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输入欠压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092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交流输入欠压保护领域,为了实现输入欠压保护,提供了一种交流输入欠压保护电路,包括:交流电网输入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运算放大器、电压源、第一稳压管、MOS管及电源输出端,通过各元件间的连接关系实现了输入欠压保护。过各元件间的连接关系实现了输入欠压保护。过各元件间的连接关系实现了输入欠压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流输入欠压保护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交流输入欠压保护领域,具体是一种交流输入欠压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视越来越普及,但是在部分偏僻山区,仍然存在电网不稳定甚至电压偏低的情况。很多传统电视产品,不含交流电网电压检测功能,在输入电压偏低的情况下仍在工作,但是此工作条件下,内部器件的温升偏高,长时间工作会导致产品失效,带来可靠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实现输入欠压保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流输入欠压保护电路。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交流输入欠压保护电路,包括:交流电网输入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运算放大器、电压源、第一稳压管、MOS管及电源输出端,
[0006]交流电网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及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第一电容的一端及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阻的一端及运算放大器的参考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及运算放大器的阳极端均接地,运算放大器的阴极端通过第五电阻与电压源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阴极端还与第六电阻的一端及第一稳压管的负极连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稳压管的正极分别与MOS管的栅极及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及MOS管的源极接地,MOS管的漏极与电源输出端连接。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稳压管,所述第二稳压管与运算放大器的参考端及阳极端并联。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的参考端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的阴极端连接。
[0009]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交流输入欠压保护电路可以设置精确的欠压保护点,在低于预设输入电压时,及时关闭开关电源IC,保证产品可靠性。同时本专利采用半波整流的方式可以降低电路损耗,对电视待机功耗影响较小。另外,本专利与传统的电路相比无需电压迟滞设置,brown in和brown out电压点基本相同,可以更好的避免低压输入时温升平衡设计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交流输入欠压保护电路图;
[0011]图2为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3]如图1所示,交流输入欠压保护电路,包括交流电网输入端ACin,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10、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2、运算放大器U1、电压源V2、第一稳压管D7、MOS管Q1及电源输出端Vfb,
[0014]交流电网输入端ACin通过第一电阻R1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及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第一电容C2的一端及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及运算放大器U1的参考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及运算放大器U1的阳极端均接地,运算放大器U1的阴极端通过第五电阻R5与电压源V2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阴极端还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及第一稳压管D7的负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稳压管D7的正极分别与MOS管Q1的栅极及第七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10的另一端及MOS管Q1的源极接地,MOS管Q1的漏极与电源输出端Vfb连接。
[0015]优选的,还包括第二稳压管D6,所述第二稳压管D6与运算放大器U1的参考端及阳极端并联,第二稳压管D6的目标是保护运算放大器U1的参考端,防止交流端的浪涌电压串入导致U1失效。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电容C3,所述第二电容C3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的参考端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的阴极端连接,第二电容C3为反馈电容,可以保证运算放大器U1反馈环路的正常运行。
[0017]如图2所示,在实际使用时,交流电网输入端ACin与交流电网输入端的火线或零线连接,电源输出端Vfb与开关电源IC的Vfb脚连接。交流市电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分压后,将输入电压幅值进行降低,经过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容C2半波整流滤波后将交流波形变成直流电压波形,再通过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分压后输入至运算放大器U1,其中U1为TL431运放IC,运算放大器U1的参考端即第1脚基准电压为2.5V。
[0018]当交流输入电压比较低且小于预设欠压点时,即经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分压整流及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分压后的电压幅值小于运算放大器U1的第1脚基准电压2.5V时,U1的第2脚表现为高电平,电压幅值为电压源V2经过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分压后的电压幅值,一般设计时可将其设置在大于10V,经过第一稳压管D7降压后幅值仍然大于NMOS管Q1的栅极电压,Q1导通,通过电源输出端Vfb将开关电源IC的Vfb脚的电压拉低,这时候开关电源IC关闭开关管的控制信号,使得输出电压为零,及时实现欠压保护。当输入电压高于预设欠压点时,即经过R1、R2分压整流及R3、R4分压后的电压幅值大于U1的第1脚基准电压2.5V时,U1第2脚表现为低电平,由于其电压小于第一稳压管D7降压,导致NMOS管Q1栅极电压为0V,Q1截止,开关电源IC的Vfb脚的电压表现为高电平,此时电网电压经过全桥整流提供直流供给电压,开关电源IC通过开关管、变压器将直流供给电压转换为输出电压为后续设备供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交流输入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电网输入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运算放大器、电压源、第一稳压管、MOS管及电源输出端,交流电网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及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第一电容的一端及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阻的一端及运算放大器的参考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及运算放大器的阳极端均接地,运算放大器的阴极端通过第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峰峰李永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