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称重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30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头称重灌装机,属于灌装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连接板,连接板连接有推动臂,微型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连接转轴,连接转轴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内开设有出液腔,出液腔贯通连接有出液管口,微型电缸输出端连接有推杆,推杆连接有封堵块,输液管内开设有输液腔,输液管贯通连接有存液箱,通过设置微型电缸,从而借助微型电缸对封堵块进行控制,以便封堵块能够对输液管进行封堵,从而控制灌装液体的流动,借助微型电机,微型电机能够控制出液管进行转动,从而能够使得出液管口朝向向上,以便能够在生产结束后,避免出现滴液的情况发生,以便能够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同时避免造成浪费,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称重灌装机


[0001]本技术涉及灌装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双头称重灌装机。

技术介绍

[0002]灌装机的出现,给生产厂家带来了极大的生产效益、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灌装机的发展市场目前已扩大到横跨我国数十个行业,可以灌装不同液体及流体的产品,例如清洗液、口服液、消毒液、酒水、注射液、农药、医药、香水、食用油、润滑油及特殊行业的液体以及膏体等。
[0003]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灌装食用油或者润滑油等流动性较差的液体来说,在灌装结束后,出液口会被密封确保液体不会流动出来,然而由于流动性较差,随着时间的增加,附着在出液口口壁上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持续下移,从而导致在灌装结束后会存在滴液的情况发生,这样无法达到清洁生产,并且会造成浪费,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双头称重灌装机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能够在生产结束后,避免出现滴液的情况发生,以便能够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同时避免造成浪费,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0005]本技术要解决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头称重灌装机,包括:
[0006]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有推动臂;
[0007]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内开设有出液腔,所述出液腔贯通连接有出液管口;
[0008]微型电缸,所述微型电缸输出端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连接有封堵块;
[0009]输液管,所述输液管内开设有输液腔,所述输液管贯通连接有存液箱;
[0010]所述微型电机设置于连接板上,所述连接转轴贯穿于连接板且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微型电缸通过连接杆与出液管连接,所述封堵块能够插入出液腔内,所述输液管插入出液腔且输液腔与出液腔相互贯通,所述封堵块与输液管插入出液腔部分大小位置相互匹配。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存液箱以及推动臂设置于设置腔内,所述设置腔开设于操作箱内,所述操作箱上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存液箱贯通,所述设置腔内设置有调节电缸,所述调节电缸输出端连接有调节推杆,所述调节推杆连接有推动臂。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进液口从而能够方便向存液箱中注入液体,借助调节电缸从而能够便于控制推动臂的高度,进而便于控制出液管的高度方便适应不同高度的承载瓶。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箱开设有调节开口,所述连接板穿过调节开口位于操作箱外侧。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方便进行灌装操作。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箱设置于承载座上,所述承载座上设置有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内开设有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驱动转轴,所述第一驱动转轴连接有第一驱动转辊,所述第一开槽内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一从动转轴,所述第一从动转轴连接有第一从动转辊,所述第一驱动转轴与若干第一从动转轴外套装有第一联动带。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驱动转辊进行转动,在第一联动带的作用下能够带动若干第一从动转辊进行转动,方便带动放置于上方的承载瓶进行移动。
[001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载座上设置有重力感应器,所述重力感应器上设置有电子控制器,所述重力感应器与电子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器与微型电机以及微型电缸电性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重力感应器对承载瓶中承载的液体重量进行称量,当达到要求后,借助电子控制器对微型电缸以及微型电机进行控制。
[00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重力感应器上设置有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内开设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内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驱动转轴,所述第二驱动转轴连接有第二驱动转辊,所述第二开槽内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二从动转轴,所述第二从动转轴连接有第二从动转辊,所述第二驱动转轴与若干第二从动转轴外套装有第二联动带。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二驱动转辊进行转动,在第二联动带的作用下能够带动若干第二从动转辊进行转动,方便带动放置于上方的承载瓶进行移动,使承载瓶移动至出液管口下方。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2]1、通过设置微型电缸,从而借助微型电缸对封堵块进行控制,以便封堵块能够对输液管进行封堵,从而控制灌装液体的流动,借助微型电机,微型电机能够控制出液管进行转动,从而能够使得出液管口朝向向上,以便能够在生产结束后,避免出现滴液的情况发生,以便能够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同时避免造成浪费,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示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技术操作箱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0028]图6是本技术第一承载板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本技术第二承载板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连接板;2、推动臂;3、微型电机;4、连接转轴;5、出液管;6、出液腔;7、出液管口;8、微型电缸;9、推杆;10、封堵块;11、连接杆;12、输液管; 13、输液腔;14、存液箱;15、设置腔;16、操作箱;17、进液口;18、调节推杆;19、调节电缸;20、调节开口;21、承载座;22、
第一承载板;221、第一开槽;222、第一驱动电机;223、第一驱动转轴;224、第一驱动转辊;225、第一从动转轴;226、第一从动转辊;227、第一联动带;23、重力感应器;24、第二承载板;241、第二开槽;242、第二驱动电机;243、第二驱动转轴;244、第二驱动转辊;245、第二从动转轴;246、第二从动转辊;247、第二联动带;25、电子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经申请人的研究分析,在使用灌装机对食用油或者润滑油等流动性较差的体液进行灌装时,通常情况下,灌装结束后会对出液口进行封堵从而避免灌装液体继续流出,但是由于液体的流动性较差,随着时间的增加,在重力的作用下,附着在出液口口壁以及出液管的灌装液体会逐渐下移,从而会导致在灌装结束后出现滴液的情况,这样无法达到清洁生产,同时会造成浪费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双头称重灌装机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003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3]结合附图1

7所示,一种双头称重灌装机包括连接板1、推动臂2、微型电机3、连接转轴4、出液管5、出液腔6、出液管口7、微型电缸8、推杆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称重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有推动臂;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内开设有出液腔,所述出液腔贯通连接有出液管口;微型电缸,所述微型电缸输出端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连接有封堵块;输液管,所述输液管内开设有输液腔,所述输液管贯通连接有存液箱;所述微型电机设置于连接板上,所述连接转轴贯穿于连接板且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微型电缸通过连接杆与出液管连接,所述封堵块能够插入出液腔内,所述输液管插入出液腔且输液腔与出液腔相互贯通,所述封堵块与输液管插入出液腔部分大小位置相互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称重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液箱以及推动臂设置于设置腔内,所述设置腔开设于操作箱内,所述操作箱上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存液箱贯通,所述设置腔内设置有调节电缸,所述调节电缸输出端连接有调节推杆,所述调节推杆连接有推动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头称重灌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开设有调节开口,所述连接板穿过调节开口位于操作箱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艺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墨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