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模式的列车安全防护方法和装置、车载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954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RM模式的列车安全防护方法和装置、车载设备以及介质,方法包括:在列车以RM模式运行时,接收前方布置的轨旁设备发出的报文;根据接收到的报文内容,采取相应措施。其中,根据接收到的报文内容,采取相应措施,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报文,实施制动;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报文,允许列车继续以RM模式运行;根据接收到的第三报文,升级驾驶模式。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RM模式下提供防护功能,同时保证灵活性,在安全和效率之间实现平衡。在安全和效率之间实现平衡。在安全和效率之间实现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RM模式的列车安全防护方法和装置、车载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列车安全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RM(Restricted Manual,限制人工驾驶)模式的列车安全防护方法和装置、车载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线路使用的信号系统采用基于无线通信的移动闭塞系统(CBTC,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 System,也称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以及相配套的点式降级防护系统。该系统在正线正常工作模式下,如FAM(Fully Automatic train operating Mode,全自动防护模式,也称全自动列车运行模式)、AM(Automatic train operating Mode,自动驾驶模式,也称自动列车运行模式)、CM(Code train operating Mode,自动防护模式,也称编码列车驾驶模式),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列车自动保护)系统可以计算MA(Movement Authority,移动授权),车载设备根据MA计算速度限制和防护点,实现对列车运行的安全防护。在RM模式时,ATP系统仅监控列车的限制防护速度,不再具备对危险点的防护功能,且列车在车辆段一般使用RM模式运行,也不具备对危险点的防护功能,列车错误行驶时会造成侧冲、追尾等运行风险。特别是在磁浮线路,由于线路结构的差异该风险会被放大,即磁浮线路道岔转换后,原轨道会形成断路,列车错误行驶时会从轨道掉落至梁下,造成巨大的运行安全风险和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能够在RM模式下提供危险点的安全防护的列车安全防护方法和装置、车载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4]在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RM模式的列车安全防护方法,包括:在列车以RM模式运行时,接收前方布置的轨旁设备发出的报文;根据接收到的报文内容,采取相应措施。其中,根据接收到的报文内容,采取相应措施,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报文,实施制动;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报文,允许列车继续以RM模式运行;根据接收到的第三报文,升级驾驶模式。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别实施例,轨旁设备布置在与危险点相距安全距离处,安全距离大于列车以允许的最高运行速度收到停车信息时在指定的不利制动条件下制动到列车停稳的最长距离。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别实施例,安全距离等于牵引卸载阶段走行距离S1、惰行阶段走行距离S2、制动生效阶段走行距离S3和制动阶段走行距离S4之和。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别实施例,牵引卸载阶段走行距离S1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式中,表示制动触发速度,表示测速误差,a1表示列车在切牵引阶段的最大加速度值,t1表示车载信号设备响应延迟时间和列车响应延迟时间之和;其中,惰行阶段走行距离S2通过下列两个公式计算:
式中,表示牵引卸载完成时的速度,t2表示列车在施加了紧急制动后,切除牵引和紧急制动之间的时间差;其中,制动生效阶段走行距离S3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式中,a2表示列车制动建立阶段等效最大加速度值,t3表示列车制动建立阶段的时长;其中,制动阶段走行距离S4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其中,制动阶段走行距离S4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式中,表示制动建立完成时的速度,a3表示列车制动建立后等效最大加速度值,t4表示列车制动建立后至列车制动至停稳的时长。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别实施例,轨旁设备包括可变信息点式设备和固定信息点式设备构成的点式设备组,可变信息点式设备包括有源应答器、可变信标或可变短感应环线,固定信息点式设备包括无源应答器、固定信标或固定短感应环线。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别实施例,轨旁设备包括沿轨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信息点式设备、可变信息点式设备和第二固定信息点式设备。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别实施例,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报文,实施制动,包括:在列车正向运行时,如果接收到第一报文,则实施制动;在列车反向运行时,如果接收到第一报文,则不实施制动。其中,在列车正向运行时,如果接收到第一报文,则实施制动,包括:如果接收到第一固定信息点式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并且没有搜索到可变信息点式设备,则实施制动;如果接收到第一固定信息点式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并且搜索到可变信息点式设备,但是没有接收到可变信息点式设备发送的报文,则实施制动;如果没有接收到第一固定信息点式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但是接收到可变信息点式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则实施制动。其中,在列车反向运行时,如果接收到第一报文,则不实施制动,包括:如果接收到第二固定信息点式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并且接收到可变信息点式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则不实施制动;如果接收到可变信息点式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并且没有接收到第二固定信息点式设备发送的报文,则实施制动;如果仅接收到可变信息点式设备发送的第一报文,则实施制动。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别实施例,根据接收到的第三报文,升级驾驶模式,包括:如果列车符合AM模式或CM模式的升级条件,则将驾驶模式升级至相应的AM模式或CM模式;如果列车不符合AM模式和CM模式的升级条件,则允许列车继续以RM模式运行。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别实施例,第一报文包括红灯或蓝灯报文,第二报文包括白灯报文,第三报文包括绿灯或黄灯报文。
[0013]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RM模式的列车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
在列车以RM模式运行时,接收前方布置的轨旁设备发出的报文;实施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报文内容,采取相应措施。其中,实施模块包括:制动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报文,实施制动;运行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报文,允许列车继续以RM模式运行;升级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三报文,升级驾驶模式。
[0014]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列车的车载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配置成由处理器执行,应用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列车安全防护方法的指令。
[0015]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列车安全防护方法。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RM模式的列车安全防护方法和装置、车载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在RM模式下提供防护功能,避免列车因为RM模式的防护功能限制而驶入危险点。同时,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了不同的报文内容,进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这有利于列车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处置,在安全和效率之间实现了平衡。
附图说明
[0017]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RM模式的列车安全防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轨旁设备布置方式的示意图;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轨旁设备布置方式的示意图;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RM模式的列车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用于列车的车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M模式的列车安全防护方法,包括:在所述列车以RM限制人工驾驶模式运行时,接收前方布置的轨旁设备发出的报文;根据接收到的报文内容,采取相应措施;其中,所述根据接收到的报文内容,采取相应措施,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报文,实施制动;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报文,允许所述列车继续以RM限制人工驾驶模式运行;根据接收到的第三报文,升级驾驶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安全防护方法,其中,所述轨旁设备布置在与危险点相距安全距离处,所述安全距离大于所述列车以允许的最高运行速度收到停车信息时在指定的不利制动条件下制动到所述列车停稳的最长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安全防护方法,其中,所述安全距离等于牵引卸载阶段走行距离S1、惰行阶段走行距离S2、制动生效阶段走行距离S3和制动阶段走行距离S4之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车安全防护方法,其中,所述牵引卸载阶段走行距离S1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式中,表示制动触发速度,表示测速误差,a1表示列车在切牵引阶段的最大加速度值,t1表示车载信号设备响应延迟时间和列车响应延迟时间之和;其中,所述惰行阶段走行距离S2通过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其中,所述惰行阶段走行距离S2通过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式中,表示牵引卸载完成时的速度,t2表示列车在施加了紧急制动后,切除牵引和紧急制动之间的时间差;其中,所述制动生效阶段走行距离S3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式中,a2表示列车制动建立阶段等效最大加速度值,t3表示列车制动建立阶段的时长;其中,所述制动阶段走行距离S4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其中,所述制动阶段走行距离S4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式中,表示制动建立完成时的速度,a3表示列车制动建立后等效最大加速度值,t4表示列车制动建立后至列车制动至停稳的时长。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列车安全防护方法,其中,所述轨旁设备包括可变信息点式设备和固定信息点式设备构成的点式设备组,所述可变信息点式设备包括有源应答器、可变信标或可变短感应环线,所述固定信息点式设备包括无源应答器、固定信标或固定短感应环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列车安全防护方法,其中,所述轨旁设备包括沿轨道方向依次
设置的第一固定信息点式设备、可变信息点式设备和第二固定信息点式设备。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列车安全防护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报文,实施制动,包括:在所述列车正向运行时,如果接收到第一报文,则实施制动;在所述列车反向运行时,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春杨明崔俊锋胡彬熊光华刘岭王冠刘明石晶贾云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