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变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2759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压变换装置,它包括一个产生脉冲高电平时间及低电平时间分别可调的脉冲信号的信号发生器,一个由上述信号控制的驱动电路,一个继电器,由该继电器控制的一个可控硅可调电子闸,以及用于显示装置工作状况的发光指示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220伏50周的市电或其他交流电降压或变换成脉冲电压,可适用各种目的,例如加在电风扇上,使之产生模拟自然风,或加在电热器具上,达到保温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兼有节电效果。(*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压变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式的电压变换装置。目前,作为提供电器设备电源的220伏50周交流源在任何电器设备作负载时都恒定输出220伏的电压,或者输出0伏,即只有两个状态,要么开,要么关。某些电器设备由于使用上的要求,希望有一种交流输出电压可调,且输出高电压的时间和输出低电压的时间分别可控的电压变换装置。因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220伏50周的市电变换成0-220伏50周的电压的电压变换装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220伏50周的市电变换成脉冲高电平时间和低电平时间分别可调的脉冲电压信号的电压变换装置。本技术包括一个可控硅可调电子闸和控制该电子闸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一个能产生脉冲高电平时间及低电平时间分别可调的脉冲信号的信号发生装置,以及由该信号发生装置所控制的一个电磁开关,前述电子闸包括一个带一控制极的可控硅元件,以及连至该控制极从而给可控硅元件提供触发电信号的移相电路,所述电磁开关依靠其触点控制了可控硅元件控制极与移相电路的连接。本技术还进一步包括一个指示其工作状况的发光指示器,和用于驱动该指示器及前述电磁开关的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受前述信号发生装置的信号所控制。利用本技术,可将220伏50周的市电转变成0伏至220伏之间高电平时间及低电平时间皆可调的电压信号。如将此电压信号加在电风扇上,可使电风扇产生近似自然风的风量变化;对于电热毯、电熨斗、电炉、电热杯等家用电器,采用这种电压,可达到保温的效果。同时,利用这种电压,可实现很好的节电效果。另外,本技术产生的电压也可用于各种彩灯、广告灯等。本技术也可作为一个无级变压器,而在本技术内部并不包括任何电源变压器。以下将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从中也可看出本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图;图3是图2装置中A点电压及输入、输出电压的波形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外观图。参见图1,信号发生装置1产生控制信号,控制电磁开关装置2的动作,通过电磁开关装置2的动作来控制可控硅可调电子闸的输出电压V0的变化。工作电压发生装置4给信号发生装置1和电磁开关装置2提供了稳定的工作电压。图2是按照图1的原理框图得到的一个具体实施电路。电压从输入端CT输入,经电容C2、二极管D2-D5、电容C3整流滤波,加在由电阻R6和稳压管D9组成的稳压电路上,最后在稳压管D9上获得一稳定的工作电压。开关K1为电路的电源开关,打开时电路不工作。信号发生装置2包括一个常见的振荡电路,当开关K3闭合时,该电路在其输出端A产生一脉冲电信号。通过调节可变电阻W2和W3,可改变上述脉冲信号的低电平时间及高电平时间,从而改变上述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和周期。当开关K3打开时,A点处于高电平。电阻R3、R5和三极管BG1、BG2构成一个驱动电路5,该电路在信号发生装置2在A点产生的信号的控制下,驱动电磁开关装置2(在这儿为一个继电器J)和构成发光指示器6的发光二极管D7、D8。双向可控硅元件SCR的控制极通过保护电阻R1、触发二极管D1和继电器J的触点连接由电阻R2、W1和电容C1组成的移相电路。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a连接二极管D1,常开触点b通过开关K2连接可控硅SCR的一端,继电器J的公共触点c通过电阻R1连接可控硅SCR的控制极。电感L1用于消除可控硅SCR导通时产生的高次谐波。CZ为输出端。参见图3,其中,UCT为输入端CT处的输入电压,在这儿是一种正弦波。当图2中的K3断开时,A点电压UA1保持为高电平,这时,三极管BG导通,而三极管BG1载止,继电器J的触点a和c接通,在输出端CZ处得到电压Ucz,其波形如图所示。这时,发光二极管D8发光,指示出这种工作状态。调节电阻W1的值,可改变电压Ucz的幅值。当K3闭合时,A点电压UA2为一种方波,如图所示,这时,三极管BG1、BG2轮流导通和截止,使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a、常开触点b交替与公共触点c接通,同时二极管D8、D7轮流发光,表明整个装置处于这种工作状况中。这时,如果开关K2断开,则电压Ucz的波形如图所示为Ucz1;如开关K2闭合,则输出电压为Ucz2,波形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三种输出电压Ucz、Ucz1和Ucz2的平均电压是各不相同的。参见图4,这是本技术的一种外观图。图2中的电路可以做在一块或几块印刷线路板上,固定在图中所示的壳体5中。通过壳体正面上若干开关及旋钮可以调节图2电路中的相应元件,其中,插头6及插座7分别作为该装置的输入、输出端CT和CZ;开关8、9、10分别为图2中的开关K1、K2、K3;旋钮11、12、13分别用于调节图2中可变电阻W1、W2、W3的阻值。指示灯14、15即为发光二极管D1、D7。从图2的电路可以看出,本技术的装置也可用于变换市电以外的其他类型的电压,只要装置中的元件能耐受该种电压即可。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旨在指导本技术的实施。显然,本
中的熟练者对此可作出许多变化和修改,而不致超出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技术的范围。权利要求一种电压变换装置,它包括一个可控硅可调电子闸,及控制该电子闸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个产生脉冲高电平时间及低电平时间分别可调信号的信号发生装置。由上述脉冲信号控制的一个电磁开关。所述可控硅可调电子闸包括一个带有一控制极的可控硅元件以及给该可控硅元件提供触发电信号的移相电路,所述电磁开关控制了可控硅元件的控制极与所述移相电路的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发光指示器,以及驱动所述指示器和电磁开关的驱动电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包括一个输出脉冲高电平时间及脉冲低电平时间分别可调的脉冲电信号的振荡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由所述信号发生装置产生的信号控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变换装置,其特征在子,所述电磁开关为一种继电器。专利摘要一种电压变换装置,它包括一个产生脉冲高电平时间及低电平时间分别可调的脉冲信号的信号发生器,一个由上述信号控制的驱动电路,一个继电器,由该继电器控制的一个可控硅可调电子闸,以及用于显示装置工作状况的发光指示器。本技术可将220伏50周的市电或其他交流电降压或变换成脉冲电压,可适用各种目的,例如加在电风扇上,使之产生模拟自然风,或加在电热器具上,达到保温目的。同时,本技术还兼有节电效果。文档编号H02M5/257GK2037893SQ88220490公开日1989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88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1988年11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李德华 申请人:上海无线电二十一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压变换装置,它包括一个可控硅可调电子闸,及控制该电子闸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个产生脉冲高电平时间及低电平时间分别可调信号的信号发生装置,由上述脉冲信号控制的一个电磁开关,所述可控硅可调电子闸包括一个带 有一控制极的可控硅元件以及给该可控硅元件提供触发电信号的移相电路,所述电磁开关控制了可控硅元件的控制极与所述移相电路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无线电二十一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