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硅胶产品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841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硅胶产品的模具,其包括:下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主体及型芯,所述型芯的底部一体连接有型芯柱,所述下模主体的中部设有依次贯穿上、下的第一型芯安装腔及型芯柱安装腔,所述型芯柱与型芯柱安装腔互相匹配安装,所述型芯的下部与第一型芯安装腔的形状互相匹配,所述型芯的外围与第一型芯安装腔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一注胶空隙,所述型芯的中部分别设有上、下贯穿的高压通风通道及注塑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用于生产硅胶产品的模具,操作人员更加容易取出硅胶成品,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硅胶产品的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硅胶产品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硅胶产品广泛应用在各种生活中,其中生产硅胶产品的硅胶模具是专用模具,胶具原材料按性能来分可分为普通硅胶和气象硅胶,硅胶的特点是耐高温,耐腐蚀,抗撕拉性强,仿真精细高。
[0003]现在硅胶产品生产厂家在生产硅胶产品的过程中,在模具内注入流质硅胶后成型冷却后硅胶产品定型,需要把硅胶产品从模芯中取出,由于硅胶本身具有一定黏连性,有时操作人员不容易从模芯快速取走硅胶产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有必要提出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硅胶产品的模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生产硅胶产品的模具,其包括:
[0006]一种用于生产硅胶产品的模具,其包括:下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主体及型芯,所述型芯的底部一体连接有型芯柱,所述下模主体的中部设有依次贯穿上、下的第一型芯安装腔及型芯柱安装腔,所述型芯柱与型芯柱安装腔互相匹配安装,所述型芯的下部与第一型芯安装腔的形状互相匹配,所述型芯的外围与第一型芯安装腔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一注胶空隙,所述型芯的中部分别设有上、下贯穿的高压通风通道及注塑通道,所述高压通风通道的底端开设有用于连接压缩气体的进气口,与所述下模组件上方对应的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主体,所述上模主体的中部设有第二型芯安装腔,所述型芯的上部与第二型芯安装腔的形状互相匹配,所述型芯的外围与第二型芯安装腔之间留有第二注胶空隙,其中,所述第一注胶空隙与第二注胶空隙互相连通,所述高压通风通道的及注塑通道的顶端分别与第二注胶空隙互相连通。
[0007]进一步,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一端与型芯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伸出下模主体的侧部并固定连接有推动板。
[0008]进一步,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下模主体的底部。
[0009]进一步,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上模主体的两侧端部与连接件的一端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开口向外的U形安装缺口。
[0011]进一步,所述下模主体的内部适配装配多个型芯。
[0012]进一步,所述下模主体的表面设有多道限位槽,所述上模主体的底面设有多道与限位槽互相形状匹配的限位凸块。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操作人员在通过注塑通道中注入硅胶体到第二注胶空隙及第一注胶空隙,在型芯的作用下成型并冷却,当上模组件被提升装置抬起后,再通过高压通风通道注入高压气体,协助第二注胶空隙及第一注胶空隙上的硅胶产品脱模,操作人员更加容易取出硅胶成品,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0015]2、推动杆结合推动板的结构有助于其底部连接提升装置,在硅胶产品成型后,提升装置接触推动板驱动推动杆,从而联动型芯提升,同样有助于操作人员取出硅胶产品。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8]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图2的AA部纵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顶、底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0021]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
[0022]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元件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类似地,第二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0023]参照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硅胶产品的模具,其包括:下模组件100及上模组件200。
[0024]参照图1结合图2至3的下模组件100,所述下模组件100包括下模主体110及型芯120。所述型芯120的底部一体连接有型芯柱121,所述下模主体110的中部设有依次贯穿上、下的第一型芯安装腔及型芯柱安装腔,所述型芯柱121与型芯柱安装腔互相匹配安装,所述型芯120的下部与第一型芯安装腔的形状互相匹配,所述型芯120的外围与第一型芯安装腔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一注胶空隙130,所述型芯120的中部分别设有上、下贯穿的高压通风通道122及注塑通道124,所述高压通风通道122的底端开设有用于连接压缩气体的进气口123,注塑通道124的底端均开设有注塑口,用于注入流质的硅胶。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注塑通道124的中部设有一根导管,该导管即为高压通风通道122,也可以用其他的实施方式,
把高压通风通道122及注塑通道124分成两个独立的导管。
[0025]参照图1结合图2至3,与所述下模组件100上方对应的上模组件200,所述上模组件200包括上模主体210,所述上模主体210的中部设有第二型芯安装腔,所述型芯120的上部与第二型芯安装腔的形状互相匹配,所述型芯120的外围与第二型芯安装腔之间留有第二注胶空隙230。
[0026]参照图3,所述第一注胶空隙130与第二注胶空隙230互相连通,所述高压通风通道122的及注塑通道124的顶端分别与第二注胶空隙230互相连通。
[0027]操作人员在通过注塑通道中注入硅胶体到第二注胶空隙及第一注胶空隙,在型芯的作用下成型并冷却,当上模组件被提升装置抬起后,再通过高压通风通道注入高压气体,协助第二注胶空隙及第一注胶空隙上的硅胶产品脱模,操作人员更加容易取出硅胶成品,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0028]参照图1结合图3,所述下模组件100还包括推动杆140,所述推动杆140的一端与型芯柱12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140的另一端伸出下模主体110的侧部并固定连接有推动板150,推动杆结合推动板的结构有助于其底部连接提升装置,在硅胶产品成型后,提升装置接触推动板驱动推动杆,从而联动型芯提升,同样有助于操作人员取出硅胶产品。
[0029]参照图1结合图3,所述下模组件100还包括底板160,所述底板160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下模主体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硅胶产品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组件(100),所述下模组件(100)包括下模主体(110)及型芯(120),所述型芯(120)的底部一体连接有型芯柱(121),所述下模主体(110)的中部设有依次贯穿上、下的第一型芯安装腔及型芯柱安装腔,所述型芯柱(121)与型芯柱安装腔互相匹配安装,所述型芯(120)的下部与第一型芯安装腔的形状互相匹配,所述型芯(120)的外围与第一型芯安装腔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一注胶空隙(130),所述型芯(120)的中部分别设有上、下贯穿的高压通风通道(122)及注塑通道(124),所述高压通风通道(122)的底端开设有用于连接压缩气体的进气口(123),与所述下模组件(100)上方对应的上模组件(200),所述上模组件(200)包括上模主体(210),所述上模主体(210)的中部设有第二型芯安装腔,所述型芯(120)的上部与第二型芯安装腔的形状互相匹配,所述型芯(120)的外围与第二型芯安装腔之间留有第二注胶空隙(230),其中,所述第一注胶空隙(130)与第二注胶空隙(230)互相连通,所述高压通风通道(122)的及注塑通道(124)的顶端分别与第二注胶空隙(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春生高长生黄志平黄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天择精密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