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及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610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供一种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周向外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安装结构;所述支架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安装结构、第三安装结构和第四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三安装结构和所述第四安装结构在所述支架本体上呈三角形分布;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三安装结构及所述第四安装结构一体成型于所述支架本体,节省支架的数量,结构简单,节省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换热器、阀体结构、加热器及所述支架,所述换热器、所述阀体结构及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与所述加热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与所述阀体结构连接。阀体结构连接。阀体结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架及空调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支架及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常规汽车会在前舱布置动力总成、进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等多个模块。在前舱有限的空间里,需要合理布置上述系统相关的零部件,同时还要考虑各部件间隙、总装装配空间、售后维修可拆卸和相关法律法规等若干要求。并且,相比于以前汽车,现在的汽车还增加了许多模块,如PTC加热器模块、板换及管路总成、空调管路等,这些新增加的模块通常也布置在前舱中,这使得汽车前舱的空间更为紧缺。
[0003]在现有技术中,各模块通常是分别用多个专用支架分别固定到车身、副车架或者其他支架上。由于需要安装多个专用支架,且专用支架之间也有一定的距离要求,这样的安装方式使得两个控制模块在前舱占用了较大的空间,且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目前各空调模块安装占用空间大、结构复杂的问题,本技术的提供一种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周向外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安装结构;所述支架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安装结构、第三安装结构和第四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周向外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一安装结构;所述支架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安装结构、第三安装结构和第四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三安装结构和所述第四安装结构在所述支架本体上呈三角形分布;其中,所述第一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三安装结构及所述第四安装结构一体成型于所述支架本体。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呈板状。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三安装结构和所述第四安装结构为凸焊螺栓;或:所述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三安装结构和所述第四安装结构为允许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安装结构、所述第三安装结构和所述第四安装结构的孔内壁分别设有衬套。4.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减重孔。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减重孔设有翻边结构。6.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重孔包括第一减重孔、第二减重孔和第三减重孔,所述第一减重孔设在所述支架本体的所述第二安装结构所在的区域内,所述第三减重孔设于所述支架本体的所述第三安装结构所在的区域内,所述第二减重孔设在所述支架本体的所述第一减重孔与所述第三减重孔之间。7.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固定点、第二固定点、第三固定点和第四固定点;所述第三安装结构包括第五固定点、第六固定点和第七固定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祥祯肖冠甲李高尚孙冲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