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视觉伺服自动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383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视觉伺服自动定位装置,包括底柱箱、视觉传感器,所述底柱箱的外侧壁开设有通风散热口,所述底柱箱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底柱箱的外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紧固口,所述底柱箱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转动口,所述底柱箱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底凸台。本发明专利技术,调节机构的设置,通过扳块、横凹块、卡接短轴等的共同协作,成功实现了对视觉传感器运动方向的快捷高效控制,极大的提高了视觉传感器的灵活性,使得视觉传感器接收的信息更加广泛、充分,极大的提高了视觉伺服自动定位的精确性,且结构设置精巧、实用,有利于操作、适于推广使用。适于推广使用。适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视觉伺服自动定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视觉伺服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视觉伺服自动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视觉伺服的概念,常见于机器人技术方面的研究,人们想把“伺服机构”当个得心应手的驯服工具,服从控制信号的要求而动作,在讯号来到之前,转子静止不动,讯号来到之后,转子立即转动,当讯号消失,转子能即时自行停转,由于它的“伺服”性能,因此而得名—伺服系统,视觉伺服,一般指的是,通过光学的装置和非接触的传感器自动地接收和处理一个真实物体的图像,通过图像反馈的信息,来让机器系统对机器做进一步控制或相应的自适应调整的行为,基于其的功能,在定位领域被积极的应用起来。
[0003]现有技术中,基于视觉伺服的自动定位装置成功应用了视觉伺服的原理,提高了自动定位的效率与精确性,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场景,推广前景广阔。
[0004]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基于视觉伺服的自动定位装置中的视觉传感器往往不能有效避免、降低外界或该装置本身机械振动造成的影响,极大影响该装置的自动定位效率与精确性,同时,现有技术中的该装置无法使视觉传感器灵活转动、移动,使得该装置获得的信息有限,影响了该装置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视觉伺服自动定位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视觉伺服自动定位装置,包括底柱箱、视觉传感器,所述底柱箱的外侧壁开设有通风散热口,所述底柱箱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底柱箱的外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紧固口;
[0008]所述底柱箱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转动口,所述底柱箱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底凸台,所述第一转动口贯穿底凸台,所述底凸台的上表面开设有转动凹口,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穿过第一转动口,所述转动凹口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有承接台柱;
[0009]所述承接台柱连接有减振转动机构,所述中心转轴的上端连接有调节机构。
[0010]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中心转轴上端的扳块,所述中心转轴的上部侧壁靠近扳块处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两个横凹块,所述横凹块的上部分垂直方向开设有方形通口,所述横凹块的下部分位于方形通口正下方处开设有圆形通口,所述承接台柱的上端垂直方向开设有内螺纹口,所述内螺纹口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卡接短轴,所述卡接短轴上套接有旋转扳环,所述卡接短轴可穿过圆形通口和方形通口。
[0011]优选地,所述减振转动机构包括开设在承接台柱上表面的圆环槽,所述圆环槽的
槽底等距离开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远离承接台柱的一端与底柱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孔靠近圆环槽的槽底面处的侧壁内嵌有第一环磁块。
[0012]优选地,所述减振转动机构还包括转动连接在圆环槽侧壁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底环柱和顶转盘,所述顶转盘的横截面积大于承接台柱的横截面积,所述顶转盘超出承接台柱上表面的部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减振腔体,所述减振腔体的外侧面开设有第一通口,所述减振腔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减振腔体内侧面的一端与视觉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视觉传感器可穿过第一通口。
[0013]优选地,所述转动组件的上表面开设有垂直方向上的等距离的若干个对滑动孔,所述对滑动孔靠近承接台柱处的内侧壁内嵌有第二环磁块,所述第一环磁块与第二环磁块的磁极相反。
[0014]优选地,所述螺纹柱的中心开设有垂直通口,所述中心转轴可穿过垂直通口。
[0015]优选地,所述转动组件的上表面靠近螺纹柱处固定连接有凸柱,所述凸柱的上端朝向中心转轴处固定连接有卡接横板,所述卡接横板可穿过横凹块的中间凹口。
[0016]优选地,所述卡接横板的上表面靠近横凹块处开设有下凹口,所述下凹口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下凹口内底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凸块。
[0017]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1、调节机构的设置,通过扳块、横凹块、卡接短轴等的共同协作,成功实现了对视觉传感器运动方向的快捷高效控制,极大的提高了视觉传感器的灵活性,使得视觉传感器接收的信息更加广泛、充分,极大的提高了视觉伺服自动定位的精确性,且结构设置精巧、实用,有利于操作、适于推广使用。
[0019]2、减振转动机构的设置,通过转动组件、承接台柱、减振腔体等的共同协作,利用了第一弹簧的伸缩性,极大的降低了视觉传感器的振动幅度,保障了视觉传感器的稳定性,极大的提高了其采集信息的效率,且减振腔体紧贴的外侧壁根据所需转动,提高了视觉传感器在本装置受到外界撞击时的稳定性,也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
[0020]3、通过对滑动孔、滑动孔、第一环磁块等的共同协作,利用了第一环磁块与第二环磁块的磁极相反、相互吸引,使得当需要视觉传感器在垂直方向上运动时,轻轻旋动转动组件,能保证滑动孔与对滑动孔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成功保障了视觉传感器向下运动,结构设置精巧,便于操作,极大提高了本装置的灵活性、智能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视觉伺服自动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视觉伺服自动定位装置的剖视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视觉伺服自动定位装置中限位柱与底柱箱的连接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视觉伺服自动定位装置中滑动孔与承接台柱的连接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视觉伺服自动定位装置中减振腔体与第一弹簧的连接示意图。
[0027]图中:1、底柱箱;101、通风散热口;102、电机;103、固定板;104、紧固口;2、底凸台;201、螺纹柱;202、承接台柱;203、滑动孔;204、第一环磁块;205、限位柱;206、垂直通口;207、中心转轴;208、扳块;209、横凹块;210、方形通口;211、卡接短轴;212、旋转扳环;3、转动组件;301、对滑动孔;302、第二环磁块;303、凸柱;304、卡接横板;305、卡接凸块;4、减振腔体;401、第一弹簧;402、视觉传感器;403、第一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参照图1

6所示,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视觉伺服自动定位装置,包括底柱箱1、视觉传感器402,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视觉传感器402是现有技术中视觉伺服自动定位装置的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视觉伺服自动定位装置,包括底柱箱(1)、视觉传感器(40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柱箱(1)的外侧壁开设有通风散热口(101),所述底柱箱(1)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02),所述底柱箱(1)的外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103),所述固定板(103)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紧固口(104);所述底柱箱(1)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转动口,所述底柱箱(1)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底凸台(2),所述第一转动口贯穿底凸台(2),所述底凸台(2)的上表面开设有转动凹口,所述电机(1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中心转轴(207),所述中心转轴(207)穿过第一转动口,所述转动凹口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柱(201),所述螺纹柱(201)螺纹连接有承接台柱(202);所述承接台柱(202)连接有减振转动机构,所述中心转轴(207)的上端连接有调节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视觉伺服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中心转轴(207)上端的扳块(208),所述中心转轴(207)的上部侧壁靠近扳块(208)处等距离固定连接有两个横凹块(209),所述横凹块(209)的上部分垂直方向开设有方形通口(210),所述横凹块(209)的下部分位于方形通口(210)正下方处开设有圆形通口,所述承接台柱(202)的上端垂直方向开设有内螺纹口,所述内螺纹口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卡接短轴(211),所述卡接短轴(211)上套接有旋转扳环(212),所述卡接短轴(211)可穿过圆形通口和方形通口(2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视觉伺服自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转动机构包括开设在承接台柱(202)上表面的圆环槽,所述圆环槽的槽底等距离开设有滑动孔(203),所述滑动孔(203)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柱(205),所述限位柱(205)远离承接台柱(202)的一端与底柱箱(1)的上表面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帅彭秀艳李冰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