面,电池组件安装于机器人本体内部;履带机构安装于机器人本体的两侧;喷头组件包括喷头、喷头安装座、瞄准摄像头、水平旋转伺服电机、竖直旋转伺服电机和连接软管,喷头安装座安装于机器人本体的顶面,水平旋转伺服电机安装于机器人本体内,水平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喷头安装座连接,瞄准摄像头安装于喷头上,喷头与喷头安装座铰接,竖直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喷头连接,连接软管的一端与喷头连接,另一端进入机器人本体内与消防水带接口连接。器人本体内与消防水带接口连接。器人本体内与消防水带接口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消防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器材
,特别涉及一种履带式消防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鉴于国内外消防形势日趋严峻,且在政府大力推动消防产业发展下智能消防产品的需求逐渐扩大。传统的灭火需要消防员进入火场中进行探查、搜救及灭火工作,由于火场情况不明,消防员贸然进入,风险较大。
[0003]因此,急需一种能替代消防员进行火场探查、搜救工作的机器人,降低因火场情况不明而造成的人员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履带式消防机器人,可替代消防员独自进入火场,探明火场情况及确定被困人员位置,且可帮助消防员灭火及对火场进行喷水降温。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履带式消防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履带机构、喷头组件、摄像组件和电池组件;
[0006]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后端设有消防水带接口,摄像组件安装于机器人本体的顶面,电池组件安装于机器人本体内部;
[0007]所述履带机构安装于机器人本体的两侧,履带机构用以带动机器人本体移动;
[0008]所述喷头组件位于机器人本体的前端,喷头组件包括喷头、喷头安装座、瞄准摄像头、水平旋转伺服电机、竖直旋转伺服电机和连接软管,喷头安装座安装于机器人本体的顶面,水平旋转伺服电机安装于机器人本体内,水平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喷头安装座连接,瞄准摄像头安装于喷头上,喷头与喷头安装座铰接,竖直旋转伺服电机安装于喷头安装座,竖直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喷头连接,连接软管的一端与喷头连接,另一端进入机器人本体内与消防水带接口连接;
[0009]电池组件用以为摄像组件、履带机构、瞄准摄像头、水平旋转伺服电机和竖直旋转伺服电机供电。
[0010]本技术的履带式消防机器人,将消防水带接入机器人本体后端的消防水带接口,然后操控机器人进入火场内,摄像组件、瞄准摄像头、水平旋转伺服电机和竖直旋转伺服电机均与外界控制终端电性连接,消防员通过控制终端即可查看摄像组件和瞄准摄像头所拍摄的画面,进而操控水平旋转伺服电机和竖直旋转伺服电机工作,使喷头对准起火处,再打开消防栓的阀门,使消防栓内的水通过消防水带和连接管从喷头喷出,辅助消防员灭火。
[0011]进一步,所述摄像组件包括红外摄像头、旋转底座和图像传输模块,所述旋转底座安装于机器人本体顶面,红外摄像头安装于旋转底座,红外摄像头与图像传输模块电性连接,图像传输模块用以将红外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传输至外界控制终端。通过设置摄像组件,
消防员通过控制终端可清楚掌握火场情况,及时发现被困人员,提高营救效率。
[0012]进一步,还包括雷达生命探测仪和雷达波发射器,雷达生命探测仪安装于机器人本体上,雷达生命探测仪与雷达波发射器电性连接,雷达波发射器用以将雷达生命探测仪的探测信息传输至外界控制终端。通过设置雷达生命探测仪,使得消防员可通过控制终端准确找到被困人员的位置,提高营救效率。
[0013]进一步,还包括前照明灯、侧照明灯和后示宽灯,所述前照明灯安装于机器人本体的前端,后示宽灯安装于机器人本体的后端,侧照明灯安装于机器人本体前端的两侧,前照明灯、侧照明灯和后示宽灯分别与电池组件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照明灯和侧照明灯,提高红外摄像头和瞄准摄像头所拍摄图像的清晰程度,方便消防员清楚了解火场情况,后示宽灯确保火场内人员可容易辨认出机器人。
[0014]进一步,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部设有安装腔和可拆卸盖板,电池组件收容于安装腔内,可拆卸盖板密封安装腔。电池组件采用72V锂电池,可拆卸安装,当电池组件的电量不足时,机器人离开火场,消防员对电池组件进行更换,即可让机器人继续工作。
[0015]进一步,所述喷头的喷口为鸭嘴型喷口。通过采用鸭嘴型喷口,使得喷出来的水柱呈扁平状,辐射范围广。
[0016]进一步,所述连接软管上设有高压水泵,所述高压水泵位于机器人本体内,当消防水带内的水压不足时,启动高压水泵,增强水柱的压力。
[0017]进一步,所述履带机构包括履带、前履带轮、后履带轮、多个承重轮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安装于机器人本体,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前履带轮连接,后履带轮和多个承重轮分别与机器人本体连接,多个承重轮位于前履带轮和后履带轮之间,前履带轮的直径大于后履带轮的直径,前履带轮、后履带轮和多个承重轮通过履带连接,伺服电机与外界控制终端电性连接。
[0018]进一步,还包括液氮降温机构,所述液氮降温机构包括液氮瓶、喷管、喷头和电磁阀,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前端开设固定槽,液氮瓶放置于固定槽内,喷管的一端与液氮瓶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喷头连通,喷头上设有电磁阀,电磁阀与外界控制终端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液氮降温机构,当机器人在火场工作时间较长,温度较高时,控制终端可打开电池阀使液氮瓶内的液氮喷出,对机器人进行降温,避免因温度过高影响机器人工作。
[0019]进一步,所述水平旋转伺服电机的旋转范围为0
°‑
270
°
,竖直旋转伺服电机的旋转范围为0
°‑
120
°

[0020]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的履带式消防机器人,可替代消防员独自进入火场,探明火场情况及确定被困人员位置,且可帮助消防员灭火及对火场进行喷水降温,降低消防员探明火场情况或搜救时产生的人身安全风险,提高火场侦察效率,提高灭火效率,加强火场内人员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履带式消防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履带式消防机器人的侧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履带式消防机器人的后视图。
[0025]机器人本体1、消防水带接口11、喷头21、喷头安装座22、瞄准摄像头23、连接软管24、鸭嘴型喷口25、红外摄像头31、旋转底座32、履带41、前履带轮42、后履带轮43、承重轮44、前照明灯51、后示宽灯52、侧照明灯53。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履带式消防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履带机构、喷头组件、摄像组件、电池组件、雷达生命探测仪、雷达波发射器、前照明灯51、后示宽灯52和侧照明灯53。
[002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机器人本体的后端设有消防水带接口11,喷头组件位于机器人本体的前端,喷头组件包括喷头21、喷头安装座22、瞄准摄像头23、水平旋转伺服电机、竖直旋转伺服电机和连接软管24,喷头安装座安装于机器人本体的顶面,水平旋转伺服电机安装于机器人本体内,水平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喷头安装座连接,瞄准摄像头安装于喷头上,喷头与喷头安装座铰接,竖直旋转伺服电机安装于喷头安装座,竖直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喷头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履带机构、喷头组件、摄像组件和电池组件;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后端设有消防水带接口,摄像组件安装于机器人本体的顶面,电池组件安装于机器人本体内部;所述履带机构安装于机器人本体的两侧,履带机构用以带动机器人本体移动;所述喷头组件位于机器人本体的前端,喷头组件包括喷头、喷头安装座、瞄准摄像头、水平旋转伺服电机、竖直旋转伺服电机和连接软管,喷头安装座安装于机器人本体的顶面,水平旋转伺服电机安装于机器人本体内,水平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喷头安装座连接,瞄准摄像头安装于喷头上,喷头与喷头安装座铰接,竖直旋转伺服电机安装于喷头安装座,竖直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喷头连接,连接软管的一端与喷头连接,另一端进入机器人本体内与消防水带接口连接;电池组件用以为摄像组件、履带机构、瞄准摄像头、水平旋转伺服电机和竖直旋转伺服电机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组件包括红外摄像头、旋转底座和图像传输模块,所述旋转底座安装于机器人本体顶面,红外摄像头安装于旋转底座,红外摄像头与图像传输模块电性连接,图像传输模块用以将红外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传输至外界控制终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雷达生命探测仪和雷达波发射器,雷达生命探测仪安装于机器人本体上,雷达生命探测仪与雷达波发射器电性连接,雷达波发射器用以将雷达生命探测仪的探测信息传输至外界控制终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消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照明灯、侧照明灯和后示宽灯,所述前照明灯安装于机器人本体的前端,后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超宝钟文焯肖正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超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