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板转运载具及光伏组件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417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8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背板转运载具及光伏组件生产线,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用于简化背板转运工艺以及提高背接触电池组件的品质。背板转运载具包括承载结构、多个气动真空发生器以及多个储气结构,承载结构具有背板承载面。背板承载面具有多组吸附孔,多个气动真空发生器和多个储气结构设在承载结构上与背板承载面相对的一面。每个气动真空发生器的进气管路与相应储气结构连通,每个气动真空发生器的负压管路与相应组吸附孔连通,每个气动真空发生器的排气管路与外界连通。光伏组件生产线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提的背板转运载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背板转运载具用于在制造背接触电池组件过程中转运背板。过程中转运背板。过程中转运背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板转运载具及光伏组件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
,尤其涉及一种背板转运载具及光伏组件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背接触电池是一种遮光少,转换率高的太阳能电池,通常在背接触电池背面设有起保护和支撑作用的背板。
[0003]目前,在背接触电池组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背板在多个工位进行转运。背板在转运过程中容易变得翘曲或凹凸不平,使得背板所具有的平面度降低。为了确保背板的平面度,需要增加平整背板的工艺。
[0004]而且,背板一般为叠层结构,在转运过程中,背板所具有的层与层之间有时会出现滑动问题,使得背接触电池无法准确与背板对位。此时,会降低最终制成的背接触电池组件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板转运载具及光伏组件生产线,用于简化背板转运工艺以及提高背接触电池组件的品质。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背板转运载具。本技术提供的背板转运载具包括承载结构、多个气动真空发生器以及多个储气结构。承载结构具有背板承载面。背板承载面具有多组吸附孔。多个气动真空发生器和多个储气结构设在承载结构上与背板承载面相对的一面。每个气动真空发生器的进气管路与相应储气结构连通。每个气动真空发生器的负压管路与相应组吸附孔连通。每个气动真空发生器的排气管路与外界连通。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将本技术提供的背板转运载具应用于转运背板时,可以将背板放置在背板转运载具的背板承载面上,背板与背板承载面上的多组吸附孔相对应。气动真空发生器的进气管路与相应储气结构连通,负压管路与相应组吸附孔连通,排气管路与外界连通,使得气动发生器在相应的储气结构的供气下可以实现对吸附孔的抽真空,降低吸附孔内的压强至负压。吸附孔内的气体与外界常压大气形成内外压强差,被放置在吸附孔上的背板被牢牢吸附在背板转运载具上。基于此,在背接触电池的生产工艺过程中,被牢牢吸附在背板转运载具上的背板处于平整状态,减少了在背接触电池生产工艺过程中用于平整背板的工艺步骤。此外,当背板为层叠结构时,背板被牢牢吸附在背板转运载具上后,层与层之间不易发生滑动,从而使得背接触电池与背板之间可以实现准确定位,提高了背接触电池在背板上的定位精确度。由此可见,在整个背接触电池的生产工艺过程中,背板与背板转运载具可以不分离,从而更加精准地完成背接触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步骤,减少了节拍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背板转运载具利用真空吸附原理承载并转运背板,使得背板或者背接触电池易于从背板转运载具上卸载,便于背接触电池组件返工或者进入下一工序,实现了背板转运载具的循环利用,节约了生产成本。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背板承载面具有至少一个承载区域。同一承载区域内,
沿着承载区域的几何中心到边缘方向,承载区域相应的吸附孔的密度增加。基于此,沿着承载区域的几何中心到边缘方向,承载区域相应的吸附压力也更强,背板边缘也贴合得更稳固,减少了吸附不良导致的背板翘曲或凹凸不平的问题的出现,提高了背接触电池组件在排版和层叠时的定位精确度,减少了因产品质量不良造成的返工次数,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组吸附孔呈规则矩阵结构或离散矩阵结构分布。当一组吸附孔呈规则矩阵结构或离散矩阵结构分布时,背板转运载具可以提供更为均衡的吸附力,更有效地降低背板发生翘曲或凹凸不平的概率,确保了背板的平整状态。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吸附孔为圆形或多边形。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承载结构还具有与各个储气结构连通的至少一个充气口,每个储气结构为单向导通的储气结构。外部的充气装置可以通过充气口向储气结构充气,防止背板转运载具因储气结构内的气体不足或消耗完造成的背板吸附不良。每个储气结构为单向导通的储气结构,进入储气结构的气体只能够沿着气体流通方向流通,储气结构内的压缩气体无法向外界排出,保证了气动真空发生器的正常运行,进而保证了被吸附在背板转运载具上的背板处于平整状态。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储气结构可以包括气罐。气罐与各个充气口连通。气罐具有泄压阀。当气罐具有泄压阀时,在转运过程中,泄压阀保持关闭,气罐与外界不连通。在背板转运载具需要卸载时,可以直接将泄压阀打开,气罐通过打开的泄压阀与外界连通,气罐内的压缩空气排出至外界。气罐内的压缩气体完全排出后,气动真空发生器失去了气源,无法继续对吸附孔抽真空,吸附孔处的气体逐渐由负压变成常压,背板两侧的内外压强差消失,背板从背板转运载具上脱吸附。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储气结构包括与相应气动真空发生器连通的至少一个单向管道。每个单向管道均与相应充气口连通。每个单向管道包括管道以及设在管道上的单向阀。每个储气结构通过单向管道向相应的真空发生器提供气源。每个单向管道都通过相应的储气结构与相应的充气口连通,当背板转运载具在充气时,进入充气口的压缩空气通过各个单向管道向相应的储气结构充入。单向管道通过单向阀来实现气体的单向流通。基于此,进入充气口的气体只能够沿着气体流动方向流通,分别进入各个储气结构内,无法逆向流通,避免了因气体逆向流通造成的背板转运载具吸附力不充足,同时避免了背板因背板转运载具吸附力不足造成的滑动或翘曲,保证了背板的平整状态。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承载结构具有多个内腔。每个内腔与相应组吸附孔连通。每个气动真空发生器的负压管路与相应内腔连通。每个内腔将相应组吸附孔连通至一起,每个气动真空发生器的负压管路可以直接与相应内腔连通。在转运过程中,气动真空发生器在相应的储气结构的供气下可以实现对内腔的抽真空,使得内腔变为负压。相应的,每个内腔连通的各组吸附孔也变为负压,背板两侧形成内外压强差,被放置在吸附孔上的背板被牢牢吸附在背板转运载具上。与气动发生器的负压管路直接与吸附孔连通的方案相比,当承载结构具有内腔时,气动真空发生器的负压管路只需与内腔连通即可,连通方法更为简单方便,承载结构内的气路管道更少,节约了生产成本。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承载结构还包括多个排气结构。每个排气结构至少与相应气动真空发生器的进气管路、相应储气结构或相应内腔连通。每个排气结构为气
阀或阻气塞。由于气动真空发生器需要保持气路畅通并且储气结构不断供气才能实现抽真空,因此将排气结构安装在气动真空发生器的进气管路或相应储气结构均可实现排气。当承载结构具有内腔时,将排气结构直接安装在相应的内腔上即可实现排气。由于背板转运载具利用了真空吸附原理承载并转运背板,当背板转运载具所承载的背板或背接触电池组件进入下一道工序或者需要返工时,背板转运载具可以利用排气结构来实现背板或背接触电池组件的卸载,实现了背板转运载具的循环利用,节约了生产成本。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承载结构上与背板承载面相对的一面还具有多个凹槽。每个气动真空发生器以及相应储气结构设在相应凹槽内。基于此,各个气动真空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板转运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转运载具包括承载结构、多个气动真空发生器以及多个储气结构,所述承载结构具有背板承载面;所述背板承载面具有多组吸附孔,多个所述气动真空发生器和多个所述储气结构设在所述承载结构上与所述背板承载面相对的一面;每个所述气动真空发生器的进气管路与相应所述储气结构连通,每个所述气动真空发生器的负压管路与相应组所述吸附孔连通,每个所述气动真空发生器的排气管路与外界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转运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承载面具有至少一个承载区域;同一所述承载区域内,沿着所述承载区域的几何中心到边缘方向,所述承载区域相应的吸附孔的密度增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转运载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组所述吸附孔呈规则矩阵结构或离散矩阵结构分布;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吸附孔为圆形或多边形。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板转运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结构还具有与各个所述储气结构连通的至少一个充气口,每个所述储气结构为单向导通的储气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板转运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结构包括气罐,所述气罐具有泄压阀;或,每个所述储气结构包括与相应所述气动真空发生器连通的至少一个单向管道,每个所述单向管道均与相应所述充气口连通;每个所述单向管道包括管道以及设在所述管道上的单向阀。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板转运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结构具有多个内腔,每个所述内腔与相应组所述吸附孔连通;每个所述气动真空发生器的负压管路与相应所述内腔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板转运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结构还包括多个排气结构,每个所述排气结构至少与相应所述气动真空发生器的进气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梦龙李华靳玉鹏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