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显示控制装置以及车辆显示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8063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4
提供了车辆显示控制装置以及车辆显示控制方法。车辆显示控制装置包括:轨迹确定单元(102),其根据对象车辆的转向角确定对象车辆的车轮的预测轨迹;和显示处理单元(104),其在显示装置(12)上显示包括对象车辆的车身的对象车辆的现场视图的图像,并且无论对象车辆的转向角如何,显示处理单元(104)都将指示由轨迹确定单元(102)确定的预测轨迹的引导线叠加在现场视图的图像上,同时半透明地显示引导线的与车身交叠的部分,从而允许车身的可见性。从而允许车身的可见性。从而允许车身的可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显示控制装置以及车辆显示控制方法


[0001]本公开内容总体上涉及车辆显示控制装置及车辆显示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已知用于根据对象车辆的转向角来与对象车辆的周围环境的图像一起显示车轮/轮胎的预测轨迹的技术。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No.2016

101872)公开了用于当车辆的转向角为预定值或更大时在车辆的侧面捕获图像数据上(即,在车辆的侧视图像上)叠加和显示后轮宽度轨迹(rear wheel width locus)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为了防止后轮宽度轨迹难以与车辆的侧轮廓线区分,当车辆的转向角小于预定值时,不显示/叠加后轮宽度轨迹。此外,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不显示与车身交叠(overlap)的侧轮廓线的部分。
[0003]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技术中,存在根据车辆的转向角是大于等于预定值还是小于预定值而频繁地切换后轮宽度轨迹的显示从而对用户造成困扰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由于不显示与车身交叠的侧轮廓线的部分,所以引起了难以理解/预测对象车辆的路线的问题。特别地,当车辆的转向角小于预定值时,不显示后车轮宽度轨迹,从而使得更加难以理解/预测对象车辆的路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内容的目的是提供车辆显示控制装置和车辆显示控制方法,其能够以易于理解的方式显示车轮的轨迹,同时抑制对用户造成困扰。
[0005]上述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中描述的特征的组合来实现,并且从属权利要求限定了本公开内容的进一步的有利实施方式。
[0006]权利要求括号内的附图标记示例性地示出了与以下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具体方式的关系,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内容的技术范围。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内容的车辆显示控制装置包括:轨迹确定单元,其根据车辆的转向角确定车辆的一个车轮或更多个车轮的预测轨迹;以及显示处理单元,其在显示装置上将车辆周围的现场视图(field view)显示为包括车辆的车身的图像,并且显示处理单元显示指示由轨迹确定单元确定的预测轨迹的引导线,在不考虑转向角的情况下将引导线叠加在现场视图的图像上,并且引导线的与车身交叠的部分被半透明地显示以允许车身的可见性。
[0008]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内容的车辆显示控制方法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其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以实现:轨迹确定步骤,其根据车辆的转向角确定车辆的一个车轮或更多个车轮的预测轨迹;以及显示处理步骤,其在显示装置上将车辆周围的现场视图显示为包括车辆的车身的图像,并且显示处理步骤显示指示在轨迹确定步骤中确定的预测轨迹的引导线,在不考虑转向角的情况下将引导线叠加在现场视图的图像上,引导线的与车身交叠的部分被半透明地显示以允许车身的可见性。
[0009]根据上述配置,由于不论转向角如何,都将示出预测轨迹的引导线叠加在现场视图的图像上,因此防止/减少了依赖于转向角的引导线显示的频繁切换。此外,由于引导线的与车身交叠的部分被半透明地显示以保留/允许图像中车身的可见性,即使转向角很小(其可能会增加引导线的交叠部分),用户也很容易理解/识别车辆的车轮的预测轨迹。结果,能够以易于理解的方式显示车辆的车轮的轨迹,同时抑制对用户造成困扰。
附图说明
[0010]通过以下参照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0011]图1是示出车辆系统1的示意性配置的图;
[0012]图2是示出前置摄像机、右侧摄像机、左侧摄像机和后置摄像机的布置的图;
[0013]图3是示出支持ECU(support ECU)的示意性配置的图;
[0014]图4是说明如何叠加层以用于绘制图像的图;
[0015]图5是说明引导线的显示的图;
[0016]图6是说明如何叠加层以用于绘制图像的另外的图;
[0017]图7是示出支持ECU中的支持显示相关处理(support display related process)的流程的流程图;
[0018]图8是示出支持ECU的示意性配置的图;和
[0019]图9是说明如何叠加层以用于绘制图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内容的几个实施方式。为便于描述,与迄今为止的描述中使用的附图中所示的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可以省略对其描述。其它实施方式的描述可以参考给出相同附图标记的这些部分。
[0021](第一实施方式)
[0022]<车辆系统1的示意性配置>
[0023]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内容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车辆系统1可以用于车辆,并且包括支持ECU 10、现场监测摄像机11、显示装置12、用户输入装置13和车辆状态传感器14。例如,支持ECU 10和车辆状态传感器14可以连接至车载LAN。在下文中,将使用车辆系统1的车辆称为对象车辆。
[0024]现场监测摄像机11是用于对象车辆的现场监测的摄像机,监测对象车辆周围的环境/现场。现场监测摄像机11是对对象车辆的周围环境进行成像的成像装置。现场监测摄像机11包括前置摄像机111、右侧摄像机112、左侧摄像机113和后置摄像机114。这里,本实施方式中的前置摄像机111、右侧摄像机112、左侧摄像机113和后置摄像机114的布置示例如图2所示。
[0025]前置摄像机111被设置在对象车辆的前部。前置摄像机111将对象车辆前方的预定范围设置为成像范围。右侧摄像机112被设置在对象车辆的右侧。右侧摄像机112将对象车辆右侧的预定范围设置为成像范围。左侧摄像机113被设置在对象车辆的左侧。左侧摄像机
113将对象车辆左侧的预定范围设置为成像范围。后置摄像机114被设置在对象车辆的后部。后置摄像机114将对象车辆后方的预定范围设置为成像范围。前置摄像机111、右侧摄像机112、左侧摄像机113和后置摄像机114中的至少一个在成像范围内包括对象车辆的车身。在本实施方式的示例中,假设右侧摄像机112和左侧摄像机113在成像范围内包括对象车辆的车身,进行以下描述。
[0026]显示装置12被设置在对象车辆的车辆内部。显示装置12的示例包括中央信息显示器(以下称为CID)、仪表多信息显示器(以下称为仪表MID)、导航装置的显示器等。例如,显示装置12可以是CID。CID是显示区域布置在中央仪表群或中央控制台中的显示装置。
[0027]用户输入装置13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用户输入装置13可以是从用户接收操作输入的操作装置。用户输入装置13不限于接受操作输入的操作装置,只要它是接受来自用户的输入的装置即可。例如,用户输入装置13可以是接受来自用户的语音命令输入的语音输入装置。例如,用户输入装置13可以是设置在方向盘的轮辐部分的转向开关。用户输入装置13也可以是与显示装置12集成在一起的触摸开关。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显示控制装置,包括:轨迹确定单元(102),其根据车辆的转向角确定所述车辆的车轮的预测轨迹;和显示处理单元(104、104a),其在显示装置(12)上显示作为所述车辆的包括车身的图像的现场视图,其中:所述显示处理单元显示指示所述预测轨迹的引导线,并且在不考虑所述转向角的情况下将所述引导线叠加在所述现场视图的图像上,所述引导线的第一部分与所述车身交叠,所述引导线的第一部分是半透明的,使得所述车身的交叠部分通过所述引导线的第一部分是半可见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处理单元(104)显示由层生成的显示图像,所述层包括:现场图像层,其不透明地包括所述车身的被捕获部分;和引导线层,其半透明地包括所述引导线的第一部分,其中,所述引导线层位于所述现场图像层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层还包括:包括所述引导线的第二部分的遮蔽层,其中,所述引导线的第二部分是所述引导线的不与所述车身交叠的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引导线的第二部分是不透明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显示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处理单元(104a):显示其上绘制所述引导线的引导线层,在所述引导线层的下方显示其上绘制所述现场视图的图像的现场图像层,以及在所述引导线层的上方显示其上绘制表示所述车身的图示图像的车身图示层,其中,所述引导线的第一部分与所述车身交叠并且是不透明的,并且其中,所述车身的图示图像是半透明的。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显示控制装置,其中,当所述显示处理单元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包括所述车辆的侧面的现场视图的图像时,无论所述转向角如何,所述显示处理单元在所述现场视图的图像上叠加地显示所述引导线,并且总是显示所叠加的引导线。7.一种车辆显示控制方法,包括:轨迹确定步骤,其用于根据车辆的转向角确定表示所述车辆的车轮的预测轨迹的引导线;和显示处理步骤,其用于在所述显示装置(12)上显示包括所述车辆的车身的所述车辆的现场视图的图像,其中,在所述显示处理步骤中,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角美纪木田昌吾宫田知辉上岛纯依藤大和前岛康平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