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天沟的隔板防水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7620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9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内天沟的隔板防水构造,属于屋面覆盖层的排水技术领域。内天沟位于女儿墙与主墙体上,包括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在女儿墙顶部形成第一台阶,在女儿墙内侧形成第二台阶,第二台阶位于主墙体上,并在与主墙体对应位置形成向上突出的凸台,第二台阶中设置有隔板,隔板水平设置,且其长度大于混凝土层的厚度。将本申请应用于内天沟,具有天沟防水节点止水、防渗透的效果。防渗透的效果。防渗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内天沟的隔板防水构造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内天沟的隔板防水构造,属于屋面覆盖层的排水


技术介绍

[0002]天沟指建筑物屋面两胯间的下凹部分,多用白铁皮或石棉水泥制成。屋面排水分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自由排水),有组织排水一般是把雨水集到天沟内再由雨水管排下,集聚雨水的沟就被称为天沟,结合图1,天沟位于主墙体1a上,沿着女儿墙2a外墙面,可以做在屋顶面里面(即内天沟),也可以做在外面悬挑出去(即外天沟)。
[0003]目前,天沟一般为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层3a结构存在细微的裂缝和孔洞,水经由这些裂缝、孔洞慢慢竖向渗透混凝土层,渗透路径长度仅仅为混凝土层的厚度,渗透路径短,透水快;由于材料性质上的差异,钢结构与混凝土存在着天然的分界面。因此,在钢结构建筑中,此类防水问题更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内天沟的隔板防水构造,实现天沟防水节点止水、防渗透的效果。
[0005]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用于内天沟的隔板防水构造,内天沟位于女儿墙与主墙体上,包括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在女儿墙顶部形成第一台阶,在女儿墙内侧形成第二台阶,第二台阶位于主墙体上,并在与主墙体对应位置形成向上突出的凸台,所述第二台阶中设置有隔板,隔板水平设置,且其长度大于混凝土层的厚度(优选采用不低于混凝土层厚度的3倍)。
[0007]本申请在在内天沟的混凝土层中水平设置钢板,钢板长度远大于混凝土层厚度,由于钢材不透水,可以改变水在混凝土层中的竖向传递路径,由原先的混凝土层厚度方向渗透变为沿钢板长度方向渗透,而将隔板长度不低于混凝土层厚度的3倍这一特殊设置时,可增加天沟内水渗透混凝土层的路径和时间,隔板长度很好的满足了排水时间的要求,使天沟内水渗透混凝土层的时间大于天沟内水的存留时间,水在完全渗透混凝土层之前就已经排净,从而实现了天沟防水节点止水、防渗透。
[0008]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0009]所述混凝土层上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位于第一台阶上方的部分形成倾斜的坡面,余下部位与混凝土层平行,并在凸台处形成包覆台。保温层的设置可以很好的保护混凝土层,第一台阶对应位置处通常也是雨水接触较为密集的部位,将该部位设置为倾斜的坡面,可以很好的对水流进行疏导,加速水流排出。
[0010]更优选的:
[0011]所述保温层与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包覆在混凝土层上,自混凝土外侧经混凝土顶端,并绕经第一台阶、第二台阶。防水层的设置配合保温层强化隔水效果,有效降低雨水与混凝土层的接触。
[0012]所述保温层上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包覆于保温层上,并在包覆台位置对应处也形成凸起,更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与保温层之间设置有填充层,填充层位于坡面上方的保温层与保护层之间,并与坡面平行。该部位为相对水平的结构,也是受力较为频繁的部位,将该部位以填充层进行补强,提高了整体的构造强度与耐用性。所述填充层对应的保护层上设置有面层,对其下方的保护层、保温层和坡面等构造形成保护作用。
[0013]所述坡面与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填充层。填充层可以采用细石混凝土等填充在坡面与混凝土层之间,即确保了坡面的倾斜结构,又避免两者之间产生空腔影响内天沟强力。
[0014]所述混凝土层下方设置有模板,混凝土层通过模板分别与女儿墙、主墙体连接,模板的设置,不仅可以起到混凝土层底部保护作用,还可以实现混凝土层与女儿墙、主墙体的连接。主墙体内设置框架梁为骨架,女儿墙内部设置钢梁为骨架,以模板进行混凝土层与主墙体、混凝土层与女儿墙的连接,不仅有效避免了不同材料之间连接牢度的问题,配合模具等工具,还可以作为骨架材料,实现先搭骨架再现浇填充的施工方法;采用预制板搭建时,该骨架结构还起到定位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常规内天沟的防水构造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申请内天沟防水构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申请内天沟防水构造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主墙体;11.框架梁;2.女儿墙;21.钢梁;3.混凝土层;31.第一台阶;32.第二台阶;33.凸台;34.模板;4.隔板;5.保温层;51.坡面;52.包覆台;53.填充层一;54.填充层二;6.保护层;7.防水层;8.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实施例一种用于内天沟的隔板防水构造,内天沟位于女儿墙2与主墙体1上,结合图2,包括有混凝土层3,混凝土层3为阶梯式结构,其先在女儿墙外侧对应位置的上方形成竖直外墙,再在女儿墙2顶部形成第一台阶31,在女儿墙2内侧形成第二台阶32,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32均水平设置,两者之间以竖直设置的混凝土壁连接,第二台阶32位于主墙体1上,并在与主墙体1对应位置形成向上突出的凸台33,第二台阶32中设置有隔板4,隔板4水平设置,且其长度大于混凝土层3的厚度(并以混凝土层3厚度的3倍为佳)。
[0020]本申请在在内天沟的混凝土层3中水平设置钢板作为隔板4,隔板4的长度远大于混凝土层3厚度,由于隔板4不透水,可以改变水在混凝土层3中的竖向传递路径,由原先的混凝土层3厚度方向渗透变为沿隔板4长度方向渗透,常见混凝土层厚度为100

120mm,本案将隔板4长度优选设置为不低于混凝土层厚度的3倍如360mm,进行该特殊设置时,可增加天沟内水渗透混凝土层3的路径和时间,隔板4长度很好的满足了排水时间的要求,使天沟内水渗透混凝土层3的时间大于天沟内水的存留时间,水在完全渗透混凝土层3之前就已经排净,从而实现了天沟防水节点止水、防渗透。
[0021]作为一个备选方案:结合图2,混凝土层3上设置有保温层5,保温层5位于第一台阶31上方的部分形成倾斜的坡面51,余下部位与混凝土层3平行,并在凸台33处形成包覆台52。保温层5的设置可以很好的保护混凝土层3,第一台阶31对应位置处通常也是雨水接触
较为密集的部位,将该部位设置为倾斜的坡面51,可以很好的对水流进行疏导,加速水流排出。
[0022]优选的:
[0023]保温层5与混凝土层3之间设置有防水层7,防水层7包覆在混凝土层3上,结合图3,其自混凝土层3外侧经混凝土层顶端,并绕经第一台阶31、第二台阶32。防水层7的设置配合保温层5强化隔水效果,有效降低雨水与混凝土层3的接触。
[0024]保温层5上设置有保护层6,保护层6包覆于保温层5上,并在包覆台52位置对应处也形成凸起(图中未标注),保护层6可以采用砂浆包覆,在保温层5上形成包覆的保护层,更优选的:保护层6与保温层5之间设置有填充层,填充层位于坡面51上方的保温层5与保护层6之间,即填充层一53,填充层一53与坡面51平行设置。该部位为相对水平的结构,也是受力较为频繁的部位,将该部位以填充层进行补强,提高了整体的构造强度与耐用性。填充层一53对应的保护层6上设置有面层8,对其下方的保护层6、保温层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天沟的隔板防水构造,内天沟位于女儿墙与主墙体上,包括有混凝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在女儿墙顶部形成第一台阶,在女儿墙内侧形成第二台阶,第二台阶位于主墙体上,并在与主墙体对应位置形成向上突出的凸台,第二台阶中设置有隔板,隔板水平设置,且其长度大于混凝土层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内天沟的隔板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上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位于第一台阶上方的部分形成倾斜的坡面,余下部位与混凝土层平行,并在凸台处形成包覆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内天沟的隔板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与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包覆在混凝土层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内天沟的隔板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上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包覆于保温层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奇何阳俞海涛徐春平李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