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多路EMI滤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80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多路EMI滤波电路,包括四组高温输入线及四组高温输出线;第一高温输入线、第二高温输入线、第三高温输入线分别连接电感T1、T2、T3的第一端以及电容C1、C2、C3的第一端,电感T1、T2、T3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电容C4、C5、C6第一端以及电感T4的对应绕组中,电感T4各绕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容C7、C8、C9第一端以及对应的第一高温输出线、第二高温输出线、第三高温输出线;电容C1、C2、C3、C4、C5、C6第二端连接第四高温输入线,电容C7、C8、C9第二端连接第四高温输出线;本申请可随意选择路数,对差模和共模噪声干扰抑制能力强,输入输出采用四种颜色黑、红、橙、黄高温线,不容易接错线,使用时灵活多变。使用时灵活多变。使用时灵活多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多路EMI滤波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滤波电路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多路EMI滤波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功率半导体,如IGBT、二极管、晶闸管等,而这些器件都工作在开关状态,会产生很高的dv/dt和di/dt,产生丰富的谐波分量干扰噪声,进而形成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即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为了消除电磁干扰,传统的EMI滤波电路主要由两级电感(第一电感LF1、第二电感LF2)、X电容和Y电容组成,其中第一电感:绕制一层而成,层间等效电容极小,高频阻抗大,圈数少感量小,承担高频滤波作用;第二电感由漆包线圈叠绕多次而成,层间等效电容极大,圈数多感量大;
[0003]在石油勘探等领域需要适应175℃及更高温度环境下的EMI滤波电路,然而当前的开关电源输出滤波器最高工作温度为150℃,无法满足更高工作温度的要求,本设计可满足高温175℃工作环境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多路EMI滤波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多路EMI滤波电路,包括四组高温输入线,分别为第一高温输入线、第二高温输入线、第三高温输入线以及第四高温输入线;还包括四组高温输出线,分别为第一高温输出线、第二高温输出线、第三高温输出线以及第四高温输出线;第一高温输入线连接电感T1第一端和电容C1第一端,电感T1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4第一端和电感T4中第一绕组的第一端,电容C1及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到第四高温输入线,电感T4中第一绕组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7的第一端和第一高温输出线,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到第四高温输出线;第二高温输入线连接电感T2的第一端和电容C2第一端,电感T2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5的第一端和电感T4中第二绕组的第一端,电容C2、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到第四高温输入线,电感T4中第二绕组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8的第一端和第二高温输出线,电容C8的第二端连接到第四高温输出线;第三高温输入线连接电感T3的第一端和电容C3第一端,电感T3的第二端连接C6第一端和电感T4中第三绕组的第一端,电容C3、电容C6的第二端连接到第四高温输入线,电感T4中第三绕组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9的第一端和第三高温输出线,电容C9的第二端连接到第四高温输出线;电感T4中第四绕组的第一端连接第四高温输入线,第二端连接第四高温输出线。
[0007]优选的,第一高温输入线、第二高温输入线、第三高温输入线以及第四高温输入线的颜色分别为黄色、橙色、红色以及黑色;第一高温输出线、第二高温输出线、第三高温输出线以及第四高温输出线的颜色分别为黄色、橙色、红色以及黑色。
[0008]优选的,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为耐高温等值电容,电感T1、电感T2、电感T3为耐高温等值电感,电感T4为四个绕组的耐高温共模电感。
[0009]电容C1、电容C4和电感T1;电容C2、电容C5和电感T2,电容C3、电容C6和电感T3,组成了三个参数一致的π型差模滤波器,对电源输出的纹波有很好的平滑作用,对噪声也有较大的抑制作用,电感T4和电容C7、电容C8、电容C9形成共模滤波器,对共模噪声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多路EMI滤波电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电流大,压降小,路数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路数,耐高温值可达175℃,常温25℃到高温175℃滤波效果都很好,对差模和共模噪声干扰抑制能力强,输入输出采用四种颜色黑、红、橙、黄高温线,不容易接错线,使用时灵活多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PCB电路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PCB电路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请参阅图1

3,此高温多路EMI滤波电路可以用做一路、两路、最多可达三路,此电路输入输出采用高温引线形式,使用时非常灵活,而且不管常温到高温滤波效果非常理想;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0016]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多路EMI滤波电路,包括四组高温输入线,分别为第一高温输入线、第二高温输入线、第三高温输入线以及第四高温输入线;还包括四组高温输出线,分别为第一高温输出线、第二高温输出线、第三高温输出线以及第四高温输出线;第一高温输入线连接电感T1第一端和电容C1第一端,电感T1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4第一端和电感T4中第一绕组的第一端,电容C1及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到第四高温输入线,电感T4中第一绕组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7的第一端和第一高温输出线,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到第四高温输出线;第二高温输入线连接电感T2的第一端和电容C2第一端,电感T2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5的第一端和电感T4中第二绕组的第一端,电容C2、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到第四高温输入线,电感T4中第二绕组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8的第一端和第二高温输出线,电容C8的第二端连接到第四高温输出线;第三高温输入线连接电感T3的第一端和电容C3第一端,电感T3的第二端连接C6第一端和电感T4中第三绕组的第一端,电容C3、电容C6的第二端连接到第四高温输入线,电感T4中第三绕组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9的第一端和第三高温输出线,电容C9的第二端连接到第四高温输出线;电感T4中第四绕组的第一端连接第四高温输入线,第二端连接第四高温输出线。
[0017]其中,第一高温输入线、第二高温输入线、第三高温输入线以及第四高温输入线的颜色分别为黄色、橙色、红色以及黑色;第一高温输出线、第二高温输出线、第三高温输出线以及第四高温输出线的颜色分别为黄色、橙色、红色以及黑色,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为耐高温等值电容,电感T1、电感T2、电感T3为耐高温等值电感,电感T4为四个绕组的耐高温共模电感。
[0018]电容C1、电容C4和电感T1;电容C2、电容C5和电感T2,电容C3、电容C6和电感T3,组成了三个参数一致的π型差模滤波器,对电源输出的纹波有很好的平滑作用,对噪声也有较大的抑制作用,电感T4和电容C7、电容C8、电容C9形成共模滤波器,对共模噪声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各电容型号为C5750X7R1H106K160AC;
[0019]此高温为多路EMI滤波电路,具有以下优势,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温环境的多路EMI滤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组高温输入线,分别为第一高温输入线、第二高温输入线、第三高温输入线以及第四高温输入线;还包括四组高温输出线,分别为第一高温输出线、第二高温输出线、第三高温输出线以及第四高温输出线;第一高温输入线连接电感T1第一端和电容C1第一端,电感T1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4第一端和电感T4中第一绕组的第一端,电容C1及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到第四高温输入线,电感T4中第一绕组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7的第一端和第一高温输出线,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到第四高温输出线;第二高温输入线连接电感T2的第一端和电容C2第一端,电感T2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5的第一端和电感T4中第二绕组的第一端,电容C2、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到第四高温输入线,电感T4中第二绕组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8的第一端和第二高温输出线,电容C8的第二端连接到第四高温输出线;第三高温输入线连接电感T3的第一端和电容C3第一端,电感T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宋信磊刘岩于法捧杨要军温玉波董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博瑞微电子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