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酸适配体识别的肿瘤外泌体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外泌体检测
,特别是一种核酸适配体识别的肿瘤外泌体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行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前列。检测肿瘤组织分泌进入血液等体液中生物标志物的液体活检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肿瘤诊断新方法。该方法具有采样创伤小、检测方便等优势,是肿瘤早期诊断比较理想的方法。在肿瘤液体活检中,检测标志物的选择至关重要。外泌体是一种细胞主动分泌的直径为30
‑
150 nm的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囊泡,是介导蛋白质、核酸和代谢物在细胞间进行传递的重要通信介质,研究表明,它与肺癌的发生及转移等过程密切相关。肿瘤外泌体携带有大量肿瘤细胞的信息,如其表面含有多种肿瘤细胞特有的跨膜蛋白及受体,内部装载有大量肿瘤miRNA、DNA、蛋白等分子,因此,血液中的肿瘤外泌体是一种非常有应用潜力的一种肿瘤标志物。
[0003]目前的外泌体检测方法主要有纳米颗粒追踪分析法(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酸适配体识别的肿瘤外泌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识别肿瘤外泌体的发夹状探针H1、荧光分子FAM修饰的第一信号探针H2和TAMRA修饰的第二信号探针H3,当存在肿瘤外泌体时,肿瘤外泌体与发夹状探针H1的核酸适配体部分结合,打开发夹状探针H1,释放杂交链式反应所需的触发序列I,引发第一信号探针H2和第二信号探针H3发生杂交链式反应形成长的双链,第一信号探针H2的荧光分子FAM和第二信号探针H3上的荧光分子TAMRA在形成的双链上彼此靠近,并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伴随着荧光分子TAMRA荧光信号的增加,而荧光分子FAM荧光信号降低,两者的荧光差异与体系中的肿瘤外泌体的浓度正相关,通过荧光分子FAM和TAMRA荧光信号比值即可对肿瘤外泌体进行定量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适配体识别的肿瘤外泌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夹状探针H1是由核酸适配体序列apt和杂交链式反应的触发序列I通过延长序列形成发夹结构,触发序列I由于分子内的核酸杂交处于锁定状态;发夹状探针H1中的核酸适配体序列apt与肿瘤外泌体结合后,释放杂交链式反应所需的触发序列I。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适配体识别的肿瘤外泌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探针H2和第二信号探针H3序列存在部分互补,在第一信号探针H2的3
’
端和第二信号探针H3的环部分别修饰能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荧光分子FAM和TAMR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适配体识别的肿瘤外泌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识别探针的制备:将含有核酸适配体序列apt与触发序列I的探针溶解于含有250 nM葡萄糖、5 mM MgCl2·
6H2O的PBS缓冲溶液中,探针浓度为400 nM,将该溶液至于涡旋混合仪上30 s混匀,然后置于水浴中,逐渐升温至90℃,10 min后取出,缓慢冷却至室温,利用核酸的互补杂交反应,得发夹状探针H1,即识别探针;(2)、信号探针的制备:用含有250 nM葡萄糖、5 mM MgCl2·
6H2O的PBS缓冲溶液分别溶解荧光分子FAM修饰的第一信号探针H2和荧光分子TAMRA修饰的第二信号探针H3,第一信号探针H2和第二信号探针H3的浓度均为800 nM,涡旋混合仪上30 s混匀,然后置于水浴中,逐渐升高温度至90℃,10 min后取出,缓慢冷却至室温,然后分别与相同量的第一信号探针H2和第二信号探针H3混合,涡旋混合仪上30 s混匀,即得信号探针;(3)、肿瘤外泌体检测:在细胞溶液中加入上述步骤制备的识别探针和信号探针,其中,识别探针的浓度和信号探针的浓度比为1:4,反应3h,当没有肿瘤外泌体存在时,识别探针中的触发序列I不能触发信号探针的杂交链式反应,此时荧光分子FAM和TAMRA距离较远,检测不到FAM和TAMRA之间的FRET信号,当存在肿瘤外泌体时,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反应液在480 nm激发光激发下,荧光分子FAM和TAMRA的荧光发射强度,实现对肿瘤外泌体进行定量检测。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核酸适配体识别的肿瘤外泌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肿瘤外泌体为肺癌A549细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酸适配体识别的肿瘤外泌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肺癌A549细胞培养及外泌体提取:用含有质量浓度10%的无外泌体胎牛血清FBS的RPMI 1640培养基作为细胞培养液,培养液中补加质量浓度1%的青霉素或链霉素,将肺癌A549细胞在含有体积浓度5%的二氧化碳恒温箱中培养,温度为37℃,当细胞生长至80
‑
90%
时,收集细胞上清液;将收集的细胞上清液用离心超滤法分离纯化其中的细胞外泌体,具体为:在2500 g的离心条件下,对收集的细胞上清液进行离心30 min,然后将上清用0.22 m的超滤膜进行过滤,除去其中的细胞碎片,接着在5000 g的条件下,用100 kDa的超滤管对收集液进行离心处理30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史进进,张开翔,刘军杰,张振中,褚梦雨,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