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可分频信号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062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高温可分频信号源电路,包括:振荡电路、倍频电路、稳压电路、整形电路和放大电路;所述振荡电路用于产生脉冲信号,并输入给倍频电路,所述倍频电路具有多个不同频率输出端;所述整形电路的输入端可选择的与倍频电路的其中一输出端连接,所述整形电路被配置为输出标准的正弦波信号;所述放大电路与整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整形后的信号进行放大。所述稳压电路用于提供合适电压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结构简单,可以产生多种不同频率的脉冲信号,并具有耐高温、耐高压,工作稳定的优点。稳定的优点。稳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可分频信号源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信号发生电路,尤其是一种耐高温可分频信号源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石油勘探、测井设备、以及深井数据传输
的发展,对使用仪器的精度、温度以及长期可靠性等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其中,信号发生装置作为探测设备的一部分,其稳定性至关重要。
[0003]目前的信号发生电路,在高温、高压环境中,往往会存在工作不稳定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难以满足设备在各种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的要求。因此设计一款可以长期可靠的工作在高温环境下的信号发生电路则显得十分必要。
[0004]鉴于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高温可分频信号源电路,可以产生多种不同频率的脉冲信号,并具有耐高温和耐高压的优点。
[0006]为了实现该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耐高温可分频信号源电路,包括包括:振荡电路、倍频电路、稳压电路、整形电路和放大电路;
[0008]所述振荡电路用于产生脉冲信号,并输入给倍频电路,所述倍频电路具有多个不同频率输出端;
[0009]所述整形电路的输入端可选择的与倍频电路的其中一输出端连接,所述整形电路被配置为输出标准的正弦波信号;
[0010]所述放大电路与整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整形后的信号进行放大,并通过其输出端输出
[0011]所述稳压电路用于提供合适的电压源,并为振荡电路、倍频电路、整形电路和放大电路供电。
[0012]进一步,还包括复位电路,所述复位电路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倍频电路连接,用于产生复位信号。
[0013]进一步,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电流源D5和电阻R16,所述电阻R16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流源D5和整形电路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振荡电路包括:晶体整荡器Y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反相器U1、反相器U2和电阻R0;
[0015]所述晶体整荡器Y1分别与电容C2和电容C3连接,所述电容C2和电容C3另一端接地,且电容C2远离接地的一端还连接反相器U1,电容C3远离接地的一端还连接反相器U2,所述电阻R0分别连接反相器U1和反相器U2的输入端,反相器U1的输出端与反相器U2的输入端连接,反相器U2的输出端与倍频电路连接;所述电容C1和电容C4的一端与稳压电路连接,另
一端接地。
[0016]进一步,所述倍频电路包括倍频芯片U0,以及相应的连接端口。
[0017]进一步,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电阻R20,与电阻R20串联连接的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所述二极管D3的另一端接地。
[0018]进一步,所述整形电路包括:寄存器U3、寄存器U4,以及与寄存器U3和寄存器U4连接的外围电路;所述寄存器U3和寄存器U4的输入端与倍频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寄存器U3和寄存器U4的输出端通过外围电路与放大电路连接。
[0019]进一步,所述放大电路包括:放大器U5,与放大器U5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的电阻R17、电阻R18和电阻R19,放大器U5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20和电容C6,电阻R20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6另一端与整形电路的输出端以及电容C5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
[0020]采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后,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可以产生多种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并能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稳定工作。
附图说明
[0022]图1:本技术的电路图;
[0023]其中:1、振荡电路;2、倍频电路;3、稳压电路;4、整形电路;5、复位电路;6、放大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5]如图1所示,一种耐高温可分频信号源电路包括:振荡电路1、倍频电路2、稳压电路3、整形电路4、复位电路5和放大电路6。
[0026]所述振荡电路1用于产生脉冲信号,并输入给倍频电路2。
[0027]具体地,所述振荡电路1包括:晶体整荡器Y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反相器U1、反相器U2和电阻R0。所述晶体整荡器Y1用于产生脉冲信号,其两端分别与电容C2和电容C3连接,所述电容C2和电容C3另一端接地,且电容C2远离接地的一端还连接反相器U1,所述电容C3远离接地的一端还连接反相器U2,反相器U1的输出端与反相器U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0分别连接反相器U1和反相器U2的输入端,反相器U2的输出端与倍频电路2连接。所述电容C1和电容C4的一端与稳压电路3连接,另一端接地。
[0028]所述倍频电路2具有多个不同频率输出端。
[0029]具体地,倍频电路2包括:倍频芯片U0,已经相应的连接端口。其Q1

Q12引脚可以分频出1/2分频、1/4分频、1/8分频、1/16分频、1/32分频、1/64分频、1/128分频、1/256分频、1/512分频、1/1024分频、1/2048分频、1/4096分频,通过连接不同的输出端可以获得不同的分频信号。
[0030]所述复位电路5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振荡电路1与倍频芯片U0连接,用于产生复位信号。
[0031]具体地,复位电路5包括:电流源D5和电阻R16,所述电阻R16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流源D5和整形电路连接,所述电流源D5另一端连接倍频芯片U0的VCC引脚,并通过电容C1与
倍频芯片U0的RST和GND引脚连接。
[0032]在其他简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所述复位电路5。
[0033]所述整形电路4的输入端(既电路图中的9脚),可选择的与倍频电路2的其中一输出端连接,所述整形电路4被配置为输出标准的正弦波信号。
[0034]具体地,所述整形电路4包括:寄存器U3、寄存器U4,以及与寄存器U3和寄存器U4连接的外围电路。所述寄存器U3和寄存器U4的输入端与倍频电路2的输出端连接,寄存器U3和寄存器U4的输出端通过外围电路与放大电路6连接。
[0035]所述外围电路包括:电阻R1、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R15以及反相器U6。寄存器U3的5脚接电阻R1到输出10脚,寄存器U3的4脚接电阻R2到输出10脚、寄存器U3的3脚接电阻R3到输出10脚、寄存器U3的10脚接电阻R4到输出10脚、寄存器U3的13脚接电阻R5到输出10脚、寄存器U3的12脚接电阻R6到输出10脚、寄存器U3的11脚接电阻R7到输出10脚、寄存器U3的2脚接电阻R8到输出10脚。反相器U6的输入端接寄存器U4的2脚,反相器U6的输出端接寄存器U3的7脚。寄存器U4的5脚接电阻R13到输出10脚、寄存器U4的4脚接电阻R14到输出10脚、寄存器U4的3脚接电阻R15到输出10脚、寄存器U4的10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可分频信号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振荡电路、倍频电路、稳压电路、整形电路和放大电路;所述振荡电路用于产生脉冲信号,并输入给倍频电路,所述倍频电路具有多个不同频率输出端;所述整形电路的输入端可选择的与倍频电路的其中一输出端连接,所述整形电路被配置为输出标准的正弦波信号;所述放大电路与整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整形后的信号进行放大,并通过其输出端输出所述稳压电路用于提供合适的电压源,并为振荡电路、倍频电路、整形电路和放大电路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可分频信号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电路,所述复位电路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倍频电路连接,用于产生复位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可分频信号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电路包括:电流源D5和电阻R16,所述电阻R16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流源D5和整形电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温可分频信号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包括:晶体整荡器Y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反相器U1、反相器U2和电阻R0;所述晶体整荡器Y1分别与电容C2和电容C3连接,所述电容C2和电容C3另一端接地,且电容C2远离接地的一端还连接反相器U1,电容C3远离接地的一端还连接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法捧严露肖刘明潘雅敏董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博瑞微电子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