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化自动测试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277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实现大批量测试的柔性化自动测试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料机构,上料机构的输出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若干组测试机构、第二升降机构以及下料机构,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均包括龙门式滑台,龙门式滑台的动作端设置依次设置有Z轴直线模组、第一旋转电机、旋转平台以及若干组第一吸嘴,龙门式滑台的一侧设置有直线模组,直线模组的动作端设置有吸盘结构,龙门式滑台的下方设置有三组升降组件,三组升降组件的前端对应设置第一输送线,若干组测试机构均包括第二输送线,第二输送线的上方设置有机械手,第二输送线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输送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测试线的技术领域。应用于测试线的技术领域。应用于测试线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化自动测试线


[0001]本技术应用于测试线的
,特别涉及一种柔性化自动测试线。

技术介绍

[0002]PCB线路板是手机或平板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以及降低产品的返工率,在 PCB线路板组装前需进行一系列的测试,PCB线路板来料前通常排列在托盘上,测试前需将PCB线路板移动到专用的测试板,再将测试板放置在测试柜上进行测试,然而现有技术的测试线模块化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大规模测试要求,产能无法达到500

1000UPH,中国专利号为CN111302055A公开了手机功能自动测试线,其实现了手机功能的自动测试线,然而无法实现批量测试,不能兼容多种规格测试板的测试,同时不具有缓存工位容易造成上料堆积,影响测试效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实现大批量测试的柔性化自动测试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实现大批量测试的柔性化自动测试线。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的输出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若干组测试机构、第二升降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均包括龙门式滑台,所述龙门式滑台的动作端设置依次设置有Z轴直线模组、第一旋转电机、旋转平台以及若干组第一吸嘴,所述龙门式滑台的一侧设置有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的动作端设置有吸盘结构,所述龙门式滑台的下方设置有三组升降组件,三组所述升降组件的前端对应设置第一输送线,若干组所述测试机构均包括第二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的上方设置有机械手,所述第二输送线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线上设置有上料位,所述上料位的两侧设置有顶升组件,所述上料位的前端设置有挡停组件。
[0005]由上述方案可见,PCB线路板产品来料前通常排列在托盘上,所述上料机构作为托盘的转运机构,其中的一组所述第一输送线作为装有PCB线路板产品的托盘的上料机构,其他两组所述第一输送线作为空托盘的下料机构,所述第二输送线作为测试板的上料机构,所述第三输送线作为空测试板的回流机构,当装有PCB线路板产品的托盘输送至对应的所述升降组件上方时,所述升降组件将装有PCB线路板产品的托盘上升至所述龙门式滑台的下方,所述龙门式滑台通过所述第一旋转电机、所述旋转平台以及若干组所述第一吸嘴的配合,将PCB线路板产品吸附至所述第二输送线上的空测试板,将空托盘移动至其他两组所述第一输送线上,所述第二输送线将装有PCB线路板产品的测试板输送至所述上料位,所述挡停组件将装有PCB线路板产品的测试板挡停,所述机械手将装有PCB线路板产品的测试板移动至外部测试柜进行测试,测试完毕后,所述机械手将测试完PCB线路板产品的测试板移动至所述第二输送线上,当测试完PCB线路板产品的测试板移动至所述第二升降机构时,所
述下料机构将取走测试完PCB线路板产品,空测试板通过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移动至所述第三输送线上,实现空测试板的回流。所述柔性化自动测试线采用模块化设计,机械手搬运,灵活搭配,可实现大批量PCB线路板产品的测试。
[0006]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柔性化自动测试线还包括料仓模组,所述料仓模组设置在若干组所述测试机构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输入端,所述料仓模组包括第四输送线,所述第四输送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一顶升块,所述第一顶升块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一夹块,所述第一顶升块的上方设置有四条L形限位块,四条所述L形限位块与测试载盘配合。
[0007]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料仓模组作为测试完PCB线路板产品的测试板的缓存机构,当测试完PCB线路板产品的测试板大批量输送至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前端时,为了避免造成堆积,所述第一驱动气缸驱动所述第一顶升块上升,定顶起测试完PCB线路板产品的测试板,所述第二驱动气缸驱动所述第一顶升块伸出,托住测试完PCB线路板产品的测试板,四条所述L形限位块配合实现测试完PCB线路板产品的测试板叠放的限位固定。
[0008]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上料位的前端设置有若干组缓存位,若干组所述缓存位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驱动气缸,所述第三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二夹块,所述上料位的内侧设置有第四驱动气缸,所述第四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一顶升架,所述第一顶升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销,若干个所述定位销与测试载盘配合。
[0009]由上述方案可见,若干组所述缓存位可作为待测试PCB线路板产品的测试板的缓存,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实现不间断上料测试,所述第四驱动气缸驱动所述第一顶升架向上移动,通过若干个所述定位销与测试载盘配合,所述第三驱动气缸驱动所述第二夹块伸出,从而托住一个待测试PCB线路板产品的测试板,所述第三驱动气缸驱动所述第一顶升架向上移动,通过若干个所述定位销与测试载盘配合,从而托住另一个待测试PCB线路板产品的测试板,因此所述缓存位可缓存至少两个的待测试PCB线路板产品的测试板,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0010]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包括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配合有第一丝杆螺母,所述第一丝杆螺母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五输送线,所述第五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对接配合。
[0011]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第二旋转电机驱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第一丝杆螺母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所述丝杆将回转运动转换为所述第一丝杆螺母的直线运动,从而实现所述支撑架的升降动作。
[0012]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第五输送线的内侧设置有第五驱动气缸,所述第五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二顶升块,所述第二顶升块的上方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五输送线配合。
[0013]由上述方案可见,将PCB线路板产品放置所述第五输送线上的空测试板前,所述第五驱动气缸驱动所述第二顶升块向上运动,从而顶起空测试板,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五输送线配合实现空测试板的限位固定,保证PCB线路板产品能精确放置在空测试板上。
[0014]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丝杆滑台,所述丝杆滑台的动作端设置有第
二顶升架,所述丝杆滑台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左右丝杆,所述左右丝杆上设置有两组方向相反的螺纹结构,两组所述螺纹结构上均配合有第二丝杆螺母,两个所述第二丝杆螺母上均连接有定位块。
[0015]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丝杆滑台实现托盘的升降动作,通过旋转所述左右丝杆调节两个所述第二丝杆螺母之间的间距,两个所述第二丝杆螺母上均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用于托盘的限位固定,兼容不同规格的托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0016]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吸盘结构包括第二安装板和若干个第二吸嘴,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若干个腰型槽,若干个所述第二吸嘴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限位在对应的所述腰型槽上。
[0017]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吸盘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化自动测试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料机构(1),所述上料机构(1)的输出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2)、若干组测试机构(3)、第二升降机构(4)以及下料机构(5),所述上料机构(1)和所述下料机构(5)均包括龙门式滑台(51),所述龙门式滑台(51)的动作端设置依次设置有Z轴直线模组(52)、第一旋转电机(53)、旋转平台(54)以及若干组第一吸嘴(55),所述龙门式滑台(51)的一侧设置有直线模组(56),所述直线模组(56)的动作端设置有吸盘结构(7),所述龙门式滑台(51)的下方设置有三组升降组件(57),三组所述升降组件(57)的前端对应设置第一输送线(58),若干组所述测试机构(3)均包括第二输送线(31),所述第二输送线(31)的上方设置有机械手(32),所述第二输送线(31)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输送线(33),所述第二输送线(31)上设置有上料位(34),所述上料位(34)的两侧设置有顶升组件(35),所述上料位(34)的前端设置有挡停组件(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化自动测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化自动测试线还包括料仓模组(6),所述料仓模组(6)设置在若干组所述测试机构(3)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的输入端,所述料仓模组(6)包括第四输送线(61),所述第四输送线(6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62),所述第一驱动气缸(6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一顶升块(63),所述第一顶升块(63)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驱动气缸(64),所述第二驱动气缸(64)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一夹块(65),所述第一顶升块(63)的上方设置有四条L形限位块(66),四条所述L形限位块(66)与测试载盘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化自动测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位(34)的前端设置有若干组缓存位(37),若干组所述缓存位(37)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驱动气缸(38),所述第三驱动气缸(38)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二夹块(39),所述上料位(34)的内侧设置有第四驱动气缸(301),所述第四驱动气缸(30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一顶升架(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君麦港全敖俊黎勇董争武李庆飞阳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