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定电流/恒定电压的输出模式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70360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4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定电流/恒定电压的输出模式转换器,包括:控制器单元、变压器。控制器单元的电源端通过第一电阻与交流输入端连接;并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控制器单元通过第二电容接地,调整恒定电流输出;所述控制器的第四引脚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控制器单元的漏极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分别通过第五电阻和第三电容与交流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输入端及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变压器原边侧的第一绕组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息反馈端依次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二二极管与第一电阻连接;还通过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三电阻的一端分别与变压器原边侧的第二绕组连接;所述变压器副边侧为直流电源输出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恒定电流/恒定电压的输出模式转换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CV/CC(恒定电流/恒定电压)输出的实现方案中,元件数目较多,需要使用线性变压器实现恒流或者恒压特性,造成电源重量和成本均较高,不便于运输等。在变压器的初级侧电路结构设置也导致了次级侧的元件布置相对复杂。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定电流/恒定电压的输出模式转换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恒定电流/恒定电压的输出模式转换器,其中,所述输出模式转换器包括:控制器单元、变压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所述控制器单元的电源端通过第一电阻与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控制器单元通过第二电容接地,调整恒定电流输出;所述控制器的第四引脚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控制器单元的漏极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分别通过第五电阻和第三电容与交流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输入端及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变压器原边侧的第一绕组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息反馈端依次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二二极管与第一电阻连接;还通过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三电阻的一端分别与变压器原边侧的第二绕组连接;所述变压器副边侧为直流电源输出端。所述的恒定电流/恒定电压的输出模式转换器,其中,所述控制器单元包括7个功能引脚端,采用SOP7封装。所述的恒定电流/恒定电压的输出模式转换器,其中,所述7个功能引脚端分别为:第一功能引脚,为所述控制器单元的电源输入端;第二功能引脚,为信息反馈输入端,基于反馈信息调整恒压输出模式下的输出电压或恒流输出模式下的输出电流;第三功能引脚与电容连接,输出调整恒流模式;第四引脚,用于获取输入电流;第五和第六引脚为高压电源MOS管的漏极连接端;第七功能引脚为接地端。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恒定电流/恒定电压的输出模式转换器,可以替代线性变压器的使用,有效的降低了元件数目,尤其是在变压器原边侧实现恒流/恒压输出特性的结构设置,很好的简化了变压器副边侧的设计,无需次级的反馈设置,有效的降低了电源的制造成本和重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恒定电流/恒定电压的输出模式转换器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恒定电流/恒定电压的输出模式转换器。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恒定电流/恒定电压的输出模式转换器。其中,输入端为AC输入,输出端在变压器的副边侧,为DC输出。所述输出模式转换器包括:控制器单元100、变压器200、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以及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所述控制器单元的电源端1通过第一电阻R1与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端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所述控制器单元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调整恒定电流输出。所述控制器的第四引脚4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所述控制器单元的漏极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端分别通过第五电阻R5和第三电容C3与交流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输入端及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变压器原边侧的第一绕组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息反馈端依次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二二极管D2与第一电阻R1连接,还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分别与变压器原边侧的第二绕组连接。所述变压器副边侧为直流电源输出端。所述变压器副边侧具体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元件结构,输出直流电源。采用所述控制器100实现了恒流/恒压特性的输出。具体的,所述控制器单元包括7个功能引脚端,采用SOP7封装。其中,所述7个功能引脚端分别为:第一功能引脚(VDD),为所述控制器单元的电源输入端;第二功能引脚,(FB)为信息反馈输入端,基于反馈信息调整恒压输出模式下的输出电压或恒流输出模式下的输出电流;第三功能引脚(CC)与电容连接,输出调整恒流模式;第四引脚(CS),用于获取输入电流;第五和第六引脚为高压电源MOS管的漏极连接端;第七功能引脚为接地端。当然,所述控制器单元可以通过内置的电流反馈回路控制在恒流模式下输出的电流,其输出电流如下算式所示:其中,N为原边绕组与副边绕组之间的比,Rcs为设置在MOS管与控制器单元接地端之间的侦测电阻的阻值。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本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恒定电流/恒定电压的输出模式转换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定电流/恒定电压的输出模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式转换器包括:控制器单元、变压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所述控制器单元的电源端通过第一电阻与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控制器单元通过第二电容接地,调整恒定电流输出;所述控制器的第四引脚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控制器单元的漏极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分别通过第五电阻和第三电容与交流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输入端及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变压器原边侧的第一绕组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息反馈端依次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二二极管与第一电阻连接;还通过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三电阻的一端分别与变压器原边侧的第二绕组连接;所述变压器副边侧为直流电源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定电流/恒定电压的输出模式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式转换器包括:控制器单元、变压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所述控制器单元的电源端通过第一电阻与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控制器单元通过第二电容接地,调整恒定电流输出;所述控制器的第四引脚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控制器单元的漏极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端分别通过第五电阻和第三电容与交流输入端连接;交流电源输入端及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变压器原边侧的第一绕组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息反馈端依次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二二极管与第一电阻连接;还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通宝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