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水阀及供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7519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回水阀及供水系统。所述回水阀包括阀体和循环阀;其中,所述阀体设有热流道、冷流道及循环流道;所述热流道在其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设有循环入口;所述冷流道在其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设有循环出口;所述循环流道将所述循环入口和所述循环出口连通;所述循环阀设在所述循环流道内,所述循环阀具有关闭所述循环入口的初始位置,以及在所述热流道内的流体压力作用而打开所述循环入口的循环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回水阀,能够具有回水功能,以通过回水阀将残留在供水系统的末端管路的冷水回流到热水器预热后再供应给用户,减少供水系统开启初期输出冷水。供水系统开启初期输出冷水。供水系统开启初期输出冷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水阀及供水系统
[0001]优先权信息
[0002]本申请要求“2021年4月30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2120956351.5、名称为连通阀、回水阀、压力阀组件及供水系统”以及“2021年4月30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2120955921.9、名称为连通阀、回水阀、压力阀组件及供水系统”的优先权。


[0003]本技术涉及供水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回水阀及供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4]在相关技术中,供水系统一般应用于为用户提供冷热水。传统供水系统通常包括热水器、冷水管、热水管、压力阀及混水装置等结构;其中,热水器的出水管通过热水管、压力阀的热水流道与混水装置的热水接入端连接;而热水器的进水管和混水装置的冷水接入端均通过压力阀的冷流道与冷水管连通,从而通过混水装置可将热水器供应的热水和冷水管供应的冷水混合成温度适宜的用水,并输送到出水装置(如花洒、水龙头等),以供用户使用。这种压力阀不具有回水功能。
[0005]然而,在开启供水系统之前,供水系统的末端管路会残留有一部分冷水,如直接开启供水系统,则会有这部分冷水输出给用户使用,即导致供水系统开启初期输出冷水,这导致供水系统的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回水阀,旨在通过回水阀实现回水功能,以通过回水阀将残留在供水系统的末端管路的冷水回流到热水器预热后再供应给用户,减少供水系统开启初期输出冷水。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回水阀,所述回水阀包括阀体和循环阀;其中,所述阀体设有热流道、冷流道及循环流道;所述热流道在其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设有循环入口;所述冷流道在其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设有循环出口;所述循环流道将所述循环入口和所述循环出口连通;所述循环阀设在所述循环流道内,所述循环阀具有关闭所述循环入口的初始位置,以及在所述热流道内的流体压力作用而打开所述循环入口的循环位置。
[0008]可选地,所述循环阀包括循环阀芯和循环复位件;其中,所述循环阀芯与所述循环入口相对设置;所述循环复位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循环流道内,其另一端与所述循环阀芯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热流道包括进水段、出水段及位于所述进水段和所述出水段之间的连通段,所述连通段设有循环入口;所述回水阀还包括设于所述热流道内的联动阀;所述联动阀具有阻断所述连通段以使得所述进水段和所述出水段不连通的初始位置,以及将所述连通段导通以使所述进水段和所述出水段连通的打开位置。
[0010]可选地,所述连通段设有与所述进水段连通的连通入口,以及与所述出水段连通
的连通出口;所述联动阀包括联动阀芯和开关复位件;所述联动阀芯包括设于所述出水段以用于封堵所述连通出口的第一封堵部、设于所述连通段内以用于封堵所述连通入口的第二封堵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封堵部和所述第二封堵部的联动轴;所述开关复位件设于所述出水段,并与所述联动阀芯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联动阀芯的第一封堵部的封堵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封堵部的封堵面的面积。
[0012]可选地,所述联动阀芯还包括与所述联动轴同轴设置的导向轴,所述导向轴连接在所述第二封堵部的封堵面上,并与所述连通入口插置配合。
[0013]可选地,所述导向轴的环周壁开设有多个分水槽;多个所述分水槽沿所述导向轴的环周间隔排布,且所述分水槽沿所述导向轴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封堵部的封堵面。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封堵部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周面用于与所述连通出口的内壁面接触配合。
[0015]可选地,所述回水阀还包括与所述热流道的出水段插置配合的出水接头,所述出水接头的内端设有与出水段连通的出水腔;所述开关复位件至少部分安装在所述出水腔内。
[0016]可选地,所述出水接头的内端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周面与所述出水段的内壁面接触配合。
[0017]可选地,所述冷流道还设有缓压入口;所述热流道的进水段设有缓压出口;所述阀体还设有连通所述缓压出口和所述缓压入口的缓压流道,所述缓压流道内设置有缓压阀,所述缓压阀具有关闭所述缓压入口的初始位置,以及在所述冷流道内的流体压力作用下打开所述缓压入口的缓压位置。
[0018]可选地,所述缓压阀包括缓冲阀芯和缓冲复位件;其中,所述缓冲阀芯与所述缓压入口相对设置;所述缓冲复位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缓压流道内,其另一端与所述缓冲阀芯连接。
[0019]可选地,所述热流道的出水段设有泄压入口;所述热流道的进水段还设有泄压出口;所述阀体还设有连通所述泄压出口和所述泄压入口的泄压流道,所述泄压流道内设置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具有关闭所述泄压入口的初始位置,以及在所述出水段内的流体压力作用下打开所述泄压入口的泄压位置。
[0020]可选地,所述阀体还设有过水流道;所述过水流道的一端与所述泄压流道连通,所述过水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泄压出口连通。
[0021]可选地,所述泄压阀包括泄压阀芯和泄压复位件;其中,所述泄压阀芯与所述泄压入口相对设置;所述泄压复位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泄压流道内,其另一端与所述泄压阀芯连接。
[0022]可选地,所述泄压流道的末端设有与所述泄压入口相对的安装口;所述泄压阀还包括封堵所述安装口的泄压堵盖,所述泄压堵盖与所述泄压复位件的远离所述泄压入口的一端连接,所述泄压堵盖与所述泄压入口之间的距离可调。
[0023]可选地,所述阀体包括热流侧阀体、冷流侧阀体以及配管部;所述热流侧阀体设有所述热流道;所述冷流侧阀体设有所述冷流道;所述配管部用于构造形成循环流道、缓压流道、泄压流道、过水流道中的至少其中一者;
[0024]其中,所述热流侧阀体和所述冷流侧阀体其中一者与所述配管部的一端一体成型,另一者则与所述配管部的另一端密封连接。
[0025]可选地,所述热流侧阀体与所述配管部的一端一体成型,所述冷流侧阀体的外侧面设有与所述配管部密封连接的装配部;或者,所述冷流侧阀体与所述配管部的一端一体成型,所述热流侧阀体的外侧面设有与所述配管部密封连接的装配部。
[0026]可选地,所述回水阀还包括配管密封圈,所述装配部或所述配管部的自由端面上设有配合凹槽,所述配管密封圈嵌设在所述配合凹槽内。
[002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供水系统,所述供水系统包括热水器、混水装置及回水阀;所述热水器具有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混水装置的热流接入端和冷流接入端;所述回水阀的热流道用于将所述混水装置的热流接入端与所述热水管连通,所述回水阀的冷流道用于将所述混水装置的冷流接入端通过冷水管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回水阀包括阀体和循环阀;其中,所述阀体设有热流道、冷流道及循环流道;所述热流道在其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设有循环入口;所述冷流道在其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设有循环出口;所述循环流道将所述循环入口和所述循环出口连通;所述循环阀设在所述循环流道内,所述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设有热流道、冷流道及循环流道;其中,所述热流道在其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设有循环入口;所述冷流道在其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设有循环出口;所述循环流道将所述循环入口和所述循环出口连通;以及循环阀,所述循环阀设在所述循环流道内,所述循环阀具有关闭所述循环入口的初始位置,以及在所述热流道内的流体压力作用而打开所述循环入口的循环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阀包括循环阀芯和循环复位件;其中,所述循环阀芯与所述循环入口相对设置;所述循环复位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循环流道内,其另一端与所述循环阀芯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包括进水段、出水段及位于所述进水段和所述出水段之间的连通段,所述连通段设有循环入口;所述回水阀还包括设于所述热流道内的联动阀;所述联动阀具有阻断所述连通段以使得所述进水段和所述出水段不连通的初始位置,以及将所述连通段导通以使所述进水段和所述出水段连通的打开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段设有与所述进水段连通的连通入口,以及与所述出水段连通的连通出口;所述联动阀包括:联动阀芯,所述联动阀芯包括设于所述出水段以用于封堵所述连通出口的第一封堵部、设于所述连通段内以用于封堵所述连通入口的第二封堵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封堵部和所述第二封堵部的联动轴;以及开关复位件,所述开关复位件设于所述出水段,并与所述联动阀芯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阀芯的第一封堵部的封堵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封堵部的封堵面的面积。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阀芯还包括与所述联动轴同轴设置的导向轴,所述导向轴连接在所述第二封堵部的封堵面上,并与所述连通入口插置配合。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的环周壁开设有多个分水槽;多个所述分水槽沿所述导向轴的环周间隔排布,且所述分水槽沿所述导向轴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封堵部的封堵面。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部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周面用于与所述连通出口的内壁面接触配合。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阀还包括与所述热流道的出水段插置配合的出水接头,所述出水接头的内端设有与出水段连通的出水腔;所述开关复位件至少部分安装在所述出水腔内。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接头的内端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周面与所述出水段的内壁面接触配合。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流道还设有缓压入口;所述热流道的进水段设有缓压出口;所述阀体还设有连通所述缓压出口和所述缓压入口的缓压流道;所述缓压流道内设置有缓压阀;
其中,所述缓压阀具有关闭所述缓压入口的初始位置,以及在所述冷流道内的流体压力作用下打开所述缓压入口的缓压位置。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压阀包括缓冲阀芯和缓冲复位件;其中,所述缓冲阀芯与所述缓压入口相对设置;所述缓冲复位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缓压流道内,其另一端与所述缓冲阀芯连接。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的出水段设有泄压入口;所述热流道的进水段还设有泄压出口;所述阀体还设有连通所述泄压出口和所述泄压入口的泄压流道,所述泄压流道内设置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具有关闭所述泄压入口的初始位置,以及在所述出水段内的流体压力作用下打开所述泄压入口的泄压位置。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还设有过水流道;所述过水流道的一端与所述泄压流道连通,所述过水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泄压出口连通。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包括泄压阀芯和泄压复位件;其中,所述泄压阀芯与所述泄压入口相对设置;所述泄压复位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泄压流道内,其另一端与所述泄压阀芯连接。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流道的末端设有与所述泄压入口相对的安装口;所述泄压阀还包括封堵所述安装口的泄压堵盖,所述泄压堵盖与所述泄压复位件的远离所述泄压入口的一端连接,所述泄压堵盖与所述泄压入口之间的距离可调。17.如权利要求1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热流侧阀体、冷流侧阀体以及配管部;所述热流侧阀体设有所述热流道;所述冷流侧阀体设有所述冷流道;所述配管部用于构造形成循环流道、缓压流道、泄压流道、过水流道中的至少其中一者;其中,所述热流侧阀体和所述冷流侧阀体其中一者与所述配管部的一端一体成型,另一者则与所述配管部的另一端密封连接。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侧阀体与所述配管部的一端一体成型,所述冷流侧阀体的外侧面设有与所述配管部密封连接的装配部;或者,所述冷流侧阀体与所述配管部的一端一体成型,所述热流侧阀体的外侧面设有与所述配管部密封连接的装配部。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回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阀还包括配管密封圈,所述装配部或所述配管部的自由端面上设有配合凹槽,所述配管密封圈嵌设在所述配合凹槽内。20.一种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巴喜亮梁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