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载融合信息引导传感器提示搜索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710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载融合信息引导传感器提示搜索方法及装置,属于机载传感器资源管理领域,包括步骤:S1,通过数据融合将本机和/或机外传感器观测到的目标信息形成统一的目标态势信息;S2,通过传感器管理分析目标态势信息的补维和/或质量提升需求;S3,对产生的目标态势信息的补维和/或质量提升需求,规划执行传感器和提示搜索任务参数;S4,通过传感器管理控制传感器执行提示搜索任务。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自动OODA目标态势闭环过程,为飞行员提供了更好的态势质量,降低了飞行员操作负担。降低了飞行员操作负担。降低了飞行员操作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载融合信息引导传感器提示搜索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载传感器资源管理领域,更为具体的,涉及一种机载融合信息引导传感器提示搜索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空战系统中,机载传感器资源包括雷达、电子战、光电、数据链、无线电导航、识别等六大类传感器。雷达主动发射无线波并接收反射回波,经过检测、滤波等信号处理实现对目标的搜索和跟踪,其为机载系统最重要的任务传感器。电子战分为电侦和电抗两部分,电侦接收目标辐射的无线电波,经过检测、分选、识别、定位等信号处理实现对目标的截获,电抗主动发射特定无线电波实现对敌无线电和雷电系统的干扰或欺骗。光电分为光电成像和光雷两部分,光电成像接收光信号实现对目标光信号的侦察、成像和告警,光雷接收光信号实现对目标光信号的搜索、跟踪和测距。数据链建立与地面、与卫星、与友机的通信,实现战术指引、态势信息交互和话音交互。无线电导航包括无线电高度表、塔康、微波、仪表、伏尔等,实现对飞机高度、方位、俯仰、距离等位置信息的定位。识别包括识别应答、识别询问、空中交通管制、空中交通避撞、自动相关监视等,实现对敌我飞机的识别。
[0003]传感器管理综合控制和监视机载传感器资源,以智能/自动/手动的方式,确定何时使用何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的执行参数,以实现最优的搜索、最精确的跟踪、最佳的干扰、最优质的通信、最恰当的导航以及最准确的识别。传感器管理的目标是在作战中实现“人在闭环”控制需求,发挥人机结合优势,提高传感器的操作效率和可靠性,降低飞行员操作负担,使飞行员更集中于战术决策
[0004]传统提示搜索由飞行员手动操作,飞行员既要操作飞行,又要更改传感器的工作参数,给飞行员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载融合信息引导传感器提示搜索方法及装置,以解决背景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本机或机外传感器观测到的目标信息,经过数据融合形成统一的目标态势信息,由传感器管理分析目标的补维或质量提升需求,规划执行传感器和提示搜索任务参数,最后调度具体传感器执行提示搜索任务,并将捕获的目标信息发送给数据融合,实现了自动OODA目标态势闭环过程,为飞行员提供了更好的态势质量,降低了飞行员操作负担。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机载融合信息引导传感器提示搜索方法,包括步骤:
[0008]S1,通过数据融合将本机和/或机外传感器观测到的目标信息形成统一的目标态势信息;
[0009]S2,通过传感器管理分析目标态势信息的补维和/或质量提升需求;
[0010]S3,对产生的目标态势信息的补维和/或质量提升需求,规划执行传感器和提示搜
索任务参数;
[0011]S4,通过传感器管理控制传感器执行提示搜索任务。
[0012]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所述形成统一的目标态势信息包括子步骤:将本机感器观测到的目标信息和机外传感器观测到的目标信息这些多源头点迹和航迹进行关联,从而将不同来源的传感器点航信息通过关联算法生成最终的统一的目标态势信息。
[0013]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所述本机传感器观测到的目标信息,包括雷达观测到的目标点迹或航迹信息、电侦观测到的目标点迹信息、以及光雷观测到的目标航迹信息;所述机外传感器观测到的目标信息,包括通过数据链传递的友机雷达观测到的目标点迹或航迹信息、友机电侦观测到的目标点迹信息、友机光雷观测到的目标航迹信息、地面站观测到的目标点迹或航迹信息、舰船观测到的目标点迹或航迹信息、卫星观测到的目标点迹信息以及情报获取的目标点迹信息。
[0014]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分析目标态势信息的补维需求,包括子步骤:对缺少维度信息的目标是否需要补充维度信息、对缺少俯仰和距离维度信息的目标补充俯仰和距离维度信息需求、对缺少距离维度信息的目标补充距离维度信息需求。
[0015]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分析目标态势信息的质量提升需求,包括子步骤:对目标精度质量低于设定比较值的目标是否需要提升目标精度质量、对可提升距离精度的目标产生距离精度提升需求、对可提升方位和俯仰精度的目标产生方位俯仰精度提升需求。
[0016]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所述规划执行传感器,包括选择雷达执行、选择光雷执行、或选择雷达和光雷都执行中任一种方案。
[0017]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所述规划提示搜索任务参数,包括规划提示搜索的次数、规划提示搜索的方位中心、规划提示搜索的俯仰中心、规划提示搜索的方位宽度、规划提示搜索的俯仰宽度。
[0018]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所述控制传感器执行提示搜索任务,包括控制雷达何时执行提示搜索任务、控制雷达何时完成提示搜索任务、控制光雷何时执行提示搜索任务、控制光雷何时完成提示搜索任务。
[0019]进一步地,在步骤S4之后,还包括步骤:
[0020]S5,执行提示搜索任务后将捕获的目标点航信息反馈给步骤S1中数据融合。
[0021]一种执行如上任一所述机载融合信息引导传感器提示搜索方法的装置,包括数据融合单元和传感器管理单元,所述传感器管理单元包括补维和/或质量提升需求分析单元、规划单元和控制执行单元;
[0022]数据融合单元,通过数据融合将本机和/或机外传感器观测到的目标信息形成统一的目标态势信息;
[0023]补维和/或质量提升需求分析单元,用于通过传感器管理分析目标态势信息的补维和/或质量提升需求;
[0024]规划单元,用于对产生的目标态势信息的补维和/或质量提升需求,规划执行传感器和提示搜索任务参数;
[0025]控制执行单元,用于通过传感器管理控制传感器执行提示搜索任务。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自动补维目标态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方法通过数据融合实时给出的目标
态势信息,传感器管理可自动分析各目标是否有补充俯仰或距离维度需求。对有补维需求的目标,传感器管理选择雷达或光雷执行,并规划其提示搜索任务参数,自动控制雷达或光雷执行提示搜索任务,从而实现目标的补维需求。
[0028](2)自动提高目标精度质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方法通过数据融合实时给出的目标态势信息,传感器管理可自动分析各目标是否有提高方位、俯仰或距离质量精度需求。对有提高质量精度需求的目标,传感器管理选择雷达或光雷执行,并规划其提示搜索任务参数,自动控制雷达或光雷执行提示搜索任务,从而实现目标的精度质量提高需求。
[0029](3)控制结果可靠。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方法流程可靠,充分考虑了各源目标的维度和精度质量特性,以及雷达和光雷两种传感器的性能参数,从而发起提示搜索任务。
[0030](4)控制效果最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方法根据各源目标的维度和精度质量特性,建立算法模型,选择最合适的传感器,规划最优的搜索次数和搜索区域,在保证目标截获概率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目标被捕获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载融合信息引导传感器提示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通过数据融合将本机和/或机外传感器观测到的目标信息形成统一的目标态势信息;S2,通过传感器管理分析目标态势信息的补维和/或质量提升需求;S3,对产生的目标态势信息的补维和/或质量提升需求,规划执行传感器和提示搜索任务参数;S4,通过传感器管理控制传感器执行提示搜索任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融合信息引导传感器提示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形成统一的目标态势信息包括子步骤:将本机感器观测到的目标信息和机外传感器观测到的目标信息这些多源头点迹和航迹进行关联,从而将不同来源的传感器点航信息通过关联算法生成最终的统一的目标态势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融合信息引导传感器提示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本机传感器观测到的目标信息,包括雷达观测到的目标点迹或航迹信息、电侦观测到的目标点迹信息、以及光雷观测到的目标航迹信息;所述机外传感器观测到的目标信息,包括通过数据链传递的友机雷达观测到的目标点迹或航迹信息、友机电侦观测到的目标点迹信息、友机光雷观测到的目标航迹信息、地面站观测到的目标点迹或航迹信息、舰船观测到的目标点迹或航迹信息、卫星观测到的目标点迹信息以及情报获取的目标点迹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融合信息引导传感器提示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分析目标态势信息的补维需求,包括子步骤:对缺少维度信息的目标是否需要补充维度信息、对缺少俯仰和距离维度信息的目标补充俯仰和距离维度信息需求、对缺少距离维度信息的目标补充距离维度信息需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融合信息引导传感器提示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分析目标态势信息的质量提升需求,包括子步骤:对目标精度质量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皓陈杰宋文彬姜家财曾小东赵子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