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773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包括底座、设在底座上的下模组、设在下模组上的上模组,下模组中间设有第一隔条,下模组两侧对称设有一组第二隔条,第一隔条和第二隔条之间垂直设有第三隔条,第一隔条、第二隔条、第三隔条将下模组分隔形成4个下模腔;上模组中间设有注胶口,注胶口两侧间隔设有一组上模凸部,上模凸部的位置与下模腔相对应,第一隔条上设有流道组,所述流道组连接注胶口和下模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结构设计巧妙,具有多个下模腔和与之对应的上模凸部,一次操作可生产多个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效率高。率高。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高铁轨下复合垫板是高铁轨道结构中的重要部件,安装在钢轨和混凝土轨枕之间,它的主要作用是缓冲车辆通过路轨时所产生的高速振动和冲击,保护路基和轨枕,并对信号系统进行电绝缘,另外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由于长期裸露于大气中,因此要求具有良好的耐自然老化及耐寒、耐热性能,并且由于高铁在速度上的优势,也要求高铁轨下复合垫板具有良好的减震低噪音等性能。
[0003]现有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一般采用注塑的方式进行生产,但是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的注塑模具多采用简单的单模腔模具,单次注塑操作只能生产一块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效率低。
[0004]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结构设计巧妙,具有多个下模腔和与之对应的上模凸部,一次操作可生产多个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效率高。
[0006]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包括底座、设在底座上的下模组、设在下模组上的上模组,所述下模组中间设有第一隔条,所述下模组两侧对称设有一组第二隔条,所述第一隔条和第二隔条之间垂直设有第三隔条,所述第一隔条、第二隔条、第三隔条将下模组分隔形成4个下模腔;所述上模组中间设有注胶口,所述注胶口两侧间隔设有一组上模凸部,所述上模凸部的位置与下模腔相对应,所述第一隔条上设有流道组,所述流道组连接注胶口和下模腔。本技术所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结构设计巧妙,具有多个下模腔和与之对应的上模凸部,一次操作可生产多个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效率高。
[0007]进一步的,上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所述第二隔条远离第一隔条一侧的高度低于近第一隔条一侧的高度,形成定位凹部,所述上模组两侧间隔设有定位凸条,所述定位凹部与定位凸条的位置和形状相适应。本技术所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定位凸条卡住定位凹部,防止上模组和下模组发生错位。
[0008]进一步的,上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所述流道组包括一级流道、一组二级流道、一组三级流道,所述一级流道平行于第一隔条,所述二级流道呈梯子形状分布于一级流道两侧,所述三级流道垂直于二级流道间隔分布,且连接二级流道和下模腔。本技术所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多级流道便于胶料流动,防止堵塞。
[0009]进一步的,上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所述下模组四角处设有定位导柱,所述上模组四角处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导柱与定位孔的位置和形状相适应。本技术所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便于合模时上模组和下模组对齐。
[0010]进一步的,上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所述下模腔内间隔设有下模凸条,所述下模凸条两端分别设在第一隔条和第二隔条内,且所述下模凸条与下模腔上表面之间具有一定间隔,所述上模凸部内间隔设有上模凸条,所述上模凸条和下模凸条互相平行且交替分布。本技术所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上模凸条和下模凸条配合使高铁轨下复合垫板产品一面形成凹槽,内部形成通孔,可以降低刚度、提高弹性、节省材料。
[0011]进一步的,上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还包括一组升降压板,所述升降压板对称设在上模组两侧。本技术所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升降压板用于下压上模组使上下模组合模,并在注塑结束后提升上模组,使上下模组分开。
[0012]进一步的,上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还包括一组侧板,所述侧板对称安装在下模组两侧,所述侧板下方设有滑槽。本技术所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设有滑槽便于模具转运。
[0013]进一步的,上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还包括模组定位结构,所述模组定位结构设在下模组内,所述模组定位结构包括一组定位杆、一组定位卡件,所述定位杆对称设置在侧板两端,所述定位杆一端安装在侧板内,另一端垂直于侧板穿设于下模组内部,所述定位杆近侧板的一端套设有定位卡件,所述下模组对应位置设有可以容纳定位杆和定位卡件的凹槽。本技术所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定位杆一端设在下模组内,另一端安装在侧板内,侧板运动,定位杆作为导向,在下模组内运动,将模组定位结构设在下模组内,模具结构美观、简洁大方、配件少、具有一定成本优势。
[0014]进一步的,上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还包括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一组顶出块和一组顶出板,所述顶出板间隔设在下模组内部,所述顶出板的位置与下模腔相对应,所述顶出块穿设于底座和下模组,并抵接顶出板,所述顶出板近上模组一面的面积大于近底座一面的面积。本技术所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顶出机构用于将下模组和底座分离,顶出板近上模组一面的面积大于近底座一面的面积可以使顶出板的升降更顺利。
[0015]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结构设计巧妙,具有多个下模腔和与之对应的上模凸部,一次操作可生产多个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所述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所述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的仰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所述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图2中A

A视角的剖面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所述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中下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所述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中上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所述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图4中B部分的细节示意图;
[0022]图中:1、底座;2、下模组;21、第一隔条;22、第二隔条;23、第三隔条;24、下模腔;25、定位凹部;26、定位导柱;27、下模凸条;3、上模组;31、注胶口;32、上模凸部;33、定位凸条;34、定位孔;35、上模凸条;4、流道组;41、一级流道;42、二级流道;43、三级流道;5、升降压板;6、侧板;61、滑槽;71、定位杆;72、定位卡件;81、顶出块;82、顶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在底座(1)上的下模组(2)、设在下模组(2)上的上模组(3),所述下模组(2)中间设有第一隔条(21),所述下模组(2)两侧对称设有一组第二隔条(22),所述第一隔条(21)和第二隔条(22)之间垂直设有第三隔条(23),所述第一隔条(21)、第二隔条(22)、第三隔条(23)将下模组(2)分隔形成4个下模腔(24);所述上模组(3)中间设有注胶口(31),所述注胶口(31)两侧间隔设有一组上模凸部(32),所述上模凸部(32)的位置与下模腔(24)相对应,所述第一隔条(21)上设有流道组(4),所述流道组(4)连接注胶口(31)和下模腔(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条(22)远离第一隔条(21)一侧的高度低于近第一隔条(21)一侧的高度,形成定位凹部(25),所述上模组(3)两侧间隔设有定位凸条(33),所述定位凹部(25)与定位凸条(33)的位置和形状相适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组(4)包括一级流道(41)、一组二级流道(42)、一组三级流道(43),所述一级流道(41)平行于第一隔条(21),所述二级流道(42)呈梯子形状分布于一级流道(41)两侧,所述三级流道(43)垂直于二级流道(42)间隔分布,且连接二级流道(42)和下模腔(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轨下复合垫板生产用多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2)四角处设有定位导柱(26),所述上模组(3)四角处设有定位孔(34),所述定位导柱(26)与定位孔(34)的位置和形状相适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清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信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