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微反应器溶解D-7-ACA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8181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微反应器溶解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微反应器溶解D
‑7‑
ACA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备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微反应器溶解D
‑7‑
ACA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头孢呋辛具有广谱抗菌、肾脏毒性低,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有效,同时对β

内酰胺酶稳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对抗敏感菌引起的各类感染。目前市面上使用的头孢类制剂主要是注射使用的头孢呋辛钠(粉针剂)和口服使用的头孢呋辛酯(片剂),其活性成分均为头孢呋辛,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耳、鼻、喉科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等。头孢呋辛己成为抗感染药物中的一线用药,目前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
[0003]生产头孢呋辛的关键中间体DCC(3

去氨甲酰基

头孢呋辛酸),由D
‑7‑
ACA(3

去乙酰基
‑7‑
氨基

头孢烷酸)固体粉末溶解,在水相中与7位侧链酰氯进行混合相反应,再经过结晶、分离、干燥制得。目前,D
‑7‑
ACA的溶解反应是将D
‑7‑
ACA固体粉末加入水和甲醇的混合液中,剧烈搅拌的同时缓慢滴加碱液溶解固体。但是传统的溶解方法搅拌釜内存在微观混合差,体系内反应不均匀,造成溶解浓度低、原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且副反应生成的中间杂质内酯较多,造成后续工序的洗涤过滤更加繁杂,产生污染和浪费;此外,传统方法缓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解时间长,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微反应器溶解D
‑7‑
ACA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原料利用率高、D
‑7‑
ACA溶解浓度高、杂质含量低、反应时间短,具有重要的市场价值和推广价值。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利用微反应器溶解D
‑7‑
ACA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提供膜分散微反应器,所述膜分散微反应器包括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由微孔膜分隔;
[0008]将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分散相通入上腔室,将D
‑7‑
ACA悬浊液作为连续相通入下腔室,所述分散相通过微孔膜垂直进入连续相,使连续相中的D
‑7‑
ACA进行溶解反应,连续相在下腔室不断循环,直至D
‑7‑
ACA完全溶解;
[0009]所述D
‑7‑
ACA悬浊液由D
‑7‑
ACA、水和甲醇混合得到。
[0010]优选的,所述微孔膜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微孔膜的孔径为2~10μm。
[0011]优选的,所述下腔室的体积为0.1~10mm3。
[0012]优选的,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10%。
[0013]优选的,所述D
‑7‑
ACA悬浊液中D
‑7‑
ACA的质量百分数为10~11%;所述D
‑7‑
ACA悬浊液中水和甲醇的体积比为1:2~2:1。
[0014]优选的,所述连续相的流速为100~200mL/min;所述分散相的流速为0.5~40mL/
min;所述连续相流速和分散相的流速之比为5~200:1。
[0015]优选的,所述膜分散微反应器出口流出的液体的pH值为8~12。
[0016]优选的,所述溶解反应的温度为

20~20℃。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微反应器溶解D
‑7‑
ACA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将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分散相通入膜分散微反应器的上腔室,将D
‑7‑
ACA悬浊液作为连续相通入膜分散微反应器的下腔室,分散相通过微孔膜垂直进入连续相,使连续相中的D
‑7‑
ACA进行溶解反应,连续相在下腔室不断循环,直至D
‑7‑
ACA完全溶解。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利用膜分散微反应器溶解D
‑7‑
ACA,传质效率非常高,氢氧化钠溶液和D
‑7‑
ACA悬浊液混合更加充分,减少了中间杂质内酯的产生,简便了后续洗涤工序,同时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和产品收率,降低成本,更加绿色环保;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应时间短,D
‑7‑
ACA在1小时以内即可完全溶解,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实现连续反应,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利用膜分散微反应器溶解D
‑7‑
ACA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微反应器溶解D
‑7‑
ACA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提供膜分散微反应器,所述膜分散微反应器包括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由微孔膜分隔;
[0021]将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分散相通入上腔室,将D
‑7‑
ACA悬浊液作为连续相通入下腔室,分散相通过微孔膜垂直进入连续相,使连续相中的D
‑7‑
ACA进行溶解反应,连续相在下腔室不断循环,直至D
‑7‑
ACA完全溶解。
[0022]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膜分散微反应器,所述膜分散微反应器包括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由微孔膜分隔。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下腔室的体积优选为0.1~10mm3,更优选为0.5~5mm3,最优选为1~2mm3;本专利技术对上腔室的体积没有特殊要求,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体积的上腔室即可;所述微孔膜的材质优选为不锈钢;所述微孔膜的孔径优选为2~10μm,更优选为3~8μm,最优选为5~6μm。
[0023]本专利技术对所述膜分散微反应器的来源没有特殊要求,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膜分散微反应器即可。
[0024]本专利技术将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分散相通入上腔室,将D
‑7‑
ACA悬浊液作为连续相通入下腔室,分散相通过微孔膜垂直进入连续相,使连续相中的D
‑7‑
ACA进行溶解反应,连续相在下腔室不断循环,直至D
‑7‑
ACA完全溶解。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优选为1~10%,更优选为2~8%;所述D
‑7‑
ACA悬浊液由D
‑7‑
ACA、水和甲醇混合得到;所述悬浊液中D
‑7‑
ACA的质量百分数优选为10~11%;所述D
‑7‑
ACA悬浊液中水和甲醇的体积比优选为1:2~2:1;所述连续相的流速优选为100~200mL/min,更优选为130~160mL/min;所述分散相的流速优选为0.5~40mL/min,更优选为5~35mL/min;所述连续相的流速和分散相的流速之比优选为5~200:1,更优选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微反应器溶解D
‑7‑
AC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膜分散微反应器,所述膜分散微反应器包括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由微孔膜分隔;将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分散相通入上腔室,将D
‑7‑
ACA悬浊液作为连续相通入下腔室,所述分散相通过微孔膜垂直进入连续相,使连续相中的D
‑7‑
ACA进行溶解反应,连续相在下腔室不断循环,直至D
‑7‑
ACA完全溶解;所述D
‑7‑
ACA悬浊液由D
‑7‑
ACA、水和甲醇混合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膜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微孔膜的孔径为2~1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室的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军谢煜骆广生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