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称重厢式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6538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厢式运输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称重厢式运输车,包括运输车本体,所述运输车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运输车车厢,所述运输车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一固定装置,所述运输车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二固定装置,所述运输车车厢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环形称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四组第一固定装置,可以起到固定运输车车厢的作用,防止运输车车厢错位滑动,固定卡块卡接于固定卡槽的内部,当装货物时,运输车车厢会因为重力向下滑动,设置的固定卡块和固定卡槽起到了固定的作用,设置的支撑板为直角板,可以起到辅助固定运输车车厢的作用,使稳定的更加牢固。使稳定的更加牢固。使稳定的更加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称重厢式运输车


[0001]本技术涉及厢式运输车
,特别是一种可称重厢式运输车。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近年来的电子商务市场的扩大和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在物流仓库中处理的货物的零散化不断发展,与此相伴,物流服务多样化、复杂化,与收集物品等相关的作业成本增加,在货物装上车厢时往往无法精确的计算货物的重量,会导致货车超载,造成损失。
[0003]因此,需要一种可称重厢式运输车,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称重厢式运输车。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称重厢式运输车,包括运输车本体,所述运输车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运输车车厢,所述运输车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一固定装置,所述运输车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二固定装置,所述运输车车厢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环形称重传感器。
[0006]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一个固定安装板,所述固定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直角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搭接于运输车车厢四角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卡块,所述固定卡块的长度与支撑板的长度相同。
[0007]可选的,所述运输车车厢的外表面开设有四个固定卡槽,四个所述固定卡槽呈对称排布,四个所述固定卡槽的内部插接于相对应的固定卡块的外表面。
[0008]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外表面套接有一个套筒,所述套筒为内部中空的柱体,所述套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安装板,所述套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内部留有空腔。
[0009]可选的,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内壁与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于套筒的内壁。
[0010]可选的,两个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阻尼片,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阻尼片。
[0011]可选的,四个所述环形称重传感器的一侧固定连接于运输车本体的上表面,四个所述环形称重传感器呈线性阵列排布。
[0012]可选的,所述固定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四个第一安装孔,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部均插接有第一螺栓,所述固定安装板的一侧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于运输车本体的上表面。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四个第二安装孔,四个所述第二安装孔的
内部均插接有一个第二螺栓,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于运输车车厢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开设有四个第三安装孔,四个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内部均插接有一个第三螺栓,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通过第三螺栓固定连接于运输车本体的上表面。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四组第一固定装置,可以起到固定运输车车厢的作用,防止运输车车厢错位滑动,运输车车厢上设置的有固定卡槽,固定卡块卡接于固定卡槽的内部,当装货物时,运输车车厢会因为重力向下滑动,设置的固定卡块和固定卡槽起到了固定的作用,设置的支撑板为直角板,可以起到辅助固定运输车车厢的作用,使稳定的更加牢固。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四个环形称重传感器可以称量运输车车厢内部货物的重量,与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配合使用,本装置实用性强,检测结果精准,方便使用。
[0017]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二固定装置可以起到对运输车车厢固定的作用,当装货物时,运输车车厢会因为重力向下滑动,第一滑杆和第一滑块会在套筒的内部滑动,起到了固定运输车车厢的作用,本装置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第二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第二固定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

运输车本体,2

运输车车厢,201

固定卡槽,3

第一固定装置,301
‑ꢀ
固定安装板,302

支撑板,303

固定卡块,4

第二固定装置,401

第一安装板, 402

第一伸缩杆,403

第一滑块,404

套筒,405

第二滑块,406

第二伸缩杆, 407

第二安装板,408

限位块,5

环形称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6]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可称重厢式运输车,包括运输车本体1,运输车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运输车车厢2,运输车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一固定装置3,运输车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二固定装置4,运输车车厢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环形称重传感器5。
[002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固定装置3包括一个固定安装板301,固定安装板3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板302,支撑板302为直角板,支撑板302的一侧搭接于运输车车厢2四角处,支撑板3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卡块303,固定卡块303的长度与支撑板302的长度相同,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四组第一固定装置3,可以起到
固定运输车车厢2的作用,防止运输车车厢2错位滑动,运输车车厢2上设置的有固定卡槽201,固定卡块 303卡接于固定卡槽201的内部,当装货物时,运输车车厢2会因为重力向下滑动,设置的固定卡块303和固定卡槽201起到了固定的作用,设置的支撑板302 为直角板,可以起到辅助固定运输车车厢2的作用,使稳定的更加牢固。
[002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运输车车厢2的外表面开设有四个固定卡槽201,四个固定卡槽201呈对称排布,四个固定卡槽201的内部插接于相对应的固定卡块303的外表面。
[002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固定装置4包括第一安装板401,第一安装板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伸缩杆402,第一伸缩杆4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滑块403,第一滑块403的外表面套接有一个套筒404,套筒404为内部中空的柱体,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称重厢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车本体(1),所述运输车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运输车车厢(2),所述运输车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一固定装置(3),所述运输车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二固定装置(4),所述运输车车厢(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环形称重传感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称重厢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3)包括一个固定安装板(301),所述固定安装板(3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板(302),所述支撑板(302)为直角板,所述支撑板(302)的一侧搭接于运输车车厢(2)四角处,所述支撑板(3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卡块(303),所述固定卡块(303)的长度与支撑板(302)的长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称重厢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车厢(2)的外表面开设有四个固定卡槽(201),四个所述固定卡槽(201)呈对称排布,四个所述固定卡槽(201)的内部插接于相对应的固定卡块(303)的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称重厢式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4)包括第一安装板(401),所述第一安装板(4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伸缩杆(402),所述第一伸缩杆(4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滑块(403),所述第一滑块(403)的外表面套接有一个套筒(404),所述套筒(404)为内部中空的柱体,所述套筒(40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滑块(405),所述第二滑块(4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伸缩杆(406),所述第二伸缩杆(40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永攀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粤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