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时测定食品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9739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同时检测食品基质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称取一定量的食品样品,依次加入定体积的有机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时测定食品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样品前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荧光检测器同时测定多种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真菌毒素作为一种由真菌所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和致畸性,早在1993年,黄曲霉毒素(AFs)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定为Ⅰ类致癌物,赭曲霉毒素(OTA)和玉米赤霉烯酮(ZEN)被定为Ⅱ类致癌物质。农产品、饲料等因存储、运输环境的不当,极易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真菌毒素又可以通过食物链的富集效应,进而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因此为了保障人们的食品及生命安全,亟待发展一种同时且准确测定多种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目前已有数百种真菌毒素被发现,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毒性最强,约是氰化钾的10倍,是三氧化二砷(砒霜)的68倍。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而对于不同的检测技术手段,其所需要匹配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也有一定的区别;由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式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所以其所需要的样品前处理手段相对比较简单,但是质谱检测器的成本较高,且需要专门的操作人员进行维护、指导,难以得到普及化的应用;而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多种真菌毒素一般采用荧光检测器实现检测,该检测方式成本相对较低,且简单高效,便于在各大实验室以及检测机构普及化使用,但由于荧光检测器的选择性一般(相比较于质谱检测器),所以其样品前处理方式就相对比较复杂,基本都需要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固相萃取净化(免疫亲和、多功能净化柱、HLB、C
18
柱、NH2柱)或是采用固相萃取小柱串联液液分散微萃取(DLLME)两步净化,最后上样于液相色谱,用荧光检测器实现检测。其中基于免疫亲和的净化除杂,虽然具有较高的特异亲和性,但是抗体的活性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且多种真菌毒素的抗原

抗体容易出现免疫交叉反应,给检测结果带来一定的干扰,而且免疫亲和检测的成本相对较高。以卤代烃试剂作为萃取剂的液液分散微萃取(DLLME)作为一种前处理方法,也逐渐应用于各种真菌毒素前处理净化除杂,卤代烃试剂的密度比水大,所以有机相处于下层,因此传统的DLLME过程难以将提取和净化除杂结合在一起,而且卤代烃试剂具有较强的毒性,给实验操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危害。因此建立一种快速、准确且同时测定多种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有利于监控食品、调味品、饲料和茶叶中真菌毒素的含量,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传统分析方法使用亲和柱净化、繁琐耗时、消耗大量有机溶剂、分析成本高的缺点,提供一种方便快速、易于实现、低成本同时检测多种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满足当下对于真菌毒素快速低成本的检测需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同时测定食品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真菌毒素标样的测定
[0007]a)配制一种或二种以上真菌毒素的标样依次加入提取溶剂、萃取剂、衍生试剂和水,形成乳浊液,将其置于烘箱中反应;
[0008]b)将上层有机相转移至容器中,氮吹干并复溶于乙腈

水混合溶剂中,获得上样溶液,所述上样溶液直接采用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获得一种或二种以上真菌毒素的保留时间或色谱图;
[0009]2)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测定
[0010]a)原位提取

衍生

液液分散微萃取:取0.2~0.5g食品样品,依次加入提取溶剂、萃取剂、衍生试剂和水,形成乳浊液,将其置于烘箱中反应;真菌毒素萃取到乙酸丁酯中,同时被三氟乙酸衍生;反应结束后,有机相和水相分层,上层是有机相,下层是水相;
[0011]b)将上层有机相转移至容器中,氮吹干并复溶于乙腈

水混合溶剂中,获得上样溶液,所述上样溶液直接采用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获得的色谱图;通过与获得一种或二种以上真菌毒素标样的保留时间或色谱图比对,确定食品样品中是否含有标样对应的真菌毒素;或是否含有标样对应的真菌毒素和其含量。
[0012]所述步骤a)中的提取溶剂为甲醇、乙腈、甲醇

水、乙腈

水溶液中的任一种或二种以上,其中提取溶剂中水的体积分数≤50%;所述萃取剂为乙酸丁酯,所述衍生试剂为三氟乙酸;
[0013]所述步骤a)中的提取溶剂和水的体积比为1:2~1:10;三氟乙酸与乙酸丁酯的体积比为1:1~1:20;乙酸丁酯与提取溶剂的体积比为1:1~1:10;
[0014]所述步骤b)中的复溶溶剂为乙腈

水混合溶液,其中乙腈的体积分数为10%~30%。
[0015]所述步骤b)中的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分离条件范围如下:
[0016]0~9.50min,(v/v)B相0~30%,9.50~13.50min,B相30~50%,13.50~25min,B相60~70%,25.00~30min,B相80~100%,30.00~35min,B相0~30%。
[0017]所述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M1、黄曲霉毒素M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赭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优选二种以上。
[0018]所述步骤2)中的a)中食品样品和提取溶剂的质量比是1:3~1:8。
[0019]所述步骤a)中的烘箱反应温度为30

80℃,反应时间为2

40min。
[0020]所述食品样品为经粉碎后的固体样品,其粒径小于1mm。
[0021]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方便简单,易于实施,检测灵敏度高,且方法的回收率高,精密度好。
[002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优势:
[0023]1、传统的液液分散微萃取过程一般采用卤代烃试剂作为萃取溶剂,但是卤代烃试剂的密度大于水,静置分层后位于下层,难以与样品分离,因此不能实现提取和净化过程的一体化。本专利技术通过大量实验验证,发现乙酸丁酯作为一种密度小于水的萃取剂,不仅可以实现对于多种真菌毒素的萃取,同时也可以作为黄曲霉毒素

三氟乙酸的衍生溶剂环境,实现对于黄曲霉毒素M1、B1和G1的衍生;尽管现有技术和实验结果均表明,黄曲霉毒素在乙酸丁酯中的衍生效率比在正己烷中的衍生效率低,但由于本专利技术将分散液液微萃取与衍生反应集成于一体,在水

乙腈

乙酸丁酯乳浊液体系中形成了微液滴,增加了萃取相的比表面积,黄曲霉毒素被萃取到微液滴中,并同时在微液滴内被衍生。这种微区萃取

衍生反应提
高了局部反应浓度,加快了黄曲霉毒素的反应速率,促使水相中的黄曲霉毒素不断向乙酸丁酯相转移;而且乙酸丁酯作为一种低毒性萃取剂,取代了传统DLL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时测定食品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真菌毒素标样的测定a)配制一种或二种以上真菌毒素的标样依次加入提取溶剂、萃取剂、衍生试剂和水,形成乳浊液,将其置于烘箱中反应;b)将上层有机相转移至容器中,氮吹干并复溶于乙腈

水混合溶剂中,获得上样溶液,所述上样溶液直接采用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获得一种或二种以上真菌毒素的保留时间或色谱图;2)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测定a)原位提取

衍生

液液分散微萃取:取0.2~0.5g食品样品,依次加入提取溶剂、萃取剂、衍生试剂和水,形成乳浊液,将其置于烘箱中反应;真菌毒素萃取到乙酸丁酯中,同时被三氟乙酸衍生;反应结束后,有机相和水相分层,上层是有机相,下层是水相;b)将上层有机相转移至容器中,氮吹干并复溶于乙腈

水混合溶剂中,获得上样溶液,所述上样溶液直接采用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获得的色谱图;通过与获得一种或二种以上真菌毒素标样的保留时间或色谱图比对,确定食品样品中是否含有标样对应的真菌毒素;或是否含有标样对应的真菌毒素和其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提取溶剂为甲醇、乙腈、甲醇

水、乙腈

水溶液中的任一种或二种以上,其中提取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楠段春凤关亚风李盛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